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雄
四川省旺蒼縣東河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為清江書院。書院一直高懸兩塊牌匾——“斯文在茲”“讀書立品”。教化蒼生,培育棟梁,承接文脈,開創(chuàng)未來,一直是學校的價值追求。學校將“斯文在茲、讀書立品”作為立德之根基,文明之底蘊,堅信唯有書香的滋潤,唯有文明的傳承,百年老校才能愈發(fā)厚重,也愈發(fā)青春。
隨著時代發(fā)展,學校又被命名為四川省劉瑞龍紅軍小學,紅色的基因在這里傳承,革命的信念在這里生長?!白鲆活w有夢想的石頭”,已經(jīng)成為師生內(nèi)心的需求。
2018年,“新教育實驗”在旺蒼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新教育的十大行動喚醒了這片紅色的土地。新教育讓這所百年老校找到了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結(jié)合點,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機遇。
學校成立了一院七中心,結(jié)合東河小學傳統(tǒng)活動,以“一校四節(jié)日”為載體落實新教育工作,創(chuàng)建起“一城一校一精神 讀書立品 紅色育人”的整體文化構(gòu)架:春天“小紅軍體驗節(jié)”,夏天“小白楊藝術(shù)節(jié)”,秋天“小博士”科技節(jié),冬天“小書迷”讀書節(jié)……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做實做細新教育。
學校師生共同的愿景是:
學生學業(yè)優(yōu)秀,教師工作努力,形成東小品質(zhì)。
學生踏實做人,教師樂于奉獻,鑄就東小品格。
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規(guī)范文明,培養(yǎng)東小品行。
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成為名師,打造東小品牌。
學生夢想遠大,教師追求高雅,提升東小品味。
營造書香校園新行動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睂W校,架起個人與國家之間的橋梁。閱讀,就是這座橋梁堅實的基石。
閱讀使人有底蘊,閱讀使人有品位,閱讀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師生的精神發(fā)育歷程,就是閱讀融入一個生命、一個群體的歷程。東河小學將書香校園建設作為底蘊,常抓不懈。
建設陣地有保障
東河小學有藏書4萬多冊的蓮萍書屋,全天開放,這是一位叫薛蓮萍的紅軍奶奶捐出全部積蓄修建的校園書屋。學校為每個班級設置兩個書櫥存放書籍,書櫥里的書由班級派專人管理,學生隨時可以借閱;學校成立“立品書社”,老師們在書社共讀分享,通過專業(yè)閱讀、個性化閱讀,提升老師的人生視野和專業(yè)素養(yǎng);建立“立品之聲”網(wǎng)絡閱讀平臺,老師們按主題誦讀分享;每個班級成立讀書會,通過APP小程序建起“班級之聲”;學校成立“紅五星志工團書香部”,各個班級建立“家長委員會書香部”,家??倓訂T參與到讀書活動中。通過各種平臺的搭建、讀書場所的維護、讀書制度的建立,確保了師生有書可讀,有書悅讀。
圖書選擇渠道廣
學校讀書館有專人管理;班級課程開發(fā)目標明確,根據(jù)需求選擇系列書籍;開啟“利用紅色文化進行群文閱讀的策略研究”課題,促進學校群文閱讀工作上一個平臺;學校在課題的統(tǒng)籌下,上好閱讀指導課,定期購買書籍,為孩子讀好書傾盡全力;學生自主閱讀書籍,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購買書籍,放進班級的“圖書銀行”,開展“圖書漂流”活動;寒、暑假,學校將圖書館“愛的書庫”里的圖書分發(fā)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假期進行閱讀,讓書籍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分層推進見實效
在全面推進閱讀中,有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有年級層面的分層推進,有班級層面的特色閱讀。
學校層面:開展“晨誦、午讀、暮省”活動,舉辦“小書迷讀書節(jié)”活動(已成功舉辦14屆),老師成立“立品書社”,家委會組建“紅五星志工團書香部”,開發(fā)班級閱讀課程,使學校閱讀工作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
年級層面:每月共讀一本書,每周一詩,每周一節(jié)閱讀分享課、一節(jié)群文閱讀課。
班級層面:結(jié)合“紅色完美教室”的班級精神、奮斗目標等,做班級閱讀課程。如歐雪梅老師帶領一年級(六)班孩子進行“與四季同行古詩詞誦讀”小課程,楊菲老師帶領一年級(五)班孩子“走進大自然”寫繪課,何慧老師帶領二年級(三)班孩子進行“一片葉子”小課程,尚媛老師帶領五年級(五)班孩子進行“穿越之旅”,梅琳老師帶領五年級(六)班孩子開展“三國之旅”;根據(jù)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開展特色閱讀活動,如利用APP開展誦讀紅色歌謠活動,利用教材及課外資料開展“課本劇”表演活動、拍攝微電影活動,利用繪本開展寫繪活動,利用“班級書香部”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利用讀書節(jié)開展“經(jīng)典吟誦”“紅軍城小導游”“好書推薦”“最美讀書卡”等活動。
在活動內(nèi)容及形式上,一方面從學校、年級層面,強調(diào)保障閱讀時間,榜樣引領,家長助力,用活動吸引師生共讀,全員開展主題閱讀;一方面從班級層面強調(diào)班級閱讀課程建設,個性化自由閱讀等個體差異,提倡廣泛閱讀,將閱讀與生活運用結(jié)合,將閱讀與思維訓練結(jié)合。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教師、學生、家長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長。
