樊光霞
摘 要 油麥吊云杉是一類國家重點Ⅱ級野生保護植物,該植物是作為麥吊云杉(松科,云杉屬)的變種,是我國特有的一類常綠中、大型喬木。油麥吊云杉的生長速度緩慢,受到過往人們對森林的過度砍伐以及大樹移植等行為影響,天然油麥吊云杉一度遭受嚴重的破壞,此類樹種的天然資源在不斷減少,對此需對該物種進行保護。本文針對油麥吊云杉的人工繁育技術進行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 油麥吊云杉;資源情況;繁育技術
1 油麥吊云杉資源情況
在我國油麥吊云杉的天然資源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岷江流域,大渡河下游的康定至峨眉、馬邊及青衣江流域等地,西藏東部至東南部地區(qū)。油麥吊云杉多與鐵杉、冷杉及云南鐵杉等針葉樹組成針闊混交林;云南西北部的山區(qū),油麥吊云杉多與麗江云杉、云南鐵杉等混生。由于受過往森林的過度采伐以及大樹移植活動影響,該物種野生資源在急劇減少,1999年8月4日,國務院批準油麥吊云杉為第1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2 油麥吊云杉繁育經驗
2.1 種苗選擇
油麥吊云杉繁育選用種苗一般以裸根苗(3-4年生容器苗)為主,引種標準以3-4年生,苗高大于15cm、地徑大于0.3cm,根系發(fā)達且頂芽飽滿。
2.2 植苗、造林技術
2.2.1 造林地的選擇
造林地的選擇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
2.2.2 造林時間的選擇
青海地區(qū)一般選擇雨季(每年6-7月份)進行造林活動,最好選擇陰雨天活動[1]。
2.2.3 造林密度及種植點的配置
油麥吊云杉造林宜選苗木兩用林,可考慮結合進行林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油麥吊云杉一般與云南松、華山樺或櫟類以1∶1株間混交,行距選1.5m×1.5m,呈品字型配置;初植密度一般控制在4500株/hm2,林間避免過度密植,對雜灌繁茂區(qū)域則選用2-3株叢植提高其保存率。
2.3 清理與整地
2.3.1 清理。油麥吊云杉移植前1個月需清理造林地,針對采伐跡地一般選用帶狀清理方式,對種植兩側植被進行清理,將采伐剩余物、被清除植呈條狀堆于保留帶,一般以割帶1m、保留1m。針對荒山及林下造林地段選擇進行塊狀清理,一般以種植點為中心,呈圓塊狀清理,清理半徑0.5m。注意造林地清理需把握為生態(tài)公益林的建設服務思想,對地域原植被、幼樹等需盡可能進行保留。
2.3.2 整地。針對山地一般沿著等高線進行帶狀、塊狀整地,堆于平坦地區(qū)呈南北走向整地。堆于土壤肥力較高、成片地塊一般選擇狀整地,種植穴規(guī)格一般取30cm×30cm×30cm,呈品字型配置;針對荒山、荒地以及其它幼樹下則選擇穴狀整地方法,自然配置,種植穴規(guī)格一般取30cm×30cm×30cm。
2.4 種植苗木準備
容器苗進行運輸前需進行澆水保濕、裸根苗在運輸過程中更注意蘸裹泥漿,種苗栽植前需注意修除傷根、殘枝,并予以ABT 3號生根粉浸根、奈乙酸進行速蘸根處理,取ABT 3號生根粉浸根、奈乙酸配制成100-500mg/kg溶液,苗木根系快速沾取溶液。遵循“隨起隨栽、隨到隨栽”的原則[2]。
2.5 苗木定植
三埋、兩踩、一提苗法:種植穴內先填表土,再植苗木,注意種植苗木擺正,保持根系舒展,對容器苗栽植前需對容器進行拆除;種植穴內填一半心土,輕輕上提苗木后再踩實,繼續(xù)將剩余心土回填,踩實。針對坡地種植需使坑穴保持外高內低,避免水肥流失。栽植后澆足定根水,陰雨天可不用過渡澆水。
2.6 幼林撫育
油麥吊云杉在造林5年內的生長速度較緩慢,在栽植前2年,以2次/年的頻率進行撫育,第3-5年以1次/年的頻率進行撫育。撫育選擇每年4-7月份進行,主要內容包括人工除草、根部松土以及補造補植等。在苗木成活后,每年可進行1次施肥,建議選氮磷復合肥進行根施,以750kg/hm2,有條件可結合施腐熟肥。
2.7 病蟲害防治
油麥吊云杉的抗病能力較強,但仍需做好病蟲害工作。幼苗期油麥吊云杉多見的病害類型為立枯病,在其木質化后少見。立枯病防治要求保持林間通風透氣、盡量避免高溫高濕環(huán)境,對病苗予以噴灑適量硫酸亞鐵、波爾多液。油麥吊云杉為松毒蛾、松天牛危害,較少見,其中松毒蛾蟲害特征為松毒蛾幼蟲食葉,一般以葉片中部取食,易導致葉片斷裂,防治方法一般選擇林間布設捕蟲燈。在松毒蛾幼蟲的孵化盛期,定期噴施敵百蟲1000倍液。松天牛蟲害特征:松天牛幼蟲蛀食木質部、松天牛成蟲咬食葉片,嚴重時易導致植株枯死,松天牛蟲害一般伴隨松林線蟲病,此類病害發(fā)生將導致植株大面積死亡。防治一般選擇在松天牛成蟲羽化、羽化盛期及羽化后期,3個時間噴施1次濃度50%殺螟松200倍液,在幼蟲孵化時,注意予以噴施濃度40%氧化樂果1000倍液。
2.8 成林管理
油麥吊云杉種植5年后的生長速度將明顯加快,一般以樹齡10-15年生長最迅速。成林前期可在保證生態(tài)公益林的造林密度前提下,對林間部份植株進行大苗培育,定期修剪枯枝并進行定型,在油麥吊云杉樹高達2m以上可作為綠化苗木,若在進行培育過程發(fā)現(xiàn)大苗的需求較低,可轉為用材林經營。大片成林后主要作為生態(tài)公益林,可結合進行林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成林不再進行移樹,但需定時進行修枝,一般以1年/次。
青海省作為西部高原地區(qū),其氣候等條件均適應油麥吊云杉的生長,本地區(qū)具有油麥吊云杉的育苗與種質資源保護的天然優(yōu)勢。針對于本地區(qū)油麥吊云杉的繁育項目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和論述油麥吊云杉的人工繁育技術,為該物種的保護以及油麥吊云杉在青海地區(qū)繁育種植引進提供參考思路。
參考文獻:
[1]李春玲,馬明呈,許煥,祁蓮世.大通寶庫林區(qū)油麥吊云杉更新效果評價[J].防護林科技,2017(8):24-26.
[2]陸繽.油麥吊云杉繁育技術研究初探[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6,39(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