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度量衡類詞意義的同步引申

      2019-12-21 23:04:03張青松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1期
      關鍵詞:估量段玉裁引申為

      王 麗,張青松

      (1.五邑大學 文學院,廣東 江門 529020;2.鄭州大學 文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我國古代的小學家如王念孫等人注意到語言中同步引申的事實,但是還沒有進行理論上的概括。如:王念孫對《釋詁》:“敦,大也”進行注釋時引韋昭注:“敦,厚也,厖,大也?!币渡添灐らL發(fā)》毛傳云:“厖,厚也。”引《墨子·經(jīng)》云:“厚,有所大也,厚與大同義,故厚為之敦,亦謂之厖,大謂之厖,亦謂之敦矣?!盵1]同步引申理論是許嘉璐先生最早提出來的。他認為:“一個詞意義延伸的過程常?!當U散’到與之相關的詞上,帶動后者也沿著相類似的線路引申。我們把詞義的這種伴隨性演變稱為‘同步引申’?!盵2]303“同步引申”說大大突破了傳統(tǒng)引申說的局限,是對“引申”說的發(fā)展。此外,王小莘先生也對中古漢語詞匯的同步引申現(xiàn)象進行了具體的分類與闡述。她將同步引申分為四種情況:“同義詞的同步引申”、“反義詞的同步引申”、“反義組合的同步引申”和“錯綜式的同步引申”。[3]66-68趙大明先生就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同步引申現(xiàn)象進行了舉例說明,他認為:“在現(xiàn)代漢語詞義引申系統(tǒng)中,我們可以看到詞義的同步引申現(xiàn)象相當普遍?!盵4]由此可見,同步引申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及現(xiàn)代漢語中都相當普遍,值得我們重視與進一步研究。除了王念孫、許嘉璐和王小莘等先生在文中所舉的諸多例子之外,我們發(fā)現(xiàn)在古漢語中還有一些詞語,比如度量衡類詞的詞義引申也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本文運用同步引申理論對度量衡類詞的引申情況加以考察。度量衡類詞有12個,下面分別加以闡述。

      (一)【度】《說文·又部》卷三下:“度,法制也?!盵5]65本義為計算長短的標準和器具。例如《書·舜典》:“同律度量衡?!标懙旅鳌夺屛摹罚骸岸龋沙咭?。”[6]127又如《漢書·律歷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盵7]839引申為丈量、計算。例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度,然后知長短?!盵6]2671引申為推測、估計。例如《詩經(jīng)·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盵6]454又如《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自度不能脫?!盵8]

      (二)【揣】《說文·手部》卷十二上:“揣,量也。從手,耑聲。度高曰揣。一曰:捶之?!盵5]253本義為量度(高低)。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shù),揣高卑,度厚薄?!倍蓬A注:“度高曰揣?!盵6]2128引申為衡量(輕重)。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揣,量也。量者,稱輕重也。”[9]601例如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衡所以揣其輕重。”[10]1186引申為估量、忖度。例如《韓非子·八說》:“盡思慮,揣得失,智者之所難也?!盵11]168

      (三) 【揆】《說文·手部》卷十二上:“揆,葵也?!盵5]254段玉裁注:“揆,度也。各本作‘葵也’,今依《六書故》所據(jù)唐本正?!盵9]604《爾雅·釋言》:“葵,揆也。揆,度也。”[6] 2583本義為度量、測量。例如《詩經(jīng)·鄘風·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泵珎鳎骸稗?,度也。”朱熹注:“樹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東西。又參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盵12]引申為揣度、估量。例如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圖畫安危,揆度得失?!盵13]又如《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翱鬃幼鳌洞呵铩罚限裰斓?,下質(zhì)諸人情?!盵7]1913

      (四)【測】《說文·水部》卷十一上:“測,深所至也。從水,則聲?!盵5]230王筠《說文解字句讀》:“深,動字,謂測之也”[14]431。本義為測量。例如《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编嵭ⅲ骸皽y,猶度也?!盵6]704又如《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際,深不可測?!盵15]5引申為揣測、推想。例如《左傳·莊公十年》:“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6]1767又如《國語·晉語一》:“君之使我,非歡也。抑欲測吾心也?!盵16]99

      (五)【量】《說文·重部》卷八上:“量,稱輕重也。”[5]169段玉裁注:“此訓量為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輕也?!盵9]388本義為用尺、容器或其他作為標準的工具來測定事物的長短、輕重、多少或其他性質(zhì)。例如《莊子·胠篋》:“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盵17]引申為測量物體多少的器物,古代多用陶或木材制作。例如《書·舜典》:“同律度量衡?!标懙旅鳌夺屛摹罚骸傲?,斗、斛也?!盵6]127引申為衡量、估計。例如《論語·子張》:“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6]2533

      (六)【概】《說文·木部》卷六上:“槩,杚斗斛,從木,既聲?!盵5]122《集韻·代韻》:“槩,亦書作概”[18]。本義為古代量谷物時刮平斗斛的器具。例如《禮記·月令》:“(仲春之月)角斗甬、正權概?!编嵭ⅲ骸案?,平斗斛者?!盵6]1362引申為刮平。例如《管子·樞言》:“釜鼓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19]引申為衡量、限量。例如唐皇甫湜《題浯溪石》詩:“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20]

