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俊艮
作文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重點和難點之一,這也是造成學生寫作叫苦不迭的原因,很多學生對作文課甚至有恐懼感。從目前學生作文考試的情況看,普遍存在學生不知道如何寫作文等困難,本文主要探討作文寫作的根本問題——素材積累。
一、素材積累對寫作的重要性
素材積累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也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徑,寫出好作品的前提是具有豐富的素材。素材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知識面,還可豐富學生的閱歷,塑造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寫作的素材要靠平時的積累,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都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因此,寫作水平的提高必須建立在教師和學生對素材積累的重視與對寫作練習的堅持上,在此基礎上,才能慢慢讓學生增強自信心,解決寫作困難的問題。
素材的積累一般源于觀察生活與閱讀,但學生寫作時不能生搬硬套,需要融入自身的感悟,也需要技巧的支撐。大量的素材積累是基礎,要從大量的素材里找到自己有靈感的那部分,并將其轉化成自己知識庫中的材料。
二、初中作文教學素材積累的方法
(一)通過閱讀積累
大家應該很清楚,多讀書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積累很多作文素材,這些積累是非常有利于寫作的,所以要寫好作文就必須多讀好書,吸收書中有價值的內容,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多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書籍,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豐富的有深刻內涵和思想深度的素材。我經過多年的調查分析統計,總結了以下經驗,具體如下:
1.摘抄法
不管是在課堂還是在閱讀中,提倡學生隨身攜帶小筆記本,閱讀時遇到優(yōu)美的句子、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深刻的哲理都可以記錄在小本子上,以便查閱與回憶。同學之間也可以交換小本子,這樣就擴大了大家的知識面。長期的積累可以集成很厚的一本,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2.批注法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重要的知識點(語句、段落)進行相應的標注(添加自己的理解或自己的感悟體驗,或將寫作方法技巧等分類標注)。長期的堅持,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作者思想的領會。
3.賞析法
人們在閱讀美文時,會廢寢忘食,這可以看出其對書籍內容的熱愛程度以及書籍對我們的吸引力。在教學中,教師閱讀或講解有特色的文章時,要對文章進行仔細賞析,透徹分析其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以此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改寫法
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對結局進行改寫,如:《皇帝的新裝》,它的結局是開放性的,可以讓學生對其展開開放式續(xù)寫,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此過程可以讓學生體驗到開發(fā)式寫作的樂趣,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5.背誦法
通過背誦古詩詞與優(yōu)美的句子以及名篇等,可以帶給學生們美的享受,同時也能引領學生們愛上語文。背誦美文可以積淀大量的知識,讓學生在寫作時多一些素材的參照。
(二)在生活中積累
一般來說,寫作的靈感都來源于生活。因此,它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反之,呈現出來的就會是枯燥乏味的東西。初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大多在家庭和學校,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感知生活,在此過程中要做到用心看、用心聽、用心想,積累相應的素材內容,并形成習慣。經過長期的堅持,就會積累很多素材,在日后的寫作中就可以得心應手。
(三)在寫作中積累
在通過各種方法積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重點還是要將素材靈活運用在寫作過程中,在日常的寫作中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才能有效提高寫作水平。如以“有趣的一天”為題作文,學生可以其他人的寫作方法和內容等方面的關鍵點作為參考,檢驗自己平常積累過程中是否注意到這些方面,從而在日后加強這方面的學習積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閱讀優(yōu)秀范文的形式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讓優(yōu)秀作文的作者介紹心得體會,與其他學生借鑒分享。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加深對素材的認識,這些都是有效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
三、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不管是通過生活還是閱讀積累素材,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悟體驗,這些體驗能讓學生有一吐為快、直抒胸臆的沖動,為學生的寫作添加動力。積累的過程中注重將學習方法與寫作實際相結合,才能提高相應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