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魯迅對唐代“詩家三李”的接受

      2019-12-15 08:26:03
      南都學壇 2019年6期
      關鍵詞:詩家李賀李商隱

      韓 大 強

      (信陽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河南 信陽 464000)

      魯迅不僅對中國古典文學有精湛的研究和深邃的修養(yǎng),而且在他一生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中也浸透著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滋養(yǎng)和影響。魯迅與唐代雖然相隔千余年,但對大唐氣象無比神往。唐代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藝術百花齊放,作家群星燦爛,作品浩如煙海,尤其是詩歌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魯迅對唐詩評價極高,他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太圣’,大可不必動手?!盵1]307孫伏園在《魯迅先生二三事》中講述了魯迅對唐代文化向往的情形:“他覺得唐代的文化觀念,很可以做我們現(xiàn)代的參考,那時我們的祖先們對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極堅強的把握,決不動搖他們的自信力,同時對別系的文化抱有極恢廊的胸襟與極精嚴的抉擇,決不輕易地崇拜或輕易地唾棄?!盵2]魯迅曾經(jīng)在《中國小說史略》和《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專門論述唐代傳奇,而且打算以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來寫一部長篇小說,同時對唐代“詩家三李”即李白、李賀、李商隱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魯迅對“三李”雖然沒有系統(tǒng)的論述,一些見解散見于雜文、散文、通信、演

      講中,有時甚至是只言片語,但細品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觀點都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真知灼見,給我們研究古代文學以極大的啟示。魯迅還是一位詩人,其舊體詩創(chuàng)作中的許多篇章都堪與我國古代大詩人的作品媲美。認真研讀魯迅的舊體詩,發(fā)現(xiàn)與李賀、李商隱的詩歌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他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發(fā)展了“三李”詩歌的成就。

      一、魯迅對唐代“詩家三李”及其詩歌之評述

      盛唐李白、中唐李賀、晚唐李商隱是唐代詩歌不同時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長歌的昂揚之氣、李賀孤寂苦吟的蕭瑟之意、李商隱風流晚唱的凄涼之態(tài),構成了唐代詩歌精神的流變過程?!叭睢逼淙似湓姸汲蔀楹笫雷纺降膶ο螅斞父拍芡?。

      劉大白在《魯迅談古典文學》一文中回憶魯迅先生關于古典文學的論述:“陶潛、李白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頭等人物。我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稍稍站得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

      的?!盵3]李白登高放歌,陶淵明低頭吟唱,不僅是詩人理想與胸懷之別,更是時代使然,即盛唐氣象的豪放自信與魏晉的時局無常使然。魯迅的評價很有啟發(fā)性。因此他認為李白“善作豪語”,而“豪語的折扣其實也就是文學上的折扣”[4]256。魯迅在雜文《漫談“漫畫”》中談論藝術夸張手法運用時舉了李白《北風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詩句,魯迅認為“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點誠實在里面,使我們立刻知道燕山原有這么冷”[5]242。

      魯迅自稱“年輕時候愛讀唐朝李賀的詩”[6]337。1911年初他曾托許壽裳替他在北京搜購李賀詩集王琦注本以外的本子,“聞北京琉璃廠頗有典籍,想當如是,曾一覽否?李長吉詩集除王琦注本外,當有別本,北京可能搜得。如有而直不昂,希為致一二種”[7]341??梢姁酆弥?。魯迅為別人題字,多次筆錄李賀的詩,現(xiàn)存手跡四幅。一是1909年手書《感諷五首》其三的前四句:“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二是1932年3月書贈周頌棣的《南園》十三首之七:“長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詼諧取自容。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比?935年3月書贈徐訏的《綠章封事》:“金家香弄千輪鳴,揚雄秋室無俗聲。”四是年代不詳?shù)馁浽S壽裳的《開愁歌》:“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壺中喚天云不開,白晝?nèi)f里閑凄迷。主人勸我養(yǎng)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崩钯R也是魯迅手書古人詩文最多的一位。

      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的演講中說:“唐朝的詩人李賀,不是困頓了一世的么?而他臨死的時候,卻對他的母親說:‘阿媽,上帝造成了白玉樓,叫我做文章落成去了?!@豈非明明是一個誑,一個夢?然而一個小的和一個老的,一個死的和一個活的,死的高興地死去,活的放心地活著。說誑和做夢,在這些時候便見得偉大。”[8]166-167魯迅要表達的是: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隨著年齡的增長,魯迅對李賀詩歌看法也有了一些變化,他曾對友人說:“他的詩晦澀難懂,正因為難懂,才欽佩的?,F(xiàn)在連對這位李君也不欽佩了?!盵6]337-338他在《門外文談》中寫道:“李賀的詩做到別人看不懂?!盵9]95魯迅所講的這些所表達的主要意思是:寫詩作文應盡量大眾化、通俗易懂,曲高和寡既是自恃清高又是自取消亡。在《豪語的折扣》中說:“連留長了指甲,骨瘦如柴的鬼才李長吉,也說‘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起來,簡直是毫不自量,想學刺客了。這應該折成零,證據(jù)是他到底并沒有去?!盵4]256因此,正如日本友人增田涉所言:“不能說魯迅已擺脫了這樣的李賀,因此就是說變了,也只是以(文學的)表現(xiàn)為中心的問題?!盵10]

