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杰
(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近年來,我國更加重視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設和教育。文物是民族發(fā)展中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對社會具有積極的教育、借鑒作用。社會教育是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進行文物展覽是重要手段之一。
文物通常都會在珍寶館中以展覽的方式來展示,在實際展覽過程中可以直接按照時代線索,來將當時社會中的各個歷史畫面進行展示,實現(xiàn)歷史文化知識的弘揚,讓當代人更好地繼承歷史文化精神,實現(xiàn)其教育的功能。同時還可以進行專題性的陳列,那么在珍寶館進行文物展覽過程中,通常會選擇具有一定教育意義、代表性較強或者具有歷史特點的文物進行展覽。由于文物展覽本身就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很多文物都會被陳列很長時間,那么這些珍貴的文物在庫房之后,如果沒有相關部門進行良好的保護,就會讓其在人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影響下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正是由于文物本身有著不可再生的特點,因此在博物館文物展覽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加強對于文物的管理和保護措施。
文物展覽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社會教育,是面向全社會的,但不可能每一個公民都對文物感興趣,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對文物展覽需要的情況也不同,不加區(qū)別的、遍地撒網(wǎng)的、沒有突出服務主要對象人群的民族民俗展覽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但是,只局限于已有的感興趣的人群,而不擴大受眾、吸引更多人參與的展覽也是不具備可持續(xù)性的。所以,文物展覽首先應充分研究受眾人群,比如根據(jù)地域、年齡、已有認識基礎、教育水平等設置展覽,比如面對中小學生的展覽,展覽的形式和內容應更易于理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面對專業(yè)人士的專業(yè)型展覽,就應使展覽更具深刻性、代表性。同時,在偏向主要受眾、以主要受眾為主的基礎上,應積極采取一切措施,吸引普通民眾的參與,增加展覽的社會整體受眾和社會影響力。
我們在進行文物展覽期間,陳列設計部門和文物保護管理部門之間需要協(xié)調好,以此落實文物展覽期間的保護工作,如果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就會直接威脅文物的安全。由于文物的種類本身就十分繁多,并且不同的文物其質地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于文物保護的條件要求也不同,那么在實際的保護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結合陳列大綱中的文物展覽清單,制定一個合理的文物展覽保護方案。在當中詳細說明展覽文物的分類和保護條件,比如造像類、唐卡類等類型的文物,由于對于環(huán)境等因素的要求很高,那么為了避免其受到溫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就需要對其進行對應的處理,防止文物受到損壞。
展覽的主題是展覽的中心,中心靠內容來體現(xiàn)和充實,內容服務于主題,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展覽效果。換言之,文物展覽必須主題明確、內容充實。文物展覽是利用文物進行再現(xiàn)某一地區(qū)某一民族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文化、儀禮、信仰、娛樂等活動的民俗活動中產(chǎn)生、流傳、使用的具有明顯特征的典型器物的展覽,所以展覽應根據(jù)文物的具體情況確定展覽的主題、時間、按地域空間、內容專題等,角度多樣。比如“白族禮儀文物展”“彝族農耕文化風俗展”“傣族歌舞歷史展”“宋朝佤族樂器展”“南詔外交文化展”等,在明確的主題下,用豐富的內容來充實和體現(xiàn)主題,比如樂器、農器具、古典樂譜、巖畫等。文物的展覽,要盡可能充分地展現(xiàn)文物代表的深層內容和內涵,對文物所連接的生產(chǎn)、生活、歲時節(jié)令、民間文藝、宗教信仰、禮儀、民間組織等事件與活動要充分地挖掘出來,展現(xiàn)出精髓,才能起到陶冶情操、美的教育、傳遞知識的社會教育目的,才能最終達到展覽的目的。
文物保護過程中,展廳環(huán)境同樣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在文物展覽中和庫房內保護這兩者不同,由于庫房內文物較為集中,有利于文物管理和保護。但在珍寶館展覽過程中文物較為分散,這就需安裝好空調和通風設備,嚴格控制室內的溫度,對于一些對環(huán)境變化較為敏感的文物,還要進行相應處理。對于不同質地的文物,需設定不同的溫濕度,如一些漆、模和竹器一旦溫度過高,就會出現(xiàn)干裂情況,因此這就需要結合文物不同類型,設定不同溫濕度環(huán)境。同時一些文物還不能接受光線直接照射,尤其在陽光直射或反射條件下,在紫外線光解和光氧化等作用下,就會對文物結構和成分造成直接破壞,紡織品就會出現(xiàn)褪色情況,紙張就會出現(xiàn)龜裂等問題。因此珍寶館就需積極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在確保人們清晰觀賞到文物面貌的同時,要避免光源長時間照射在文物上,保護文物安全。
文物展覽之前,應通過報刊、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移動客戶端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展出時間、地點、主題、內容等各方面內容應該最大范圍地讓觀眾知曉,使其能做好時間、交通、食宿上的準備,另外,也有助于觀眾提前了解相關內容,促進展覽主題和內容的吸收與理解,獲得良好的觀展效果。
總而言之,文物具有豐富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進行 文物展覽是實現(xiàn)社會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對博物館、文物發(fā)揮價值、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加強文物展覽期間的保護工作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作用,這需要相關領導人員提升其重視度,有效落實各種預防性的保護措施,確保能夠不斷加大文物的保護力度,避免文物展覽期間出現(xiàn)損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