聆聽窗外聲音新舉措
博識雅行,研學天下。在縣委縣政府的統(tǒng)籌安排下,學校所屬東河鎮(zhèn)將建設為紅軍小鎮(zhèn),學校將成為紅軍小鎮(zhèn)獨具特色的一部分。師生們多方努力,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雙向發(fā)展,落實“一城一校一精神”校園文化建設。
東河小學一直重視讓師生“聆聽窗外聲音”,與山東文登小學結(jié)成友好學校,每年互派學生進行研學交流。寒、暑假,開啟延安紅色尋根研學、井岡山勵志研學等系列活動。“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研學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認識社會,豐富了孩子的學習生活,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校還組織學生開展“紅軍城文明小天使志愿者”“我是紅城小導游”等活動。學生自帶清潔工具,走出校門,清理垃圾,擦洗門窗,清除小廣告,把紅軍城的大街小巷打掃得干干凈凈;重陽節(jié)到敬老院開展送溫暖活動,為老人表演節(jié)目、贈送禮物、打掃衛(wèi)生。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宣揚感恩、敬老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聆聽窗外聲音,不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團隊精神,還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們展現(xiàn)出積極向上、文明有序、互幫互助、永不放棄、勇于探索的精神風貌和優(yōu)良品質(zhì)。
締造完美教室新理念
劉瑞龍紅軍小學全體師生銘記紅色歷史,滿懷壯志豪情,以締造“紅色完美教室”為抓手,落實各級領導部門提出的方針政策,在新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東河小學以“紅色星空、紅色足跡、紅色文化”為班級文化建設脈絡,提出“一城一校一精神”整體思路,把紅軍精神班級化、系列化、課程化。國家級課題《利用紅色文化進行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模式》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中,讓孩子們真正領悟紅軍精神,成為新時代合格接班人。學校將原有的管理方式、學習方式和新教育相結(jié)合,讓老師聆聽新教育專家講座,思考班級文化,編輯班級文化指導手冊,每個班都根據(jù)自己設定的文化目標,構(gòu)筑自己的班級文化內(nèi)涵。老師和學生在締造完美教室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建設完美紅色教室,旨在將“智勇堅定 排難創(chuàng)新 團結(jié)奮斗 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注入師生心田,讓紅軍精神成為師生精神世界的核心力量;讓紅軍精神形成辦學品牌,引領學校發(fā)展;讓紅軍精神細化為系列課程,促進師生共同成長;讓紅軍精神落實為行為習慣,師生形成良好品行;讓紅軍精神在新時代引領廣大師生為偉大民族復興事業(yè)做出貢獻。
構(gòu)筑理想課堂新模式
學校初步形成“一網(wǎng)三研六課”的格局(新教育網(wǎng),集體備課研究、組內(nèi)學科研究、全體教育研究,六種上課方式),用科學規(guī)范的方法促進課堂教學的進步。老師們以踏實鉆研的態(tài)度認真學習新教育理念,跟隨專家們的指引,讓心中的教育理想種子破土、成長、開花。
見面課、達標課、指導課、匯報課、隨堂課、研討課,豐富多樣的磨課形式,讓理想課堂根植于教學一線,讓好課堂的理念深入人心。
所有學科,讓“六度”課堂落地。無論是教研課還是隨堂課,上課老師都圍繞“六度”進行反思,聽課老師都從“六度”的角度觀課:課堂上,學生有探究的時間,交流的空間,展示的平臺……“六度”課堂關(guān)注學生個人探究的有效性,小組合作的實效性,老師點撥的針對性。
以賽促研,以研促教。在研討中,老師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六度”之根本,是明確自己所教學科所教學段的“度”,即對教材的理解度。“六度”課堂實踐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空間,讓學生在知識的殿堂快樂自由地奔跑起來。我的學生處于怎樣的參與狀態(tài)?學生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自由?我在延展上做了什么,效果怎樣?我引導學生練了什么,效果如何?我為什么要整合,如何整合?諸如這些問題,課前要有清晰的認識,課上要適度地調(diào)控,課后要及時地反思。在課堂上,盡可能去做一些讓學生能夠終身受益的事,為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添加美麗的色彩。
新教育十大行動歸根結(jié)底就是做真教育,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東河小學的老師們在新教育的引領下,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構(gòu)筑理想課堂的研討實踐中,將學生放到整個教學的中央,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百年老校不負歲月,繼續(xù)培育出一代代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接班人。
(作者單位:四川省旺蒼縣東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