      魯迅對李商隱追慕有加,與之產(chǎn)生共鳴,不僅源于李商隱的清詞麗句必為鄰,更重要的是李商隱飽嘗世態(tài)炎涼的飄零身世,又生逢亂世而懷才濟世的境況與其何等相似。有人將魯迅與李商隱相提并論,魯迅不以為然地說:“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盵1]307這段話包蘊著豐富的內(nèi)涵。“清詞麗句”既道出李商隱詩歌語言的意境之美,又是客觀中肯的評價;“何敢比肩”既是對李商隱的喜愛與敬重,又是自謙之詞;“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點出了李商隱詩歌問題所在——好用典。用典太多,難免會造成晦澀難懂。

      魯迅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整理頗為用功,收獲甚豐。如《秦夢記》的作者沈亞之,《唐書》無傳,僅于《文苑傳序》一舉成名,對沈亞之的籍貫史籍有不同的說法,魯迅以李賀《歌詩編》中《送沈亞之歌》相關內(nèi)容做了辨證?!端蜕騺喼琛沸蜓浴霸推吣晁推湎碌跉w吳江”,其詩云:“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庇纱丝芍騺喼疄閰桥d人,《文獻通考》以為長安人,顯然屬于疏誤??梢婔斞傅男?敝α?。

      但有時也會因記憶的原因出現(xiàn)錯誤,如1928年他為日本友人本間久雄、1931年春為另一位日本友人長尾景和題字,寫的是錢起《歸雁》,而題作“義山詩”,記錯了。直到1934年重寫此詩才訂正過來,也可由此看出魯迅先生對李賀的摯愛。

      二、魯迅對唐代“詩家三李”的借鑒與創(chuàng)新

      魯迅一生不僅對中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孜孜以求地整理、研究和闡釋,而且在創(chuàng)作上對中國古典文學遺產(chǎn)采取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借鑒與吸取,典范地顯示了他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批判精神。魯迅的作品在表現(xiàn)形式、藝術構思和風格特色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浸潤著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的藝術營養(yǎng)。魯迅從多個方面對唐代“詩家三李”進行了借鑒與創(chuàng)新。

      1.魯迅的舊體詩對“三李”詩歌的借鑒

      魯迅一生寫詩共計近80首,除6首新體白話詩外,其余都是舊體詩。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應該把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弊鳛槲覀兊淖毅慬11]877。郭沫若《在魯迅逝世十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講》中說:“魯迅先生無心作詩人,偶有所作,每臻絕唱?;騽t犀角燭怪,或則肝膽照人?!盵12]許壽裳說:“魯迅的詩雖不多,然其意境聲調(diào)俱極深閎,稱心而言,別具風格?!盵13]可見,魯迅作詩不多,但成就巨大,影響深遠。魯迅舊體詩與我國古典文學之間淵源深厚。具體而言,唐代“詩家三李”對魯迅影響巨大,尤其是李賀、李商隱的影響最為顯著。

      魯迅在《哀范君三章》中的“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xiāng)”化用李白《早春于江夏送蔡十還家云夢序》中的“海草三綠,不歸國門”,用以表達感時傷逝的情懷。在《惜花四律》其二中的“莫教夕照催長笛,且踏春陽過板橋”,化用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中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懊坊ā敝浮懊坊洹钡那?,后人一般把吹笛與落花聯(lián)系起來,魯迅此處意思:因為怕落花,所以莫教吹笛。此詩還引用李白在《清平調(diào)》中的意境,用牡丹比喻美人。

      李賀詩歌馳騁想象、語言錘煉、意象豐富,對魯迅影響巨大。魯迅舊體詩多用“夜”“秋”“風雨”等語詞意象,明顯有著李賀的影子。魯迅《湘靈歌》中的“鼓完瑤瑟人不聞,太平成像盈秋門”中的“秋門”出自李賀《自昌谷到洛后門》中的“九月大野白,蒼岑竦秋門”。另外,“梁塵踴躍夜風輕”“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有李賀奇崛之意象。

