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旅行實屬偶然,春節(jié)本打算飛去南洋,豈料俗事繁雜,臨近出發(fā)才想起機票未定,而此時價格貴得不可思議,思慮再三,決定轉道緬甸,順帶一游。
除夕航班,抵曼德勒已凌晨一點多,旅客稀稀落落,過了海關,便一散而空。機場出口架著探測儀,行李箱在履帶上緩緩通過,正要提取,忽然檢查員一聲叫喚,對面竄出中年男子,示意到旁邊開箱復查。心頭不悅,將箱子往桌上一摜,開鎖冷眼相看。
箱中物品本不多,男子上下亂翻,發(fā)現一瓶陳年紹酒,抓在手中,研究半天不知何物,告知是中國米酒,度數低極。繼續(xù)翻尋,見有幾包堅果,男子皺了皺眉,說不可入境。我便準備取出丟棄,誰知他卻說下不為例,并用中文道“紅包,紅包!”,“人民幣可以?!憋@然是變相勒索。
半夜三更,人困馬乏,無心戀戰(zhàn),本欲胡亂給他幾文,但隨身只有大鈔,不知如何是好。無意間摸到腰包內一把硬幣,此乃上次新加坡之行所遺,遂掏了出來。那廝兩眼放光,剛要伸手接,聽說是新幣,便縮了回去,干笑兩聲,隨即放行。
定好的接機,司機招呼上車,車子在夜色中疾馳,沿途郊野,依稀可辨。約莫一個小時,駛入市區(qū),路燈昏黃,兩旁皆小樓,典型的東南亞之風。車到酒店,因為事先打過招呼,大門洞開,值班人員正坐在前臺相候。
辦完手續(xù),進房開了紹酒自飲。異國他鄉(xiāng),周遭清寂無聲,翻看手機,不少朋友還在守歲,遂互發(fā)祝福信息,倒也鬧猛。酒盡微醺,時過四點,白天還打算暢游,趕緊睡覺。
九點起床,用過早餐去訂包車。前臺知我自中國來,特地請出一位女郎,女郎用蹩腳中文向我問候,她取計算器一陣敲打,說需緬幣五十萬,我不知匯率,胡亂點頭答應。等接過訂單,一看是五萬,原來女郎誤將英文“五十千”翻譯成“五十萬”,便連忙換用英語與她交談。
包車一小時后到達,上網查看景點,略微有些印象。
酒店門口提款機,上面貼著各種信用卡標識,插卡取錢,取款單吐出,鈔票卻不見蹤影。等了半天,再次操作,依舊如此,估計網絡不暢,好在金額不大,就此作罷。
包車如約而至,老舊的轎車,打理得卻很干凈。與司機商談線路,景點分散,怕不夠時間,我說走馬觀花,趕緊出發(fā)。
小城寧靜,行人稀少,主街店鋪林立,巡警騎著摩托呼嘯而過,平添幾分喧囂。入小店兌換些緬幣,繼續(xù)行進。出市區(qū),大河蜿蜒,對岸城墻綿延千米,甚是醒目,舊皇宮即在此間。駛上橋面,一年輕僧人手提食盒,迎面走來,右肩袒露,淡定從容。
皇宮在古城中央,殿宇重閣,紅墻金頂,典型的緬式風格。少女在殿前留影,身姿曼妙,帶著純純的微笑。
城內另有古跡,木質樓宇,雕飾繁復,通體發(fā)黑。樓前有工匠測量舊木,廊棚下西洋女子正專注地雕刻,一看旁邊立牌,原來是聯合國基金會贊助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