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這件事,古人比今人做得好。
隨手一翻史書,就能扒拉出成群結(jié)隊的好基友來,比如伯牙鐘子期、廉頗藺相如、管仲鮑叔牙、元稹白居易,那個志同道合,那個情深意切,著實讓我等靠夜半在朋友圈發(fā)美食刷存在感的孤絕小民望塵莫及,望而興嘆。
隨便拿左伯桃與羊角哀舉個例子吧。兩人都是賢士,聽說楚王求賢,就搭伴去應(yīng)聘,不料途中碰上大風(fēng)雪,兩人缺衣少糧,眼看走不下去了,左伯桃舍生取義,把衣服糧食全給了羊角哀,自己裸死雪中。羊角哀當(dāng)官發(fā)財后,頭一件事就是厚葬了左伯桃。左伯桃的墓在荊軻墓旁,羊角哀有天夢見左伯桃遍體鱗傷地說荊軻欺負(fù)他,羊角哀于是奔到摯友墓前,揮刀自刎,和左伯桃聯(lián)手戰(zhàn)荊軻去了。
這感天動地的情誼,后人叫左羊之交,也叫舍命之交,當(dāng)屬交情里面最鐵的一種。
還有些不錯的交情,跟人命無關(guān),古人也都記錄在案,比如莫逆之交、患難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君子之交……一樁樁說起來,個個美不勝收妙不可言,令人艷羨。當(dāng)然,普普通通的情誼也不少見,諸如泛泛之交、一面之交、點頭之交,這種“就那么回事兒”的朋友,我們現(xiàn)代人身邊比較常見。
有些朋友,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叫“飯飯之交”,顧名思義,就是常湊到一起飯飯,交情說有也有,只是飯時甘如醴,飯后就淡如水了。
還有些朋友,有個十分現(xiàn)代的定位,叫點贊之交。朋友的朋友、不同部門的同事、聯(lián)系不多的客戶、多年不見的同學(xué),因為某種機緣互相加了微信,加完又沒話聊,只能通過偶爾互相點個贊證明友誼尚存。
點贊這種略帶敷衍的示好行為,包含著豐富內(nèi)涵,既能有效地增加社會資本,又能減少我們的溝通成本。它使兩個人輕而易舉地完成互動,自己不必勉強表態(tài),對方也無需費心回復(fù)。但也正是這云淡風(fēng)輕,致使點與被點的雙方顯得情分寡淡,僅僅為了客氣或避免尷尬或保留一份社會資本而形成的交情,其實只有“交”,沒有“情”,也挺沒勁的。
更沒勁的是,在點贊之交之后,還衍生出了“連贊也不點之交”“不小心點了贊都得趕緊取消之交”。這情分,就離絕交不遠了。
比較有勁的新生代交情,是剛剛被網(wǎng)友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洗頭之交”。這詞甚low,跟古人留給我們的那些美妙詞匯完全沒法相提并論,但它勝在表意明確,男人或許費解,女人多半能秒懂。
想想,女人對形象何其重視,而發(fā)型對女人形象所起的作用又何其重要,你敢油頭素面去見一個人,不怕遭到鄙視嫌棄,說明你深信你們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上升到精神層面,不會被惡劣外形摧毀,這信任是多么難能可貴。
前幾天有個男生在知乎提問,說他每次約暗戀的女生出來玩,對方明明有空明明愿意卻總推到明天,讓他非常想不通。一個女生在下面給了正解:她那天沒洗頭。不要小看洗頭這件事,洗護吹,做造型,那是相當(dāng)麻煩的一件事呢。
有人說女孩子的人際關(guān)系分為三種:可以不洗頭見的,要洗了頭才能見的,洗了頭都不想見的。而不洗頭之交也是分等級的,一天不洗頭之交和三天不洗頭之交,中間起碼差了兩百個洗頭之交。當(dāng)然,我也聽有的男生說過,他全世界都是不洗頭之交。呃,也許吧。
還有一種交情,是比不洗頭更深厚的,叫“見面不碰手機之交”。試想,如果拋開不敢或不好意思的因素,你和一個人在一起,能達到完全不想碰手機的境界,那該是多么歡快融洽啊。
這種朋友,大概一輩子也遇不到幾個,若是同性,必是知己,若為異性,定屬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