      魯迅對李商隱無題詩的借鑒。李商隱的無題詩“高情遠意”“寄托深而措辭婉”的風格對后世影響極大。1931年魯迅寫下無題一首“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詩人在凄冷的月光下,愁苦吟詩,感慨萬千,與李商隱的《無題》“夜吟應覺月光寒”一脈相承。所以郭沫若說此詩“大有唐人風韻,哀切動人,可稱絕唱”。1934年《戍年初夏偶作》:“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其中“歌吟動地哀”化用李商隱在《瑤池》詩中“黃竹歌聲動地哀”。魯迅《題三義塔》“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句,化用李商隱《景陽宮井雙桐》“寒灰劫盡問方知,石羊不去誰相伴”?!断Щㄋ穆伞菲涠敖鹞莺螘r貯阿嬌”套用李商隱《茂陵》“金屋修成貯阿嬌”,句式、意境高度相似。此外魯迅的《自題小像》與李商隱的《韓碑》、魯迅的《無題》(一枝清采妥湘靈)與李商隱《臨發(fā)崇讓宅紫葳》(一樹秾姿獨看來)立意境界相似。

      1901年魯迅寫的《惜花四律》,清新精麗,有些人認為完全得益于義山詩,魯迅認為此論“亦非知言”,他說:“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濒斞负笃谂f體詩不僅自鑄偉詞,脫落故常,與義山詩“獺祭”風格大相徑庭,而且魯迅詩的色澤于蒼勁中見明媚。

      2.魯迅在雜文、演講、通信等中對“三李”的品評

      正如上文所引,魯迅在雜文《豪語的折扣》中以李白、李賀的詩為例來談文論道。在雜文《漫談“漫畫”》中,認為“燕山雪花大如席”雖屬藝術夸張,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點誠實在里面。從而論證他的觀點:漫畫的第一件緊要事是誠實,要確切地顯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態(tài),也就是精神,漫畫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張”。

      魯迅對李賀的詩直接引用5次之多。1931年魯迅《致李秉中》說:“長吉詩云:已生須已養(yǎng),荷擔出門去,只得加倍服勞,為孺子牛耳,尚何言載?!盵14]262引用李賀《感諷五首》其四中的“已生須已養(yǎng),荷擔出門去”句。魯迅1934年12月11日給曹聚仁的信,“記得前信說心情有些改變,這是一個人常有的事情,長吉詩云,‘心事如波濤’,說得很真切。其實有時候雖像改變,卻非改變的,起伏而已”[15]。后來在《病后雜談之余》一文中再次引用這句詩。

      李商隱對魯迅影響巨大,但對李商隱評價較少。主要是上文所說“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

      3.魯迅小說、散文、詩歌的創(chuàng)作風格對“三李”的繼承

      魯迅對李白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浪漫主義精神。美酒明月和嘯傲山水、飄逸如仙的浪漫情懷構成了李白的詩意人生,李白是在想象和幻想中尋求實現(xiàn)理想的途徑,所以李白是詩仙?!拔逶缹は刹晦o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魯迅詩歌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革命浪漫主義精神,他的理想不是基于一種幻想,而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正如他所說:“希望附麗于存在,有存在便有希望?!币虼怂l(fā)出的“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有著較強的人民性與戰(zhàn)斗性,所以魯迅是戰(zhàn)士。二是諷刺藝術手法的運用。李白詩歌運用比喻的方法,較為委婉地諷刺當權者的昏庸腐敗無能以及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發(fā)牢騷,鳴不平,“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黃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猶來賤奇璞”。魯迅采用反語、諷刺等藝術手法直接揭露批判反動派、黑暗制度和國民的劣根性,如《無題》“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唐弢曾說:“魯迅對舊詩具有很高的修養(yǎng)。平居涉獵,范圍非常廣泛。從《詩經(jīng)》到屈原,從建安諸子到陶潛,從唐代二李(李賀、李商隱)到清代的龔自珍,其中尤以‘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的李長吉,最為他所喜愛。”[16]魯迅對李賀的接受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濃烈的感情之中充滿陰暗的色調(diào),稍稍奇聳的美”;二是“寫其磊落不平之氣”。

      李賀的幽憤情感和對幽冥世界的喜愛,在《開愁歌》《秋來》《傷心行》《長歌續(xù)短歌》《金銅仙人辭漢歌》《蘇小小墓》《南山田中行》等詩中都有表現(xiàn)。魯迅《朝花夕拾》中的“無?!薄岸男D”,《野草》中的“復仇”,《且介亭雜文末編》中的“女吊”“寫于深夜里”,以及《〈墳〉題記》《寫在〈墳〉后面》等對世界的黑暗和不公,對殺人者的殘酷和幫閑者的無恥,充滿一種幽憤的情感。關于冥界,魯迅在《藥》《明天》《孤獨者》《在酒樓》中對于死亡、尸體、墳、棺材、地獄、鬼、無常、女吊等做了冷靜的描寫。魯迅說自己身上有鬼氣。魯迅在《言詞爭執(zhí)歌》中的“會場旗色昏如死”與李賀的怪誕筆調(diào)如出一轍。

