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
這是媽媽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母親沒什么文化,不善言辭,但通情達理,給別人總是暖暖的感覺。于是,媽媽身上少有的溫情言語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善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我的心靈。
還記得小時候,隔壁家住著一位老爺爺,老伴已去世,生活行動有些不便,子女又不常回家。媽媽看著心疼不已,讓我多去找老爺爺聊聊天。
那時候,只要家里煲湯,總會讓我端去一些。鄰里之間對媽媽的贊揚聲很多,媽媽總是一笑置之。老人的子女連句暖心的話都沒有說過。我氣不過,媽媽卻總說:沒什么的,又不圖人家感謝我。
有一次,家里做了大盤雞,媽媽挑出來一些肉多的,小一點兒的又讓我?guī)н^去,已經(jīng)很晚了,我怕黑不想去。
“劉爺爺有兒有女,為什么還要我們送吃的過去,送了人家孩子還對我們愛理不理的。”我推脫著。
媽媽不高興地說:“誰都有老的時候,只要你還能幫助別人,照顧別人,就不要吝嗇付出,不要怕吃苦,做一個善良的人?!庇谑牵夷弥蛛娡埠蛬寢屢黄鸢汛蟊P雞端了過去。
媽媽常說做善事不要求回報,回報會來找我們的,要相信吃虧是福,做一個善良的人。媽媽說出來的話卻像是至理名言一樣影響著我。在那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是能對別人有幫助的我都會去做,只因媽媽說:“多做善事對人對己都有好處,吃虧是福?!辈⒉皇菋寢屆孕攀裁矗皇窍胱屛易鲆粋€善良的人,一個溫暖的人,哪怕是簡單的微笑。
大學畢業(yè)后,我只身遠離家鄉(xiāng),來到團場工作,許是受媽媽的影響,領(lǐng)導安排的工作就算是加班加點也會完成,更不會內(nèi)心抱怨其他人怎么那么閑而我一個人在忙,只因為我年輕忙一點兒沒什么,其他的人有家庭有孩子,理應(yīng)讓他們早點回去陪陪老人和孩子。
剛來團場的時候,每天白天下地跟著副連長學習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小麥播種期間,我一個人一塊條田,跟著機子查看播種情況,儼然一個女漢子。晚上回去學習寫新聞通訊、學習報送各種資料,與此同時有的大學生在忙著追劇、聽歌、打游戲。記得那時候單位書記說:用心感受善良帶給你的?;蛟S在別人眼里我失去了娛樂玩耍的時間用來工作會被認為是我吃虧了,可是我從來不認為努力工作是吃虧,我認為我在付出的時候是在不斷成長的,是為了以后的路越走越開闊而努力著的。
我感謝我的母親,感謝母親身上的溫情言語在潛移默化中浸潤我的心靈。讓我學會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內(nèi)心充滿正能量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