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洪崗
秋冬來臨,最近身邊咳嗽的孩子陡然增多,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咳嗽擔心焦慮,盲目給孩子吃藥。
面對這來勢洶洶的咳嗽,到底該如何應對呢?
大家可能都有這種經(jīng)驗,喝水時不小心嗆到了,然后忍不住咳嗽,這是因為水進入了呼吸道,呼吸道受到刺激,通過神經(jīng)把信號傳給大腦,大腦分析后做出反饋,指令身體做出咳嗽的動作,在咳嗽動作下,呼吸道里產(chǎn)生強大的氣流,把嗆進去的水沖出去。
如果沒有咳嗽,這些水可能就停留在氣管里出不來,甚至跟著吸氣的動作流進肺部,通過咳嗽,把不該進入氣道的水排出來了,保證了呼吸道的通暢,避免了氣道堵塞、繼發(fā)感染等風險。
除了嗆水、氣管異物這樣的機械性刺激,引起咳嗽的還包括化學性和炎癥性刺激,化學性刺激如吸入煙霧等刺激性氣體,炎癥性刺激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微生物的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還有哮喘這樣由過敏和感染等因素共同導致的慢性炎癥,炎癥刺激也是最常見的咳嗽原因。
孩子偶爾咳嗽幾聲,可能是呼吸道對空氣的變化有點反應,不一定有什么問題,再加上兒童期感冒,這樣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很常見,感冒好了咳嗽也慢慢就好了。
病毒感染也是孩子咳嗽的主要原因,孩子咳嗽,大部分不用緊張。
呼吸道感染了,呼吸道的分泌物、壞死脫落組織增多了,形成痰液,通過咳嗽可以把痰液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恢復,所以咳嗽對呼吸道是有保護作用的。
此外,咳嗽也是反映呼吸系統(tǒng)狀況的一個信號,孩子不??人?,提示呼吸系統(tǒng)可能有狀況,所以咳嗽可能是生病的信號,但咳嗽本身并不一定是壞事。
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那通過抗生素治療,咳嗽也可能就慢慢好了。
如果是過敏引起的哮喘,那可能就需要用激素去抑制過敏反應才能緩解咳嗽。
去除引起咳嗽的病因是治療咳嗽的關鍵。
找到病因并去除,咳嗽自然也會好,但醫(yī)學還沒有發(fā)達到能隨心所欲控制所有疾病的程度,有些咳嗽我們還很難確定原因,有些知道了病因,但沒有好的針對性治療方法,比如呼吸道病毒感染,那就只能對癥治療了。
咳嗽對人體有保護作用,止咳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保護機制,所以,如果孩子能咳出痰的話,要鼓勵孩子咳嗽,以免痰液堵在呼吸道里。
但咳嗽太頻繁也確實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困擾,尤其是晚上影響睡眠,對于喉嚨干癢誘發(fā)的干咳,咳不出什么東西只會讓孩子難受。
遺憾的是,根據(jù)目前的研究,成人常用的止咳藥如右美沙芬、可待因治療兒童的效果很有限,而且可能產(chǎn)生很多副作用,比如成癮、呼吸抑制等,嚴重的甚至致死。
所以建議4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非處方的咳嗽和感冒藥,18歲以下兒童禁用可待因治療感冒咳嗽。
但我們也可能聽過這句廣告詞:孩子咳嗽,就怕咳出肺炎!
這句廣告詞是如此深入人心,很多家長聽到孩子咳嗽,馬上就給孩子吃藥。
而事實上,咳嗽會咳出肺炎的邏輯就和發(fā)燒會燒壞腦子差不多,把因果關系搞錯了。
腦膜炎的孩子可能會發(fā)燒,但發(fā)燒不會引起腦膜炎,肺炎可能引起咳嗽,但咳嗽不會咳出肺炎。
很多家長說孩子就是咳嗽幾天之后就肺炎了,那是因為孩子咳嗽的時候已經(jīng)有肺部感染了。
而且支原體肺炎的孩子可能就只有咳嗽的癥狀,咳嗽可能是肺炎的早期表現(xiàn),而不是咳嗽咳出了肺炎。
因為這些錯誤的宣傳,大家對咳嗽好像有了很大的誤解。
不能用止咳藥不等于不需要治療。
當孩子咳嗽的時候,我們同樣要注意孩子的一般狀況,同時減輕頻繁咳嗽給孩子睡眠、生活上的影響。
如果覺得孩子精神不好,呼吸困難,有口唇發(fā)青等缺氧表現(xiàn),要盡早看醫(yī)生。
孩子越小,出現(xiàn)重癥肺炎、缺氧等風險越大,所以3個月以下的孩子咳嗽要早點看醫(yī)生。
咳黃、綠色痰不一定是細菌感染,但如果同時也有發(fā)燒等癥狀也要看醫(yī)生。
頻繁咳嗽持續(xù)時間較長或孩子咳嗽越來越厲害,那可能是因為細菌感染、過敏甚至氣管異物等原因,最好找醫(yī)生檢查一下。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變數(shù)也很大,很難一列舉。
哪些情況要看醫(yī)生,如果家長自己心里沒底,早點看醫(yī)生總不會有錯。
但大部分咳嗽沒那么嚴重,如果選擇在家護理,重點是減輕由于咽喉部干癢引起的千咳,比如喂口溫水濕潤一下喉嚨。
有研究認為對于夜間咳嗽,蜂蜜比止咳水效果更好。
1歲以上可以喝2-5ml蜂蜜,但1歲以內(nèi)孩子不能吃,以免肉毒中毒。
如果孩子滿了6歲,咳嗽嚴重影響睡覺、上學,醫(yī)生也同意使用止咳藥的話,選用一種含有右美沙芬的藥就可以。
大多數(shù)非處方止咳藥里都含有它,同時吃多種的話可能引起過量。
空氣千燥也可能加重咳嗽,家中可以嘗試開加濕器。
另外不要讓孩子接觸煙霧,主動和被動吸煙都可能加重咳嗽。
小建議
咳嗽可能提示孩子呼吸道有狀況,但咳嗽也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很多兒童咳嗽是病毒引起的,情況不嚴重,但要注意警惕孩子的一般狀況及伴隨癥狀。治療咳嗽的關鍵是針對病因治療,如果不是醫(yī)生的建議,不要給6歲以下孩子吃止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