      (七)【衡】《說文·角部》卷四下:“衡,牛觸,橫大木其角。從角,從大,行聲?!对姟吩唬骸O其楅衡?!盵5]94本義為綁在牛角上以防觸人的橫木。引申為秤桿、秤。例如《國語·周語下》:“先王之制鐘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韋昭注:“衡,有斤兩之數(shù)。”[16]42引申為稱重量。例如《墨子·經(jīng)說下》:“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盵21]又如西晉陸機《演連珠》之二:“是以物勝權而衡殆,形過鏡則照窮?!盵10]1191引申為衡量、評定。例如《淮南子·主術》:“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备哒T注:“衡,銓衡也?!盵15]94又如清顧炎武《郡縣論七》:“今則一切歸于其縣,量其沖僻,衡其繁簡,使一縣之用,常寬然有余?!盵22]

      (八)【銓】《說文·金部》卷十四上:“銓,衡也?!盵5]296段玉裁注:“銓,稱也。稱,各本作衡,今正?!逗滩俊罚骸Q,銓也?!c此為轉注,乃全書之通例。稱,即今秤字……稱錘以金為之,故從金?!盵9]707本義為稱重量的器具,即秤。例如《漢書·王莽傳中》:“白煒象平,考量以銓。”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量,斗斛也。銓,權衡也?!盵7]3013引申為衡量、鑒別。例如漢·王充《論衡·自紀》:“賢圣銓材之所宜,故文能為深淺之差?!盵23]375又如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外篇·君道》:“詶諮以校同異,平衡以銓群言?!盵24]

      (九)【權】《說文·木部》卷六上:“權,黃華木。”[5]117王筠《說文解字句讀》:“《釋草》曰:‘權,黃華?!⒁耘J|草當之?!夺屇尽罚骸畽?,黃英?!莆丛?。許君合二條為一,而以‘木也’定之,謂即是一物,兩篇重出耳?!盵14]202《爾雅·釋木》:“權,黃英?!盵6]2637《爾雅·釋草》:“權,黃華?!惫弊ⅲ骸敖裰^牛蕓草為黃華?!盵6]2629本義于文獻無征,典籍往往用作假借義。姑以“秤”義為起點,研究其引申系統(tǒng)?!俺印奔礈y定物體重量的器具。例如《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何晏集解:“權,秤也。量斗斛?!盵6]2535引申為稱量。例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盵6]2670引申為衡量、比較。例如《呂氏春秋·舉難》:“且人固難全,權而用其長者,當舉也。”[25]又如《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冀州刺史王芬……謀廢靈帝”,裴松之注引《魏書》:“太祖拒芬辭曰:‘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盵26]

      (十)【稱】《說文·禾部》卷七上:“稱,銓也。”[5]146本義為稱量、測物的輕重。例如《周易·謙》:“稱物平施?!笨追f達疏:“稱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盵6]31引申為測定物體輕重的器具。這個意義后來寫作“秤”。例如《孫子算經(jīng)》卷上:“稱之所起,起于黍,十黍為一絫,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盵27]引申為衡量、揣度。例如《孫子·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shù),四曰稱,五曰勝?!蓖躔ⅲ骸胺Q,權衡也。”[28]又如《晏子春秋·內(nèi)篇問下第四》:“稱財多寡而節(jié)用之?!睆埣円恍Wⅲ骸胺Q,量也。”[29]又如《韓非子·人主》:“明主①者,推功而爵祿,稱能而官事?!盵11]861

      (十一)【程】《說文·禾部》卷七上:“程,品也。十發(fā)為程,十程為分,十分為寸。”[5]146段玉裁注:“品者,眾庶也。因眾庶而立之法則,斯謂之程品?!盵9]327本義為古代長度單位,引申為度量衡的總稱。例如《荀子·致士》:“程者,物之準也?!睏顐娮ⅲ骸俺陶?,度量之總名也?!盵30]引申為稱量?!稄V雅·釋詁三》:“程,量也?!盵31]例如清魏源《皇朝經(jīng)世文編敘》:“然無星之秤不可以程物?!盵32]引申為衡量、估計。例如《商君書·戰(zhàn)法》:“兵起而程敵:政不若者勿與戰(zhàn),食不若者勿與久,敵眾勿為客?!盵33]又如《漢書·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 顏師古注:“程,謂計量之也?!盵7]2161

      (十二)【料】《說文·斗部》卷十四上:“料,量也。從斗,米在其中?!盵5]300段玉裁注:“量者,稱輕重也。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料,其義一也。”[9]718本義為量、稱量,引申為估量、忖度。例如宋玉 《對楚王問》:“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10]981

      以上12個詞都屬于度量衡類詞。作為古代的主要標準尺度,度量衡不僅衡量物質(zhì)的長短、容量、重量,也衡量物質(zhì)的價值、數(shù)目。許嘉璐先生認為:“同義詞最容易形成同步引申?!盵2]304因此,度量衡類詞由衡量、度量引申為估計、揣測。引申軌跡大致為:計量的標準和器具→計算、測量、稱量→估計、揣度。此外,還有4個詞跟度量衡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也同步引申為估計、揣測。

