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鷺峰
(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地域文化代表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和民族文化,應該被保留并傳承。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地域文化傳承有了新的方式,這有利于保護地域文化工作開展,更好地推動地域文化發(fā)展。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多樣,民族眾多,形成了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內容。地域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歷史的沉淀下逐漸將地域特色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文化。
提到地域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方言。“百里不同音”,是說隔一百里就會有一種方言,形容我國方言眾多。實際上,我國南北地區(qū)方言差別很大,在南方不同地區(qū)的方言也相差很大,比如浙江南部,中部,北部的人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食物作為地域文化的另一種體現(xiàn)形式,不同地域的食物有各自地域的特色。我國有名的“八大菜系”,有川菜的辣、粵菜的清淡。另外,少數(shù)民族服裝具有鮮明的特色。不同地域的方言、食物及服裝,都是地區(qū)文化特色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我國文化的豐富性、包容性、開放性。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經過碰撞融合最終形成。
我國擁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文學、沒有文字的語言、傳統(tǒng)手藝、書法、戲曲、雜技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融合累積而形成的,顯示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一般情況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于普通的人民群眾中,是在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中留存下來的。比如吳橋的雜技,天津的大鼓等,這都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財產,是我國不同地域的人民創(chuàng)造并發(fā)揚的歷史留存。地方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措施來保護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利用網絡信息傳播迅速的特點,在互聯(lián)網上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讓民眾了解、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和重要性,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民 參與。
建筑是一個地區(qū)文化最好的體現(xiàn),也是地區(qū)文化發(fā)展的證明。我國的傳統(tǒng)住房建筑主要采用木結構,以榫卯結構聯(lián)結構件。從我國的傳統(tǒng)建筑也能看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色和精神。以故宮為例,故宮在古代又叫作紫禁城,其建筑群嚴格按照對稱規(guī)則進行構建,位于南北走向中軸線上的建筑;是皇帝所用的場所,現(xiàn)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以及居中思想。我國南北方的住房建筑也有很明顯差別,北方的房頂是平的,南方的房頂是尖的。南北住房的不同,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南北的氣候差異。南方多雨,尖房頂能夠不讓雨水在房頂留存,從而更好地保護建筑;而北方氣候干燥少雨,則不需要尖房頂。南北不同地域的建筑讓人們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和氣候差異。通過實地觀察的方式,對不同地域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所體現(xiàn)出的精神內涵進行了解和宣傳,也是對地域建筑的保護、對地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對于戲曲、雜技等地域文化的媒介,應結合多媒體時代的特點,可以制作相關舞臺表演,并錄制影像視頻進行傳播。比如著名的京劇曲目《十面埋伏》《貴妃醉酒》等,就是影像傳媒傳承的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舞臺表演形式所呈現(xiàn)出的節(jié)目,具有較強的文化渲染力,能讓觀眾更加直接地了解地域文化特色。中央電視臺有專門的戲曲頻道,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地域文化傳播提供平臺,增加了地域文化的傳播擴散渠道,為地域文化傳承增加了影響力。借助網絡,可以向公眾展示地域文化形象,加深地域文化在人民心中的印象,有效傳播地域文化,增強地域文化軟實力。
從古至今,文字書本是我國傳播文化和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在當今這個網絡和移動終端廣泛普及的時代,紙質書本傳播信息的方式已經落后,紙質文化傳播具有很強的時空局限性,并且看紙質書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如果繼續(xù)使用紙質書本作為地域文化的傳播方式,將極大限制地域文化的傳播范圍,降低地域文化的普及度。地方政府和文化傳承者要應用多媒體,把單調的文字變成形象立體的圖像,這樣的方式使地域文化能更容易快速被人們接受。比如,元代關漢卿床的戲曲《竇娥冤》被制作成了電影后,得到了人們廣泛關注并互相傳播。突破紙質傳播文化的形式,將無形象的文字制作成一維甚至多維作品,能夠擴大地域文化的傳播區(qū)域。
各地可以在高校舉辦地方文化活動,以展覽或者其他形式擴散地域文化,從而增加地域文化的影響力。高校學生的信息接收能力和傳播能力很強,在高校舉辦展覽的方式,能將傳統(tǒng)的文化傳播給年輕一代;可以利用熱門社交平臺,進行地域文化的傳播,增加地域文化的“粉絲”數(shù)量,將地域文化影響區(qū)域從線下擴大到線上,促進地域文化的宣傳與推廣。在高校學生的“圈子”里,微電影成一種潮流??梢灾谱骱唵蔚奈㈦娪埃瑢⒌赜蛭幕瘽B透到微電影中并突出文化特色,讓電影觀眾能清晰了解地域文化的特點。比如《戲夢》這部微電影,通過講述女主角為馬大媽圓戲曲夢的一系列趣事,體現(xiàn)了我國的戲曲文化并將文化融入故事當中,更能增加觀眾的接受度。
在網絡和移動終端廣泛普及的時代,傳播地域文化的方式和途徑更加多樣。各地政府和文化傳承者要順應時代發(fā)展,利用網絡傳播信息快速、廣泛的特點進行地域文化的傳播,讓人民群眾能更便捷地獲取地域文化,更好地進行地域文化傳播與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