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emy 媽媽 來源/年糕媽媽微信公眾號 編輯/ 麗葉 設計/龐婕
到底什么階段是讓寶寶接觸英語的最佳時期呢?接觸多種語言會讓寶寶產(chǎn)生混淆嗎?家長自己說的都是“chinglish”,還能教孩子英語嗎?太多的問題讓我們裹足不前,猶豫著猶豫著,孩子就這么長大了。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擔心的都是多余。
學習任何一門語言,孩子開始的時間點越晚,學習的難度就越大。當孩子已經(jīng)掌握一門語言作為日常溝通的主要用語,這時再去認識一門新的外語,和從出生就在雙語環(huán)境中成長的情況大不相同了。
華盛頓大學大腦與學習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Patricia Kuhl 博士在TED做過名為“孩子的語言天賦”的演講。她的研究證實了早接觸語言可以改變大腦,顯示孩童在相當年幼時即擁有學習的能力。在演講開頭,Kuhl博士提到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嬰兒和孩子是語言天才,直到7歲,語言系統(tǒng)會呈現(xiàn)下降趨勢,而到青春期后,語言能力就衰退了。
Kuhl博士介紹了他們做的一個實驗:讓嬰兒坐在父母腿上,訓練他們聽到聲音變化時就轉(zhuǎn)頭,比如聲音從“ah”變?yōu)椤癳e”,嬰兒一轉(zhuǎn)頭,黑盒子就會發(fā)亮并出現(xiàn)一只敲鼓的熊貓,以此來考察嬰兒對發(fā)音的反應。他們測試了日本東京和美國西雅圖的嬰兒,讓他們聽“ra”和l“a”的發(fā)音?!皉a”這個音在英語中很重要,在日語中卻沒有。對于6~8個月大的嬰兒,兩地的嬰兒測試結(jié)果相似。但是2個月后,實驗結(jié)果發(fā)生很大變化,美國的嬰兒掌握第一個發(fā)音要比日本嬰兒好很多。這個實驗說明,在這2個月的關鍵期,嬰兒不斷地專心聽我們說話,并“統(tǒng)計”這些聲音,嬰兒吸收語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改變了他們的大腦。而雙語者需要在腦中同時記住兩組數(shù)據(jù),并能根據(jù)他們的交流對象任意切換。
他們還進一步做了實驗,讓6~8個月大的美國嬰兒聽2個月的中文普通話,并與純英語環(huán)境下的嬰兒做對比。實驗結(jié)果是,這些接受了普通話“訓練”的嬰兒表現(xiàn)得和中國臺灣的嬰兒一樣棒。并且這些“訓練”只能由人來完成,只有人才能幫助嬰兒統(tǒng)計他們的聲音數(shù)據(jù),任何多媒體都沒有這種效果。所以現(xiàn)在開始就給寶寶磨耳朵吧。
這種觀念在單一語言國家特別盛行。我們總害怕從小就和寶寶說兩種語言,會讓他摸不著頭腦,最終不知道如何開口。其實不要小看孩子,他們的小腦瓜有足夠的能量來處理兩種甚至多種語言,并且不會影響主要語言的使用。幾十年的研究以及數(shù)不清的家庭實例都證明了這個答案。
很簡單,在多語言國家,比如新加坡、印度、比利時、芬蘭等,你有見過他們的孩子混淆語言不知如何開口嗎?相反,我是相當羨慕我的印度朋友的,雖然一口英語帶著濃重的咖喱味,但是夠流利、夠地道。有種說法是,印度人的英語甚至比大英帝國的英語更保留了原汁原味。
上一個問題的答案中,我加了“如果教育方式得當”這個前提。因為如果方法不對,其實是會給孩子帶來困惑的。比如家庭成員思想不統(tǒng)一,媽媽和孩子說,這個東西叫“apple”,爸爸說,不對,這是蘋果。那孩子當然一頭霧水。
比較理想的家庭語言環(huán)境體系為OPOL(one person,one language),也就是爸爸和媽媽一個人主要說中文,一個人主要說英文。當然,前提條件是撫養(yǎng)人有一個人英語說得不錯。有專家提出,嬰兒醒著的時間里,需要有30%的時間聽到一種語言,才比較容易學會它。
當然,中國的家庭多數(shù)都是chinese+chinese的組合,可以把孩子送去全英文環(huán)境的早教或托班,在家庭之外給孩子尋找一個浸入式的全英文環(huán)境,這也是目前流行把孩子送去雙語幼兒園的原因之一。
很多家長急了:早教我也感興趣,但是!太貴了!經(jīng)濟不允許,腫么辦?常聽英文兒歌,看英文繪本,欣賞優(yōu)秀的英文電影和卡通片,并將日常英語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這就是一個最經(jīng)濟的方法。
不管如何,雙語教育作為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一般都需要堅持4年以上才能在孩子身上看見“輸出”。只有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方式,才是可以長期堅持的方式。
陪伴孩子成長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們也在一起成長。當寶寶還小時,語言比較簡單,過了四六級的父母們能有足夠的詞庫與小寶寶用英語聊天。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那些堅持雙語教育的父母一定也會提升自我的英語水平。比如,在給孩子講原版繪本前,自己先“預習”一遍,學習詞匯和發(fā)音。不要擔心自己的口音,就像你的普通話可能帶著濃厚的東北味兒,但你不會擔心和寶寶說中文一樣。
孩子已經(jīng)開口說話,也就是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意味著孩子至少2歲以上。這個時候開始雙語培養(yǎng),是需要孩子和家長付出一定的努力的。據(jù)我觀察,很多中國家庭都是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才開始教孩子英語,但是那些超能媽媽們都各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僅讓孩子會說英語,而且還享受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