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
有一種家風在傳承。
有一種精神在延續(xù)。
這是我86歲的奶奶給我們這個家族“鍛造”的紅色基因。
奶奶60年代初跟隨爺爺支邊來到兵團,響應黨的號召主動放棄令人羨慕的職工身份做了一名五七工。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除了依靠爺爺微薄的收入更是依靠奶奶勤勞的雙手,奶奶不僅經(jīng)常貼補孩子們的困難同學,還把孩子們也就是我的爸爸和叔叔分別送進了新疆大學和北京氣象大學的校門,這在當時兵團的團場連隊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記得小時候,因為沒有考好回家哭鼻子的時候,奶奶就會安慰我“這次沒考好,努力學習,下次考好就行了,知道哪里沒做好趕緊改正就好了?!边@句話那么樸素,樸素到像一張泛黃的黑白老照片,卻又那么溫暖充滿力量,讓我在失落和挫敗的黑暗中看到一束光和新的希望,給予我敢于面對不足、勇于改正錯誤的勇氣和擔當。
如今,我們家的第三代也全都上了大學入了黨,如今奶奶對外不論是和小區(qū)里的老姐妹還是親朋好友們,最愛說的就是“我的兒子們孫子孫女們都上了大學,都是黨員,都是公務人員為黨工作。我都老了不干活了還有工資不用花兒孫們的錢,都要感謝共產(chǎn)黨?!睂?nèi)在家里最愛說的就是“你們最幸福了,趕上了好時候,電燈電話樓上樓下,每家都有小汽車,都是共產(chǎn)黨的功勞,你們都要好好工作要對得起黨?!?/p>
奶奶還是我們家族里的名副其實的“及時雨”,小叔去南疆駐村“訪惠聚”一年,奶奶就主動承擔起為我高三的堂妹做飯、照顧生活的任務;我們夫妻有出差、走訪入戶任務的時候,奶奶又趕300公里路來我家照顧讀小學的兒子;如果親朋好友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一貫節(jié)儉的奶奶必定會大方地拿出很有分量的“獎學金”鼓勵后生們多學知識做有用之才。
我發(fā)現(xiàn)奶奶有個特別厲害又特別溫柔的“殺手锏”。小時候,每當我們回家晚了,奶奶從來不會懷疑我們是到哪里瘋玩兒去了,總是會說:“是不是在學校學習學這么晚啊,真是辛苦,餓不餓???”說著就從鍋里端出熱騰騰的飯菜。工作以后,每當我們回家晚了,奶奶仍是關(guān)心地問:“工作這么忙啊,又加班到這個時候,想吃點兒什么?”奶奶的這個“殺手锏”就是信任和寬容,讓我們不論做什么都心懷敬畏,不能辜負這份信任與寬容。
我們一家人都對奶奶很孝順,但是有一件事卻總會不時引發(fā)一些小的分歧。那就是節(jié)約問題,奶奶從不浪費一粒糧食,只要我們倒掉剩飯剩菜,奶奶就會很不高興,甚至會把我扔掉的過期產(chǎn)品撿回來,還說“好好的東西又沒壞,我喜歡吃,我最喜歡吃剩飯,味道更香?!卑职忠渤38覀冮_玩笑似地說:“奶奶長壽的秘訣就是喜歡吃剩飯。”而且一直陪伴奶奶享用“長壽飲食”。
這些話聽多了,這樣的事情經(jīng)歷多了,我們已經(jīng)習以為常,還經(jīng)常調(diào)侃奶奶:“家里就奶奶不是黨員,但是奶奶覺悟最高?!笨墒墙裉旒毤汅w會,就是因為家里有這樣一位86歲的偉大女性,她沒有上過學大字不識,但卻用她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后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我們一家人都在她的潛移默化中努力地學習努力地成長,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積極進取。我的父親退休六年,一直在社區(qū)擔任樓棟長和退休黨支部書記;我的母親退休十年,從未停歇過為小區(qū)里經(jīng)濟狀況不好的鄰居們免費打針送藥的腳步;我的弟弟是一名忙碌的警察,榮立三等功并獲得“十佳優(yōu)秀警察”的光榮稱號。
每逢過年,奶奶不會過問我們有沒有漲工資發(fā)獎金,但是一定要問今年工作怎么樣,如果誰被評為先進受到表彰,奶奶會用紅包發(fā)大獎。最近,我的母親腳踝骨折,怕耽誤我們的工作,奶奶和母親都說她們互相照顧就行,不讓我們請假回家探望。
現(xiàn)在不少年輕人時常懷疑人生理想,時常迷茫人生選擇,時常糾結(jié)人生方向,但是,我86歲的奶奶歷經(jīng)滄桑、默默無聞、普普通通卻具有篤信共產(chǎn)黨的堅定信仰、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和樸素無華的高尚品格。
七師大地的春耕秋收、七師人民繁衍生息、七師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離不開一代代“戈壁母親”的奉獻和滋養(yǎng),她們傳承的是對黨的忠誠感恩、她們傳承的是對他人的善意寬容、她們傳承的是對工作的盡職盡責、她們傳承的是對子女的身體力行。而我們得到了這份紅色基因?qū)氋F的傳承,更要把這份寶貴的財富更好更豐富地傳承下去,這就是我們的家教,我們的家風。
感恩奶奶,感恩中國共產(chǎn)黨和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