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實驗幼兒園 徐亞萍
又到了種植的好時節(jié),我們班的種植角又熱鬧起來啦!瞧,孩子們用小鏟子松松土,然后將一粒粒種子小心翼翼地種在了花盆里——豌豆種子終于安家了。
孩子們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小植物,每天午飯后他們都會來看看豌豆,給它澆澆水,豌豆在孩子們的悉心照顧下終于發(fā)芽了、長高了?!袄蠋?,我的豌豆苗太瘦,好像站不住了!”“我的豌豆苗‘腦袋’垂下來了,好像要折斷,怎么辦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在擔(dān)心自己的豌豆苗,怎么辦呢?有孩子建議給豌豆苗做一個“拐杖”,于是大家一起動手,用夾子、魚線和筷子給豌豆苗做了一個向上攀爬的支架。
豌豆苗沿著支架吮吸著陽光雨露歡快地向上攀爬,瞧!窗臺上的一抹綠更加濃郁了!窗臺邊也經(jīng)常擠著一群小腦袋嘰嘰喳喳地談?wù)撝?。今天幾個孩子又湊在窗臺邊嘀嘀咕咕著,只見麥麥仰著頭指著自己的豌豆苗說:“我的豌豆苗最高,快爬到窗戶頂了!” “才不是呢,我的豌豆苗最高,你看,它有這么高!”奕奕邊說邊用手比劃著。妍妍也看了看自己的豌豆苗連忙說:“哇!我的豌豆苗才最高呢!”植物角頓時像炸開了鍋,孩子們都爭著說自己的豌豆苗最高。
看著這幫熱情高漲的孩子,我笑著地對他們說:“想想辦法量一量、比一比,不就知道誰的豌豆苗最高了嗎?”奕奕在她的豌豆苗前踮起了腳,又伸直了手臂量了量,麥麥也在他的豌豆苗前伸了伸手臂,菲菲見狀連忙說:“麥麥的豌豆苗高!”奕奕不服氣地說:“哼!我的高!”我摸了摸奕奕的頭說:“你們每個人的個子有高有矮,手臂也有長有短,量的結(jié)果怎么可以比較呢?我們可以找同一個物品來量豌豆苗,再比一比不就知道了嗎?”“我用書來量。”恬恬一邊說一邊拿來了一本書,真是個不錯的方法!可恬恬踮起了腳還是夠不著豌豆苗的小“腦袋”,老師來幫幫忙吧!大家一起數(shù)一數(shù):“一次,兩次!”麥麥的豌豆苗正好用書量了兩次,而奕奕的豌豆苗用書量了兩次還多一點,奕奕開心地笑了。
咦!暄暄拿來了長棒,瞧!暄暄的豌豆苗和長棒一樣高呢!怎么知道誰的豌豆苗最高呢?大家討論決定,每個人都用長棒和自己的豌豆苗比比高矮。于是,“誰的豌豆苗最高”的答案馬上就要揭曉了,長棒在大家的手里傳遞著,最終發(fā)現(xiàn)有三盆豌豆苗長勢喜人、超過了長棒。
自從種下豌豆,孩子們就養(yǎng)成了每天飯后照看豌豆苗的習(xí)慣,給豌豆苗澆澆水,和它說說悄悄話,孩子們變得有責(zé)任感了,也更有愛心了了。尤其是那幾個平時做事稍帶馬虎的小家伙,也能在每天午飯后堅持給自己的豌豆苗澆水,這不正是他們愛心和責(zé)任心的體現(xiàn)嗎?
在活動中,孩子們學(xué)到了照顧豌豆苗的方法,了解了豌豆苗的成長歷程,還探索出了比豌豆苗高矮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衍生出很多稚嫩的疑惑和爭論……
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豌豆苗是最好的,大家相互爭辯著,老師則及時抓住孩子的興趣點適時介入、層層設(shè)疑——“怎么知道誰的豌豆苗最高呢?”“我們可以找同一個物品來量自己的豌豆苗?!焙⒆觽儑@問題積極動腦,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法——用手臂、尺子、書本、長棒來量豌豆苗。
中班幼兒目前很少接觸到測量,因而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這就需要教師及時介入活動,積極引導(dǎo)他們通過多種方法嘗試操作,在感知豌豆苗的高矮中初步體驗測量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感言
大自然是幼兒學(xué)習(xí)的天然課堂,而幼兒園的種植活動正好滿足了他們親近大自然的需要,孩子們在多樣化的種植活動中感受植物的生長變化,從而獲得多方面的經(jīng)驗。我們要樂于放手、適時引導(dǎo),追隨孩子的腳步,欣喜于孩子的發(fā)現(xiàn),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在實踐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