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群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老人都有“收藏”的愛好,有的收藏古董,有的收藏名畫,有些收藏記憶,有些甚至習(xí)慣撿一些奇怪的東西擺放在家中以供自己娛樂。
這種“收藏”習(xí)慣能治高血壓、胃病、神經(jīng)衰弱等。收藏已被20多個國家列入“心理療法”的正式科目;常玩成人益智玩具的老人能延緩思維退化;就連購物、烹飪、做家務(wù)等日常活動,也能預(yù)防老年癡呆。可見“玩樂”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老人有玩心,身心才健康
事實上,幾乎所有高壽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玩經(jīng)”。走在大街上,你會發(fā)現(xiàn),精神矍鑠的老人總是那些“愛玩”的老人,在外時一起出游、跳舞、打球、遛鳥、寫地書、下棋;即使不出門,很多老人也有自己的玩法:讀書品茶、織毛衣、養(yǎng)花草、寫大字、畫山水、學(xué)做菜,都能讓他們忙得不亦樂乎。
專家認為,會玩的老人,必然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巴嬗螒颉笨蓭椭夏耆擞?xùn)練大腦的靈敏度、減緩記憶力衰退;登山等活動能增強老年人的肺活量和血液循環(huán),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如果能在一些集體游戲或?qū)褂螒蛑袆俪?,還能讓他們平添一份自豪感,覺得“我還是有用的”;最關(guān)鍵的是,玩能幫老人擺脫孤獨,心里通達敞亮,自然有利延年益壽,預(yù)防老年癡呆。
中國老人更該有“玩心”
中國老人尤其要學(xué)會培養(yǎng)自己的“玩心”。不少人退休后,要么覺得失去了生活目標,做什么都沒興趣,要么圍著兒孫轉(zhuǎn),甘愿做家庭保姆,不愿意為“玩”多花什么心思,自然不像外國老人“時常有點奇思妙想,什么都能拿起來玩一玩?!?/p>
“千萬別覺得很多事情只屬于年輕人?!睂<艺f,有些老人喜歡上網(wǎng)、寫博客,卻怕別人說自己“到老還瞎折騰”,其實完全不用有這樣的顧慮。在保證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所有新事物老人都應(yīng)該嘗試“玩”。上論壇發(fā)帖、用數(shù)碼相機拍照、用手機發(fā)朋友圈等,老人都可嘗試。
從“家”開始玩起
玩,可以從“家”開始。老人不妨從家中的“廢物利用”開始玩,廢紙折成小垃圾盒,飲料瓶包裝成好看的花瓶,舊衣服縫成靠墊,都是很好的“娛樂項目”。
第二,手眼腦都得動。比如,報紙上“找不同”、“走迷宮”等游戲可以練眼;記賬、打字、寫博客等方式能練腦;木制琴、小鼓擊打玩具,可有效刺激老人的反射神經(jīng),同時能讓他們沉浸到音樂中,愉悅心情;積木、拼圖益智玩具,既能使老人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還能帶來成就感。
第三,要有一群投緣的玩伴。有些老人玩花、玩鳥,卻很少與人交往,這并不是一種好的生活狀態(tài)。老人比年輕人更需要朋友。現(xiàn)在有不少老年旅行團,老人可以多參加;如果喜歡自助游,也可以約上些朋友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