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劉希夷有一句詩非常出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出自于《代悲白頭翁》,講的是一位曾經(jīng)生活優(yōu)渥卻晚景凄涼的人。在形容這位白頭翁曾經(jīng)的富貴時,劉希夷沒有直言器物的華美,而是用“將軍閣樓畫神仙”來類比。他說的這位將軍就是東漢的權(quán)臣梁冀。
梁冀是東漢大將軍梁商之子。梁商曾經(jīng)主掌朝政,在歷史上有“賢輔”的美名。梁商的女兒被選進宮做了嬪妃,梁商就“父以女貴”升官了。他的女兒也爭氣,沒過多久又當上了皇后。后來,漢順帝想任命他為大將軍,但梁商堅持說自己有病,不愿上朝。直到漢順帝派人捧著策書到他家授官,梁商才接受任命。他為人謙虛謹慎,從不擺官架子,做好本職工作之外,還為朝廷推舉了很多有用之才,同僚和百姓都對他贊口不絕。
但和父親的賢名不同,梁冀卻是一個“跋扈將軍”。
史書中記載,梁冀肩膀上聳,眼角倒豎,說起話來口齒不清。他從小不學無術(shù),愛喝酒、打獵、斗雞,但因為父親是權(quán)臣,妹妹是皇后,手上仍然有很大權(quán)力。
東漢王朝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皇帝會削弱三公的權(quán)力,加強皇權(quán),并且強化內(nèi)朝的權(quán)力。因此在東漢,外戚、宦官掌握大權(quán)是常有的事。梁冀的家族作為一家獨大的外戚家族,勢力遍布朝中。梁冀雖然不學無術(shù),卻仍能在官場上平步青云。他橫行霸道,無所不為,對于批評過自己的人,更是心狠手辣。梁商的親信,雒陽縣令呂放因為多次提及梁冀的短處,被梁冀記恨,他便找機會派人刺殺呂放。為了洗脫殺人嫌疑,他嫁禍給了呂放的仇家,并且把仇家的整個宗族及一百多個賓客全都殺掉了。
梁商死后,梁冀更加沒有了約束。漢順帝去世后,他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繼位,就是漢沖帝。一年后,漢沖帝也死去了。這時,很多大臣主張立年長又有德行的清河王劉蒜為皇帝。但為了掌握權(quán)柄,梁冀強行把年僅八歲的劉纘立為皇帝,即漢質(zhì)帝。
漢質(zhì)帝即位后,梁商的女兒,梁冀的妹妹——梁太后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朝政基本把持在梁冀的手中。梁冀不改專橫跋扈的本色,頤指氣使、盛氣凌人,不把皇帝和朝中大臣看在眼里。
漢質(zhì)帝雖然年齡不大,但已明事理。一次朝會中,他望著梁冀說:“此跋扈將軍也。”梁冀勃然大怒,想到漢質(zhì)帝聰慧早熟,現(xiàn)在都能讓他下不來臺,長大后必然更難控制,決心除去這個皇帝。他命奸細在漢質(zhì)帝的食物中下毒,漢質(zhì)帝中毒身亡,死于洛陽宮中,年僅九歲。
漢質(zhì)帝死后,很多大臣再次建議立劉蒜為帝,但梁冀有自己的小算盤。那時,蠡吾侯劉志正與他議親,梁冀想推劉志為帝。眼見大臣都不同意,梁冀勸說妹妹,以皇太后的名義將幾位大臣免職,剝奪了他們的朝議權(quán)。最終,他推舉的劉志繼承了皇位,就是漢桓帝。
梁冀扶持的人成了皇帝,他的兩個妹妹,一個是皇太后,另一個是皇后,他的政敵在漢桓帝登基后都被處死了,他也更加盛氣凌人。他的家里,堆滿了四方進貢的奇珍異寶;他的私家園林,可以與皇家園林相媲美。官員升遷后,要先來拜見他,才能去尚書省報到。因為求見梁冀的人絡繹不絕,就連看門人都積攢了大量的財物。
但梁冀手眼通天、權(quán)傾朝野的日子還是走到了盡頭。早就不滿大權(quán)旁落的漢桓帝,借助宦官的力量殺死了梁冀,并將之滅族。據(jù)說從梁冀家中抄出的財產(chǎn),減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稅。
只是巨蠹雖除,漢室的危機仍然存在。漢桓帝十分倚重宦官,政權(quán)再次旁落,漢朝最終傾覆于宦官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