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有很多志怪小故事,清代的蒲松齡親自編著了一本民間故事書,那就是《聊齋志異》,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獅貓捕鼠的故事。
據(jù)說在明朝萬歷年間,皇宮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出現(xiàn)了一只大老鼠,它總是偷吃東西,咬壞人們的衣服,四處作亂。宮廷衛(wèi)士想要圍剿它,可它卻好像有靈性一樣,躲起來不出來,因此,朝廷就向全國征集了很多貓來抓它,結(jié)果老鼠不僅沒事,貓反倒死了很多。
正好在這個時候,國外進貢了一只獅子貓,這只獅貓身上的毛跟雪一樣,看上去非常炫酷,人們就把獅貓抱到大老鼠為禍的房間里,然后關上門,大家從門縫中看貓和老鼠的動靜。
人們看到,獅貓在那里蹲了很久,大老鼠才從洞里冒出頭來,它一看見獅貓,以為它跟之前的貓一樣,那么好欺負,就好像發(fā)怒一樣沖了過來,獅貓立刻避開大老鼠的攻擊,跳到案桌上,大老鼠追上來,獅貓又跳下去,就這樣反反復復,大概有上百次。
人們都覺得這獅貓?zhí)ε铝耍恢痹诙惚芾鲜?,后來,大老鼠的動作慢了下來,它肥大的身軀搖搖晃晃,蹲在地上稍做休息,獅貓見此機會,立刻飛撲而下,用爪子勾住大老鼠頭頂?shù)拿?,張口就往老鼠的脖子咬去,獅貓和大老鼠在地上撕咬著,貓嗚嗚地叫著,大老鼠掙扎著,人們趕緊開門查看,想幫幫忙,結(jié)果大老鼠已經(jīng)死了。
人們這才明白,獅貓剛開始一直躲著大老鼠,是在躲避它的鋒芒,并不是害怕,正所謂再而衰,三而竭,它是在消耗大老鼠的銳氣,等他的體力消耗殆盡,就可以一擊必殺,獅貓的你來我走,你走我進的戰(zhàn)術真的是很聰明。
蒲松齡感嘆道,哎!那種只呈匹夫之勇的粗人,只會怒目按劍,跟這個大老鼠有什么區(qū)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