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玉米田桃蛀螟測報方法研究

      2019-12-25 01:15王軍
      農業(yè)與技術 2019年23期

      摘要:通過2015、2016兩年5—9月設玉米田桃蛀螟性誘試驗田,并在附近設蟲情測報燈,定期進行田間普查,幾種數據相比較,得出滁州玉米田桃蛀螟最佳測報方法,為防治工作提供依據。結果顯示:每代桃蛀螟比玉米螟發(fā)生期提前7d左右;7月下旬前燈誘效果很差,越冬代性誘有蛾高峰,燈誘沒有高峰;1代性誘劑與燈下蛾高峰基本吻合;8月下旬后性誘效果很差,2代性誘沒有蛾高峰,燈誘有蛾高峰;田間蟲量從8月上旬逐漸上升,3代達到高峰,各代桃蛀螟以蛀莖為害比例最高。

      關鍵詞:桃蛀螟;性誘;蟲情測報燈

      中圖分類號:S435.1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215033

      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 (Guenée),為鱗翅目草螟科蛀野螟屬的一種昆蟲,也稱桃蛀野螟,在皖東地區(qū)一般發(fā)生3代,在玉米田發(fā)生逐代加重[1]。桃蛀螟卵橢圓形,底部平,表面粗糙布細微圓點,緊密附著于玉米植株表面茸毛基部的間隙內,初乳白漸變桔黃、紅褐色。作者調查發(fā)現桃蛀螟、玉米螟、高粱條螟3種幼蟲相似度高,難以區(qū)分,從而總結了桃蛀螟幼蟲快速識別方法。體色:桃蛀螟幼蟲呈粉紅色、暗紅色。桃蛀螟成蟲全體黃至橙黃色,體背、前翅、后翅散生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似豹紋。雄蛾腹部末端有黑色毛叢,雌蛾腹部末端圓錐形[2]。玉米螟呈黃白色、黃褐色。高粱條螟呈乳白色,腹部各節(jié)背面4個黑色斑點明顯。體長:高粱條螟>玉米螟>桃蛀螟。

      隨著皖東地區(qū)果樹特別是桃樹種植逐年增多,蟲源基數大,桃蛀螟發(fā)生逐年加重,已經成為夏玉米主要害蟲。桃蛀螟在鉆蛀性害蟲中占比逐漸增高,3代在鉆蛀性害蟲中占比部分田塊在80%以上,造成產量損失在20%以上[3]。玉米鉆蛀性害蟲測報以往都是玉米螟為主的,桃蛀螟測報未有開展。桃蛀螟、玉米螟、高粱條螟在低齡幼蟲期區(qū)分較困難,測報人員往往全部歸為玉米螟來進行測報,準確率大大下降,需要各種測報手段提高測報準確性。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桃蛀螟性誘材料為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飛蛾類通用型性誘監(jiān)測器,誘芯類型:C—毛細管;誘捕器類型:FMT—飛蛾類通用型誘捕器。蟲情測報燈為佳多自動蟲情測報燈。

      1.2試驗設計

      選擇滁州城郊比較空曠的玉米田塊作為桃蛀螟性誘劑試驗田并在附近設置蟲情測報燈,試驗田面積不小于0.3hm2,根據實際設置2個基點。每塊田放置5個重復,相距50m,每個誘捕器與田邊距離不少于5m。田埂走向需與風向垂直。放置高度根據作物生長情況做相應調整:株高30~100cm時,放置高度約80cm;其它情況,低于植株冠層20~30cm。

      1.3調查與統計方法

      田間普查:分別于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中旬對3個世代桃蛀螟普查,根據桃蛀螟田間分布特點,選擇發(fā)生較輕、較重玉米田各6塊,采用平行跳躍調查法,每塊田調查6個點,每個點5m2,記下幼蟲發(fā)生量和發(fā)生部位。

      數據統計:在5—9月期間逐日記錄成蟲性誘獲數量,每日查蟲時間為上午10∶00,結果記入性誘情況記載表。

      2結果與分析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2a的燈誘高峰期基本一致,2016年2代峰期蛾量高、峰期略長,可能與2016年8月份溫度偏高、降水偏多有關。2a的性誘高峰期基本一致,但2016年見蛾時間較2015年遲14d,接近燈誘見蛾時間。7月下旬之前燈誘效果很差,零星見蛾,越冬代性誘有蛾高峰,燈誘沒有高峰。1代性誘劑與燈下蛾高峰基本吻合。8月下旬之后性誘效果很差,2代性誘沒有蛾高峰,燈誘有蛾高峰。越冬代性誘蛾高峰在6月下旬,1代蛾高峰燈誘和性誘均在7月下旬末,2代蛾燈誘高峰在8月下旬末。由于滁州大部分玉米在9月底前收獲,3代化蛹率低,大部分以老熟幼蟲在玉米莖稈中越冬,屬不完全代,不需對3代蛾進行預測。在越冬代蛾測報過程中可以使用性誘對蛾高峰進行預測。在1代蛾測報過程中可以使用性誘與燈誘相結合的方法對蛾高峰進行預測。在2代蛾測報過程中可以使用燈誘對蛾高峰進行預測[4]。

