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
認識小詩是在一個培訓班上。她30出頭,五官端正,妝容精致,走路帶風。小詩經常落課,培訓課已經上了5節(jié)才見到她的真容,還是下午來的,帶著一個小女孩。我很好奇,問她:“你的孩子?”她淡淡地說:“這是二寶,大寶下半年讀六年級。”
我說:“看不出來。你保養(yǎng)得這么年輕?!薄安艣]時間保養(yǎng)呢。自己帶娃、做家務,白天推銷房子,晚上一、三、五到茶館學茶藝,二、四到健身房健身。”她答道。我問:“兩家長輩沒來幫你?”她說:“我媽在我坐月子的時候來幫了一個月,以后都自己做。婆家在紹興鄉(xiāng)下。我是外地人,老家窮,沒有多少嫁妝,沒有穩(wěn)定收入,幫不上丈夫的事業(yè),不想給婆家添麻煩?!?/p>
我萬分驚訝又佩服。身邊有不少女同事經常玩得不著家,問她們孩子誰帶,家務誰做?她們的答復基本一致:“雙方家長。”每每聽到她們滿不在乎說出這句話,我總心懷忐忑。等到孩子成家,做父母的已年過半百,體力漸衰,既帶孩子又做家務,真的需要極大的愛心和持久的忍耐力。
晚上回家,接到小姐妹老童的電話。在她綿綿的傾訴里,感受到濃濃的委屈郁結在心頭。我百般勸解,她的情緒終于慢慢平復下來。
她是內退后重新上崗的。大部分企業(yè)招聘職工有年齡限制,當時,她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焦慮。后來,她到離家很遠的印染廠打工。剛去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她虛心向年輕人請教,經常累到虛脫,但她從不抱怨,也從沒產生過放棄的念頭。
至今,老童重新上崗已6年,學到了很多業(yè)務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企業(yè)運營經驗,期間跳槽4次,報酬一次比一次高??梢哉f,每次跳槽對老童來說都是浴火重生。不難想象,50多歲的她,每到新單位,工作、同事均要重新適應,走的每一步都是考驗加歷練。
我身邊有一群像小詩、老童這樣的女人,或青春年少,或年過天命,共同的特征是家境普通,奮發(fā)努力,激情四射。
對處在社會叢林底層的女人來說,缺少陽光、缺少雨露,風吹雨打卻無物遮擋,唯一的選擇就是奮發(fā)向上,積累生存下去的能量。把自己打造成傘,在社會上才有立錐之地。這就是她們奮力生活的答案吧。
(甲骨文摘自《浙江工人日報》201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