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一條“宜春橋梁被沖毀”的視頻在網(wǎng)上熱傳。視頻中河面水流湍急,一座橋梁瞬間被大水沖毀。有自媒體稱:“昨夜,江西宜春一座年輕的大橋,羞愧于自己昂貴的造價、低劣的品質(zhì),選擇在無車無人之時,投河自盡,被網(wǎng)友評為‘良心橋?!庇嘘P部門解釋,這座橋造價200萬元,是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的橋梁。此橋建成后不久,就遭遇了強降水和洪水的侵襲,災害破壞程度遠超這座橋的防洪設計標準。同時,洪水中攜帶了較多大型樹木,對橋身不斷沖擊,導致橋梁被沖毀,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編輯有話說
這座“良心橋”的垮塌究竟是因為“豆腐渣”工程還是因為自然災害,暫且不提,我們想說的是,無論什么建筑,都是供人使用的,都應該包含一份良知。這份良知既來自建造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更來自建筑設計者的縝密思考。最知名的例子恐怕就是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了,由于設計師調(diào)查不到位,沒有注意土層松軟等問題,導致地基不均勻,鐘樓向東南方傾斜,幾百年來,許多建筑師絞盡腦汁翻修,可比薩斜塔越來越歪。比薩斜塔只有一座,雖巋然不倒,還成了世界知名建筑,不過,還是希望這類“知名建筑”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