      李商隱的詩歌對魯迅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離別愁緒的感傷情懷。1900年《別諸弟三首》其一:“謀生無奈日奔馳,有弟偏教各別離。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901年再次寫《別諸弟三首》其一:“夢魂常向故鄉(xiāng)馳,始信人間苦別離。夜半倚床憶諸弟,殘燈如豆月明時?!崩钌屉[詩中關于長夜孤燈思念親友的作品比比皆是。如《滯雨》:“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薄兑褂昙谋薄罚骸皢柧龤w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二是沉郁憤懣,揭露黑暗、批判現(xiàn)實的精神。魯迅《哀范君三章》與李商隱的《哭劉蕡》《哭劉司戶二首》有著很高的關聯(lián)性。魯迅《哀范君三章》其一:“風雨飄搖日,余懷范愛農(nóng)。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奈何三月別,竟爾失畸躬。”李商隱《哭劉蕡》:“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黃陵別后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范愛農(nóng)是魯迅的同鄉(xiāng)好友,交誼甚深,范愛農(nóng)耿介兀傲,未能隨波逐流,所以范愛農(nóng)之死讓魯迅“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釋然”,發(fā)出“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的激憤感慨;劉蕡博學善文,好談王霸大略,耿介疾惡,愛憎分明,敢于直言。后來遭受迫害,飲恨而死,李商隱深表同情寫詩稱頌其大義,為之鳴不平,稱之為“平生風義兼師友”。三是李商隱詩歌尤其是無題詩的綺麗含蓄、意象凄迷、寄托遙深的風格,對魯迅影響顯著。魯迅的《贈人二首》其二“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箏。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意象異彩繽紛,極近李商隱無題詩風格特征。魯迅的散文詩《野草》和小說《狂人日記》《孤獨者》《傷逝》《鑄劍》等創(chuàng)作在意象的營構上繼承了李商隱的風格。但魯迅對李商隱“用典太多”似有不滿。

      魯迅與唐代“詩家三李”之間的影響與認同關系,是哲學思想、文化審美風尚、個人性情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認同也不意味著“照單全收”,它本身就是一個判斷和擇取的過程[17]。對“三李”的吸收與借鑒是創(chuàng)造性的、批判性的而不是簡單的模擬和襲用。

      三、結語

      魯迅一生對中國古典文學喜愛與不斷地求索,從中汲取了豐富的文化養(yǎng)料,為我所用,自成大家。唐代“詩家三李”尤其是李賀、李商隱對魯迅產(chǎn)生巨大影響。從魯迅舊體詩創(chuàng)作來看,直接改用、套用、摹寫“三李”詩歌,靈活自如,化腐朽為神奇;從魯迅的雜文寫作來看,大量征引“三李”詩歌和故事作為話題,運用游刃有余,意趣橫生;從魯迅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來看,染上了濃烈的“三李”詩歌的主題和意象,“三李”對魯迅影響潛移默化。

      魯迅對詩家“三李”批判地繼承,選擇地接受,魯迅不僅對“三李”詩歌評價很高,并在自己的寫作中充分利用“三李”詩歌的資源,而且魯迅摹寫了許多無題詩,并用“三李”詩歌的典故豐富了自己舊體詩的語言,同時大量“三李”詩歌的引用和化用還增強了其雜文的戰(zhàn)斗性和藝術性。魯迅不愧為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繼承者,新的革命文化傳統(tǒng)的辛勤開拓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古典文學歷史聯(lián)系的一面旗幟。

      猜你喜歡
      詩家李賀李商隱
      為什么要像李商隱一樣寫詩
      中華詩詞(2023年9期)2024-01-27 11:43:34
      詩家語,如此乃健——淺談詩詞語言的運用
      中華詩詞(2023年5期)2023-02-06 08:48:00
      嘲桃
      李賀嘔心瀝血譜華章
      鬼才李賀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44
      石榴
      兒童繪本(2020年10期)2020-06-01 07:49:07
      關于推薦《當代詩壇百家文庫》入選詩家的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11-14 23:33:56
      李賀的詩不合邏輯?(上)
      別具風采的“詩家語”
      中華詩詞(2017年10期)2017-04-18 11:55:23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珠海市| 宜章县| 新宾| 蚌埠市| 莱州市| 扶余县| 溆浦县| 桐城市| 突泉县| 瑞丽市| 民县| 屏边| 长丰县| 蒲城县| 雷山县| 丽水市| 景泰县| 孟津县| 宁夏| 芦山县| 林甸县| 武定县| 朝阳市| 合阳县| 湖南省| 思茅市| 车险| 明溪县| 错那县| 伊通| 云梦县| 洱源县| 泰顺县| 扬州市| 灵宝市| 怀集县| 米易县| 双桥区| 仁怀市| 文山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