      從表1可以看出桃蛀螟在滁州1a發(fā)生3代,以第3代老熟幼蟲在秸稈里越冬。6月中旬末至下旬初開始越冬代大量羽化產卵。7月8—12日、8月9—14日、9月10—15日分別為1、2、3代幼蟲為害盛期,比本地玉米螟提前7d左右,為防治帶來難度。桃蛀螟寄主范圍廣,在禾本科作物、經濟作物、油料作物都有為害,繁殖能力強,加之沒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基數逐年增大。

      從表2可以看出玉米田桃蛀螟幼蟲發(fā)生逐代加重,1代最輕百株蟲量在5頭以下,2代有所上升百株蟲量在10頭以下,3代發(fā)生最重百株蟲量在25頭以上。1代主要集中在葉片、莖稈為害,2、3代逐漸轉到莖稈、穗中為害。葉片發(fā)生主要集中在葉腋處比例從1代的35%左右逐漸下降,到3代占15%左右。雌、雄穗上發(fā)生比例從1代15%左右逐漸上升,到3代占40%左右,各代蛀莖比例都在40%以上,說明在調查中,要特別注意莖稈中的桃蛀螟量。

      3討論

      玉米田桃蛀螟作為現階段玉米上主要蟲害,在夏玉米生育后期、秋玉米上發(fā)生為害程度高于玉米螟,但在測報過程中往往被忽視,把其歸于玉米螟進行測報,而其與玉米螟發(fā)生期不太一致,為防治帶來了困難。玉米鉆蛀性害蟲多,在滁州主要有玉米螟、桃蛀螟、高粱條螟等,形態(tài)近似,分類困難。作者調查發(fā)現:1、2、3代桃蛀螟在鉆蛀性害蟲混合種群所占比例逐代增大,1代占比在20%~30%,2代占比在30%~50%,3代占比在50%~80%,且占比呈逐年增多趨勢。桃蛀螟卵調查難度大,在玉米上主要分布在玉米冠層花絲上,在基層難以操作。性誘測報技術是近幾年大力推廣的,和傳統的燈誘相結合,可以準確預測桃蛀螟發(fā)生高峰期。性誘對越冬蛾誘捕較靈敏,可能因為環(huán)境中雌蛾較少,干擾小,到了8月下旬以后,田間蛾量高,干擾大,不容易進行誘捕。前期燈誘沒有效果,可能是因為溫度不高,桃蛀螟活動能力不強。滁州玉米生育期比較雜,橋梁田多,桃蛀螟可以為害不同生育期的玉米不同部位,在測報過程中要注意調查玉米的不同部位,特別是玉米的莖部。近年來遲熟玉米面積增多,給桃蛀螟發(fā)生提供了的條件。后期玉米防治難度大,農戶防治意識不高,桃蛀螟越冬蟲量高[5,6]。

      參考文獻

      [1] 王振營,何康來,石潔,等.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與控制對策[J].植物保護,2006,32(2):67-69.

      [2]吳立民,陸化森.玉米桃蛀螟發(fā)生規(guī)律的研究[J].昆蟲知識, 1995,32(4):207-208.

      [3]熊朝均,宗勇,張優(yōu)成.桃蛀螟在秋玉米上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其防治的研究[J].四川農業(yè)科技, 1993,4:13-14.

      [4]王軍,汪少波.不同誘捕方法對玉米螟的誘捕效果比較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2):426.

      [5]冷德訓,姜好勝,孫秀麗,等.玉米田桃蛀螟發(fā)生特點與防治措施[J].中國農技推廣, 2006,3:44-45.

      [6]王祥勇,湯林海,廖德蓮,等.桃蛀螟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對策[J].湖北植保,2005,3(3):11.

      作者簡介:

      王軍(1984-),男,碩士,農藝師。研究方向:植物保護。

      临澧县| 谷城县| 木里| 商城县| 上高县| 遵义市| 花垣县| 镇康县| 镇原县| 江西省| 西青区| 河南省| 城口县| 石楼县| 商丘市| 和田县| 乌拉特中旗| 贺兰县| 青田县| 马山县| 通渭县| 蚌埠市| 道真| 泌阳县| 富顺县| 阿拉善右旗| 文安县| 安顺市| 会昌县| 神木县| 张家界市| 昭觉县| 中西区| 栾城县| 南城县| 远安县| 金塔县| 葵青区| 藁城市| 大安市|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