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賈島是與孟郊齊名的“苦吟詩人”,蘇東坡用“郊寒島瘦”四個字概括了他們兩個人的詩歌風格。
賈島作詩,既重煉字,又追求清奇、冷峭的詩意。其詩精于雕琢,多有荒涼、枯寂之境,多有凄清、苦澀之味。正如他自己所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币怨剩瑢W人稱賈島為“詩奴”。
賈島早年家境貧寒,落拓為僧,居房山石峪口石村,禪房之外,練得一手好劍法。他后來寫的《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既與他早年為僧習劍有關(guān),又可從中洞悉他的秉性脾氣。賈島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19歲云游世界,認識了孟郊,兩人性情相投,詩風相近,便有了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交情。
賈島云游至長安時,有心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詩留了下來:“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p>
翌日,賈島騎著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就的那首小詩,覺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時,京城做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差人只得把他帶到韓愈面前。
韓愈問賈島為什么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聽后,思索了片刻,對賈島說:“還是敲字好些。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魯莽推門,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后連連點頭。就這樣,賈島認識了韓愈,并和他交上了朋友。
韓愈愛惜賈島的才華,囑他還俗參加科考。賈島還了俗,但屢舉進士不第。有一次竟因“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辈粌H被黜落,而且還被扣上“舉場十惡”的帽子。那一年,他的好友孟郊突發(fā)急病離他而去,他為此悲戚不已。
公元837年,賈島謀了個可憐的小官位,也就是遂州長江縣主簿,他“三年在任,卷不釋手。”那時,元稹、白居易崇尚白描入詩,賈島獨自追求詩的變化和冷僻,以矯正詩歌輕淺的風氣。以故,賈島不論是蝸居一室還是置身戶外,都忘不了吟詠作詩。
有一回,他騎著驢打著傘,橫截在長安城的街道上。當時秋風勁吹,黃葉滿地,賈島突然吟出一句詩來:“落葉滿長安?!奔鼻兄邢氩怀鰧?yīng)的另一句詩,忘記了回避,沖撞了大京兆尹劉棲楚的轎子和儀仗隊,被抓起來關(guān)了一個晚上。就在這個秋風秋雨的晚上,他對窗無眠,聽著渭水的聲息,終于琢磨出了上一句“秋風生渭水”。這兩句詩,后來他寫入了《憶江上吳處士》一詩中:“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夜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比姽菤忾_張,詩情宛轉(zhuǎn)。特別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之句,對仗自然,妙語天成,灝氣流注,意境蒼涼,傳達出詩人憶念朋友的一片深情,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文宗理政,愛微服私訪,有一天,文宗至賈島居所之處,聞樓上有吟詩之聲,遂移步上樓,見案上有詩便展卷流覽,賈島不認識他,劈手將詩卷奪過,聲色俱厲,冷言嘲諷。幸虧文宗有風度,自己下樓一走了之。后來,賈島發(fā)覺事情不對,嚇壞了,忙跑到宮前請罪。倒使文宗驚訝不已。另有一次,他在定水精舍碰到了武宗皇帝,賈島沉浸在詩句的苦思冥想中,對皇帝漫不經(jīng)心,于是皇帝垂下了嘴角,皺起了眉頭。事后,武宗皇帝傳旨將他降職為長江縣尉,過了不久,又改任為普州司倉。只是,司倉一職未及到任,賈島已是一病不起,撒手而去。
賈島一生,孤貧潦倒,宦途極艱;孤峭幽靜,為詩所役。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詩歌,才會佳句迭出,詩眼頻現(xiàn)。他的“推敲”精神,苦吟精神,為后世稱道。屬于他的“十年磨一劍”,用在他自己身上,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編輯/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