      (十三)【掂】《字匯·手部》:“掂,手掂也。”[34]本義為用手托著東西估量輕重。例如《紅樓夢》第五十一回:“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只怕是一兩了’?!盵35]引申為衡量、估量。例如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五回:“賈老兒掂量這個親事倒還做得?!盵36]

      (十四)【估】《玉篇·人部》:“估,估價也。”[37]本義為估量物品的價值或數(shù)目。例如《新唐書·食貨志二》:“稅物估價,宜視‘月平’,至京與色樣符者,不得虛稱折估?!盵38]引申為對一般事物進行估計、揣測。例如孫犂《澹定集·燼余書札》:“文稿尚未收到,估計明天可到,因印刷總要慢一些?!盵39]又如梁斌《紅旗譜》十:“我早就看見‘寶地’上有人割谷,估量就是你哥兒倆?!盵40]

      (十五)【計】《說文·言部》卷三上:“計,會也。筭也。從言,從十?!盵5]53本義為總計。例如漢·王充《論衡·論死》:“天地開辟,人皇以來,隨壽而死,若中年夭亡,以億萬數(shù)。計今人之數(shù),不若死者多?!盵23]267引申為計算。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shù),揣高卑。”杜預注:“計所當城之丈數(shù)也。”[6]2128引申為估計、料想。例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齊王何在,紿云:‘巳去,計當出境?!盵41]又如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貶誤》:“既盡飛衛(wèi)之術,計天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wèi)?!盵42]又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龍飛相公》:“井深數(shù)丈,計必死。”[43]

      (十六)【算】《說文·竹部》卷五上:“算,數(shù)也。從竹,從具,讀若筭。”[5]99段玉裁注:“從竹者,謂必用筭以計也。從具者,具數(shù)也?!盵9]198本義為計算。例如《漢書·律歷志上》:“數(shù)者,一、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shù)事物,順性命之理也?!磿翟唬骸绕渌忝??!鳖亷煿抛ⅲ骸啊兑輹芬?。言王者統(tǒng)業(yè),先立算數(shù),以命百事也?!盵7]832引申為衡量、稱數(shù)。例如《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编嵭ⅲ骸八悖瑪?shù)也。”[6]2508引申為料想、推測。例如唐孟貫《山中夏日》:“算得紅塵里,誰知此興長?!盵44]又如宋姜夔《揚州慢》:“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盵45]

      綜上,本文主要闡述了語言中度量衡類詞的同步引申現(xiàn)象。度量衡類詞有:度、揣、揆、測、量、概、衡、銓、權、稱、程、料等12個;此外,跟度量衡密切相關的詞有掂、估、計、算等4個。這16個詞最后都同步引申為“估測”義。王小莘先生指出:“同步引申對構詞法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成為由詞組凝合成詞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促進漢語雙音詞,尤其是聯(lián)合式合成詞的形成與發(fā)展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盵3]69-70。考察發(fā)現(xiàn),由以上16個詞組成的雙音節(jié)復合詞數(shù)量非常之多。例如:度量、度料、度程、銓度、銓量、銓衡、權度、權量、權衡、權概、衡量、衡銓、衡權、揣測、揣度、揣量、揣料、概量、概算、量度、量揆、測量、測度、測算、估計、估算、估測、估量、估度、料度、料量、料計、料算、稱量、掂量、揆度、揆量、揆測,計度、計料、計量、算計,等等。這些詞有不少為現(xiàn)代漢語所繼承。明白了這些原本意義不同的詞語后來都同步引申為共同的意義,對我們理解這些詞語的詞匯意義、語法構成及在語言中的運用都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注釋:

      ① 四庫全書本為“王”,通行本為“主”。此處以通行本為準。

      猜你喜歡
      估量段玉裁引申為
      清代文字學大師段玉裁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校訂《古今韻會舉要》探略
      天中學刊(2022年4期)2022-09-29 07:21:22
      十年過后,敘利亞人的生活發(fā)生了無可估量的改變
      英語文摘(2021年5期)2021-07-22 08:45:56
      兔死狗烹
      火在燒
      百科知識(2020年4期)2020-02-24 07:10:52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世界家苑(2018年11期)2018-11-20 10:50:58
      估一估量一量
      靜待“量感”生成
      考試周刊(2016年73期)2016-09-21 11:51:14
      神奇漢字
      剑阁县| 合肥市| 合川市| 双城市| 重庆市| 靖江市| 新巴尔虎右旗| 大足县| 乡城县| 长丰县| 旅游| 浦东新区| 微博| 都兰县| 马龙县| 惠州市| 梓潼县| 延寿县| 哈密市| 隆昌县| 雅安市| 惠州市| 唐河县| 师宗县| 瓮安县| 炉霍县| 昌图县| 大名县| 新丰县| 清远市| 东台市| 阿荣旗| 宝鸡市| 广德县| 榆社县| 襄垣县| 德州市| 南部县| 邵阳县| 改则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