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皓
(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廣東 廣州 510000)
新的教學標準的提出為教育的改革開辟了新的道路,創(chuàng)建了以科學教育理論為核心的新的教學模式,就高中化學本身特點而言它屬于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一門自然類學科,所以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同步進行,在新的課程改革的指引下,高中化學教學應該依照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理念,進行教學改革的深化,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本文通過研究高中化學教學開展的主要策略,旨在幫助更多的教師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高中化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于生活實踐的總結,是人們生活勞動和生活經(jīng)驗的結晶,而新的課程改革標準要求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在生活中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引入生活,由于高中化學本身的特點,更加需要生活與教學的相輔相成,從生活中提取教學內(nèi)容,并將教學至于生活中進行檢驗,需要教師將化學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找到生活與化學的共同點,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建形象具體而生動的教學情景,能夠將抽象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轉化為真實的生活實際案例,實現(xiàn)化學教學活動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幫助學生站在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化學問題,比如在學習有機化學物質(zhì)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從學生自身入手創(chuàng)建教學場景,以學生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比例作為場景為支撐,實現(xiàn)學生對基礎類化學知識的掌握[1]。
前文提到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自然類學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忽略實踐對于教學的重要作用,由于化學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了實踐是學習化學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化學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其實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也有實踐操作教學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多的重視實踐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果的理論掌握,而忽略了實驗過程的操作性,導致學生真正的去動手實驗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所以這樣死記硬背的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和化學科目的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化學教學的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和記憶所學的知識[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信息化的不斷進步,教育方面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是教學模式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就化學本身的特點來說,化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將這種抽象化為直觀,雖然說化學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但是有些實驗是不能夠在課堂進行示范操作的,所以教師可以將一些復雜危險的實驗,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是自己在做這個實驗,熟悉實驗的操作流程和操作結論,從而突破化學學習空間上以及時間上的局限,拓展教學的內(nèi)容,同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通過多媒體的逐步演示和分層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化學知識的內(nèi)在本質(zhì),從而形成對化學知識的深刻記憶。
無論對于哪一個科目的學習來說,相對散落的知識點都不便于學生的學習和記憶,所以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剖析和重組教材內(nèi)容,將相似的模塊進行整合。其實在化學的教材中已經(jīng)將不同的知識點分成了不同的板塊,就是為了方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而且這些板塊之間相互聯(lián)系,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卻過于將某一個板塊獨立,不能夠將教材的使用效果發(fā)揮到極致,忽略了知識點之間的承接和串聯(lián),所以需要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指引,將知識點進行一定的連接,或者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內(nèi)容的整合,當知識點的整合做到合理而科學時,更能夠便于學生的知識點理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在遇到相似的問題時找到相應的方法,避免了思維的混亂[3]。
課后反思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指教師的課后反思,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可能會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做很多精心的準備和設計,為提高課堂效率做出了努力,但是在下課之后往往關注的是下一次課所講的內(nèi)容,對于本堂課所講的效果并沒有進行一定的反思,其實課后反思是教師教學生經(jīng)驗增長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在課后考量自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得到了預想的效果,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否適用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從而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是針對于學生來說的,課后反思是學生對于課堂所講的內(nèi)容進行鞏固,幫助自身尋找不足,對于所學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最后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只有學生和老師都能夠在課后進行不同程度的反思,才能夠逐步達成高中化學課堂的高效性。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充滿了挑戰(zhàn)性,面對新的教學目標,無外乎要求教師能夠還原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形成完善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將學生作為教學主要核心內(nèi)容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所以面對新的教學改革需要教師能夠革故鼎新、推陳出新,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為了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不斷地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讓現(xiàn)代學生發(fā)展的個性需求,同時滿足于社會發(fā)展對于高級人才的需要。所以面對新的教學目標需要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創(chuàng)新、完善和發(fā)展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