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了全國100名杰出貢獻人物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以表彰他們在改革開放40年中的貢獻,李雪健是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演員。
從藝41年,他贏得了39座獎杯,他用爐火純青的演技擔當征服觀眾,更以高山仰止的人格擔當贏得掌聲,他完全擔得起改革先鋒稱號。
在李雪健的演藝生涯中,他的表演幾乎是“零差評”,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個頂個,每個角色都響當當。
1954年2月,李雪健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的一戶農(nóng)民家庭。由于降生之際漫天飛雪,父母為他取名“雪見”,后來又因其體弱多病,改名“雪健”以寓健康之意。1965年,11歲的李雪健隨父親前往貴州三線支邊,16歲便進入工廠勞動。那時出于愛好,他常常跟著廠里排樣板戲。
1973年入伍后,李雪健成為解放軍二炮業(yè)余文藝宣傳隊隊員,后來又憑借出色的表演才能考入空政文工團,成為一名專業(yè)演員。一開始,他只能出演一些沒有臺詞的小角色。一個偶然的機會,領導讓他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試試扮演林彪。李雪健也不含糊,把頭剃了,把林彪的照片貼了一屋子,聽錄音,各種模仿學習,最終團里決定讓他演了。
1980年,他因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而聲名大噪,還一舉奪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同樣是在1980年,李雪健參與拍攝了電影《天山行》,第一次走向大銀幕。1987年,從空政文工團轉業(yè)后,導演田壯壯邀請他出演電影《鼓書藝人》,李雪健扎進歷史題材,將藝人顛沛流離下的生活詮釋得很好。影片中“生離死別最心酸,弟失胞兄猶如殘……”這一段哭兄戲,唱碎了多少觀眾的心。
1990年,因在電視連續(xù)劇《渴望》中飾演宋大成,李雪健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當年《渴望》播出的時候,可謂是萬人空巷。李雪健飾演的宋大成成了那個時代好男人的典范。當時,圈內人對李雪健的演技有著很高的評價:“他的表演不是普通的演繹,而是一種天性和善良的直接表演?!币彩窃谶@一年,電影《焦裕祿》上映。影片中,那個為人民奉獻一生的焦裕祿,被李雪健演繹得生動感人。在影院觀看這部影片的許多觀眾,都流下了熱淚。
當時的李雪健因在拍攝《渴望》時增肥了十幾斤,又要演焦裕祿,為了讓這個角色在觀眾心中留下完美的印象,他毅然決定減肥。有人說,你體重這樣驟增驟減,對身體不好啊。李雪健卻說:“既然接下了這個角色,就要對得起觀眾?!?/p>
為了演好焦裕祿,他連著吃了3個月的白菜湯,成功減重30斤。兩個月后,電影開拍。李雪健將這個角色演得深入人心,連焦裕祿的妻子徐俊雅也被感動哭了,直呼:“真是難為了雪健?!?/p>
電影《焦裕祿》也為李雪健迎來了事業(yè)的高峰,他因出演此片成為當年金雞獎與百花獎的雙料影帝。上臺領獎時,他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話音未落,臺下掌聲雷動。只此一句,可見李雪健的光明磊落以及和焦裕祿一樣的赤子情懷。
而在1998年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中出演宋江,是李雪健演藝生涯中不能繞過的一個角色,他將宋江的謹小慎微、怯懦、面對權貴時的討好,演繹得入木三分,甚至有觀眾認為即便是宋江從書里走出來,他本人也演不過李雪健。
2011年7月,根據(jù)云南保山地委原書記楊善洲事跡改編的電影《楊善洲》在全國公映。楊善洲的大女兒在現(xiàn)場看完后一個勁兒地說:“演得好!太像了!太像了!”她夸的就是在電影中扮演她父親的李雪健。在拍攝《楊善洲》之前,為了真實反映楊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跡,李雪健主動要求深入體驗生活,提前數(shù)日就來到楊善洲的家鄉(xiāng),并多次冒雨走訪善洲林場(原大亮山林場),與楊善洲的親友交流,學習楊善洲的每一個細節(jié),以幫助他完美塑造角色。
而根據(jù)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老阿姨》,講述了開國將軍甘祖昌和龔全珍老阿姨相濡以沫30載的故事。李雪健在劇中飾演甘祖昌。為了真實塑造角色,李雪健來到龔全珍老人家中與其親切交談,聽老人回憶從戰(zhàn)爭年代到和平歲月里她和丈夫的點點滴滴。此外,李雪健還閱讀了幾十萬字的甘祖昌生平紀實。他說,演戲不僅僅是靠技巧塑造角色,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靈魂貼近人物的靈魂。
