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艾滋病及其高危人群缺乏包容和理解是世界性的問題。他們面臨著政策上的不公允對待:對這個群體出行甚至于居住方面的限制,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的歧視,以及就業(yè)方面的區(qū)別對待。諸此種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這個群體的生活空間,同時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問題。
據(jù)歐洲疾病防治中心報道,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歐洲國家對艾滋病及其高危人群存在普遍歧視,這為艾滋病防治增添了一道無形障礙。全球艾滋病教育和信息中心在50個國家的調(diào)查顯示,大概有八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有曾經(jīng)被拒絕提供醫(yī)療服務的經(jīng)歷。很大部分的高危人群因此拒絕或者推遲接受檢測。感染者甚至因難以突破心理障礙而消極治療或拒絕接受治療,從而造成后期治療難度增加,治療效率下降,增加傳播風險。
2018年,國際艾滋病醫(yī)師協(xié)會對12個歐洲國家的24000個未感染HIV的民眾做了相關調(diào)查,絕大多數(shù)被調(diào)查者都認為HIV感染者應該禁止在醫(yī)院、餐館、大學等機構工作。68%的人稱不會和HIV感染者約會。
HIV感染者也存在自我歧視的情況。據(jù)市場研究公司Censuswide在2016年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總共522名HIV感染者的調(diào)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的被調(diào)查者都覺得自己與正常人相比壽命更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公開健康狀況會對人際關系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絕大多數(shù)歐洲國家都有反歧視艾滋病人群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官方支持感染者維權。荷蘭設立了國家艾滋病協(xié)會,專門為艾滋病相關人群提供建議幫助和處理個人受歧視案例;在芬蘭,憲法不允許由健康和性取向帶來的歧視,國家監(jiān)察機構可以受理由健康引起的歧視案件;葡萄牙政府專門成立了HIV反歧視中心,因健康原因帶來的歧視案件可以上報國家健康署。
許多歐洲國家也為艾滋病相關人群就業(yè)提供了法律保障。譬如在希臘、盧森堡和波蘭,受雇員工沒有義務向雇主公開自己的HIV狀態(tài),員工的雇傭情況不應該受到其HIV狀態(tài)影響。在西班牙和瑞士,任何機構都不可以在未經(jīng)雇員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HIV檢測,否則將會視為歧視和侵犯隱私。
?●? 旅荷華人 李成鑫??
“這個適合徐老師?!边呎f著,“Vista張震”楊建偉邊把一條閃著亮片的紫色絲絨圍巾掛在徐牧心脖子上。這是個開完選題會的傍晚,我們?nèi)送蝗慌d起,提議一起去鼓樓逛逛胡同里的古著店。
看著鏡子里頗有些雍容華貴的自己,徐牧心尬笑著,悄摸摸把圍巾從脖子上撤離。這抹紫色滑落到她胸口的時候,楊建偉又把一只方方正正、約莫董明珠參加晚宴時會拿的那種手提包,掛在了她攥著圍巾的手上:“只有徐老師能hold住它?!?/p>
于是,一手提著包、一手叉著腰,脖上還松松掛著一條絲巾的徐牧心再也忍不住了,質(zhì)問道:“我在你心里的形象到底是怎樣的?”答案顯而易見,在建偉心里,牧心就是當之無愧的貴刊“人間富貴花”,只有看起來最昂貴、華麗的配飾,才能與之匹敵。
但“朋友眼里的我”和“我眼里的我”有時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建偉不知道的是,在他和老板談笑風生之時,徐牧心曾拿起一條少女感滿滿的天藍色百褶裙在身上比劃,對著我點點頭:“我穿這個肯定好看,就是懶得試。”
略加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徐牧心的自我“人設”離“人間富貴花”差了十萬八千里——我記得她穿過黑色的學院風百褶裙、貼滿童趣圖案的牛仔外套,發(fā)尾曾經(jīng)還有一抹粉色——就算是女企業(yè)家,也是內(nèi)心冒粉紅泡泡的那種吧!
這只是認識偏差的一個典型案例,在其他人身上也很常見:建偉經(jīng)常給我發(fā)送非常優(yōu)雅、性冷淡風的包包和服裝圖片,“適合你”,而事實上,我是一個姹紫嫣紅開遍全身的花哨女子;我以為岳云是個鐘情于黑白灰的都市麗人,不想她卻對圖案明亮的費爾島毛衣情有獨鐘……
誤會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我就徐牧心的“貴婦人設”問過楊建偉。他一臉真誠地辯解道:“徐牧心怎么不是貴婦style?她可是穿4500歐元一件大衣的女人??!”
● 執(zhí)筆小黑手:羅婞
●? 柒柒: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老是想對我搞價值輸出,強迫我接受她們制定的人生道路,還說我現(xiàn)在走的是彎路?
●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開車去吧”的編輯:人總是自以為經(jīng)歷的風暴是唯一的風暴,且自喻為風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東搖西晃——北島。
● Fallon:小貓咪真的太可愛了,人類注定淪為貓咪的奴隸嗎?
● 沒有下限的編輯:那不一定,你還可以淪為狗奴、刺猬奴、鴨奴,甚至精神熊貓奴,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更卑微。
● 球球要努力:世界上真的沒有好男人了嗎?
● 為愛落淚的編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兩個,一個叫外賣小哥,一個叫快遞小哥。摸著你的良心想想,風里雨里,是誰把愛的供養(yǎng)送到你面前?
● 林子:剛過完雙十一,黑五又來了,雙十二又緊隨其后……明明已經(jīng)吃土了還是有種必須參與的緊迫感是怎么回事?
● 看破紅塵的編輯:沒必要,真的沒必要。過年的可貴,在于一年只有一次;現(xiàn)在各種名目的“購物節(jié)”這么多,你以為的“錯過等一年”,實際上是“一波接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