近些年,在《少帥》《嘿!老頭》《北部灣人家》等影視劇中,李雪健都有精彩表演,無論是張作霖、劉二鐵還是韋大壯,都表演得出神入化。尤其是在《嘿!老頭》中的一場喝酒戲份,成為近幾年觀眾最為津津樂道的教科書式演技。劇中,劉二鐵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后,給兒子打電話,對方?jīng)]接通,為了演出劉二鐵的懊惱、傷心、倔強和無力,李雪健設計了一系列喝酒但最終沒有喝上酒的動作,表演的精細度無人能出其右。
李雪健從一個跑龍?zhí)籽輪T成長為著名的演員、表演藝術家,與他的敬業(yè)精神、視戲比天大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很大關系。
2000年,李雪健患了鼻咽癌,身體越來越差,有時甚至連講話別人都聽不清楚。
而當時《中國軌道》的拍攝還沒有完成,劇組為了李雪健的身體,準備結束這部劇的進程。他知道后,異常激動:“為了我,這個戲不拍了,比讓我死還痛苦,這不行,必須要拍?!庇谑窃谏眢w最艱難的那段時間,他堅持上午化療,下午拍戲。
拍完這部戲后,李雪健開始安心養(yǎng)病的生活。當大家以為他要離開表演時,治療兩年的他又奇跡般地康復,回到了銀幕。他說,病后活著最有幸福感的事情就是吃上劇組的盒飯,“只要我不死,我就要一直演下去,希望今后的觀眾把我忘記,只記住我演繹的那個角色”。
在李雪健的職業(yè)生涯中,他本人就是敬業(yè)、專業(yè)、踏實的代名詞,對于表演,他嚴于律己,有著清醒的自我認知,對演藝生涯也充滿敬畏感和奉獻精神。他說,他很珍惜演員這個身份。
幾年前,李雪健做客央視《開講啦》。他說,自己一直在為拍攝《橫空出世》時沒有減肥而感到羞恥?!稒M空出世》反映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研制原子彈的歷史故事,當時國家很窮,李雪健扮演的軍隊司令的臉卻很胖。對此,李雪健一直心有慚愧,覺得對不起觀眾。
李雪健對表演的熱愛是深入骨髓的。他常說,表演是研究人的,藝不壓身,平日一定要多積累。面對每一個角色,他都壓榨時間做功課,“表演是個職業(yè),要有一個態(tài)度。我們常說,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但這話不是掛在嘴上,是要變成行動,而且不能走馬觀花,人物要去生活中尋找。鏡頭中的那些笑與淚,還有那些凝視和注目,其背后都是生活在支撐,那都是人物,沒有這些就會空洞。演員要靠作品說話。我們務必做到精益求精”。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李雪健參加會議并發(fā)言。“作為演員,要做有情懷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這是我的追求?!彼宰约涸谟耙曌髌分兴茉旖乖5?、楊善洲兩位典型人物的體會,說明文藝工作者須臾離不開人民、離不開生活。聽了李雪健的發(fā)言,習近平總書記說:“你講的充滿深情。正如你所說,從焦裕祿、楊善洲身上,人們看到了共產(chǎn)黨人的‘職業(yè)病’——自找苦吃。只有全面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把熒幕形象刻畫好、塑造好?!?/p>
2017年在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的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問花甲之年的李雪?。骸皬囊粋€演員出發(fā),在你心里,覺得什么最貴?”李雪健坦誠地回答道:“觀眾最貴!”樸實而真摯的話語,立刻迎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李雪健曾說:“我學當演員的第一課,老師就教給我們‘演戲先做人’。演員也好、導演也好,文化藝術各行各業(yè)在舊社會地位都不高。共產(chǎn)黨領導咱們翻身做主人,演員的社會地位提高了,演員干得好就是人民藝術家,就是心靈工程師了。這是多么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們演員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要為文化的繁榮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p>
41年演藝生涯中,不變的,是他對演戲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是他對“演員”這個名號的珍惜。他說,現(xiàn)在有8個字他很喜歡,那就是:牢記囑托、感恩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