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輝,李應文,鄒碧,何金明,李志安*
1. 韶關(guān)學院英東農(nóng)業(yè)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 韶關(guān) 512005;2.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 廣州 510650
近年來,由于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導致了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Sodango et al.,2018;Ojuederie et al.,2017)。重金屬可被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累積,通過食物鏈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毒害(Joseph,2009;Al-Farraj et al.,2013),因此,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方法較多,其中植物修復技術(shù)因其綠色、有效,成為最經(jīng)濟有效的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方法之一(Thijs et al.,2016;Sooksawat et al.,2013)。但因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大部分植物植株矮小、生長緩慢等原因造成植物修復效率低下,嚴重限制了此項技術(shù)的廣泛應用(于彩蓮,2011)。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參與植物生長發(fā)育及植物應對逆境脅迫等各個過程的調(diào)控,其在強化植物修復上具有極大潛力,葉面噴施一定濃度脫落酸(ABA)、生長素(IAA)、細胞分裂素(6-BA)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可通過提高東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的生物量來增加其地上部對Cd的累積(何冰等,2014);Tassi et al.(2008)研究表明,外施 6-BA類激素可提高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生物量和重金屬累積量。那么,DA-6作為一種高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具有促進植株干物質(zhì)積累及增強作物抗性的作用(王迪軒等,2018),且有研究表明,一定濃度的 DA-6能提高黑麥草(Lolium perenne L.)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促進黑麥草對Cd的富集(王雷等,2016);龍葵(Solanum nigrum L.)葉面噴施 DA-6,能使 100 mg·kg-1Cd污染土壤中龍葵生物量增加,并提高龍葵對Cd的修復效率(于彩蓮,2011)。Cd和Zn是土壤中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屬污染物,且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多為伴生的或復合的(王慧等,2008)。籽粒莧(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是一種生長迅速、適應性強的莧科(Amaranthaceae)植物,對 Cd、Zn有很強的富集能力,具有作為 Cd、Zn污染土壤修復植物的潛力(李凝玉等,2008;陳紅琳等,2007)。目前,利用DA-6來強化籽粒莧累積Cd、Zn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本實驗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DA-6對Cd、Zn復合污染土壤中籽粒莧植株生長及Cd、Zn累積的影響,以期為利用DA-6強化植物累積Cd、Zn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以籽粒莧(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L. cv.‘K104’)為實驗材料。供試土壤為華南植物園試驗田菜園土,于2012年采集表土層(0—20 cm),陰干,粉碎,并過2 mm篩孔,然后人工添加CdSO4至約5 mg·kg-1Cd水平,添加ZnCl2至約300 mg·kg-1Zn水平。本試驗于2016年進行。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狀見表1。
將供試土壤裝入內(nèi)徑為26 cm,深21 cm的PVC盆內(nèi),每盆5 kg。將籽粒莧種子均勻撒播于盆內(nèi),蓋細土,待幼苗長至5 cm左右時,定苗,每盆留2株長勢相當?shù)闹仓辍W蚜G{播種后46 d(籽粒莧開花前期)進行第 1次葉面噴施 DA-6,其濃度分別為5、10、15 mg·L-1,以噴施相同體積的清水為對照(CK),噴施時以水珠均勻分布于葉面而不成水流流下為準。連續(xù)噴施2次,2次間隔時間為7 d。每個處理3次重復。試驗期間,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90%。籽粒莧生長60 d后開始取樣測定各項指標。
各處理籽粒莧株高測定完成后,收獲植物,先將其根、莖、葉分開,分別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后置于 60 ℃烘箱中烘至恒質(zhì)量后稱質(zhì)量。將籽粒莧根、莖、葉烘干樣品粉碎,并過100目篩孔,保存于干燥器中待測。植物樣品用HNO3-HClO4(體積比4?1)濕法消解后定容,用于測定植物體內(nèi)Cd、Zn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Hitachi Z-5300)。植物標準物質(zhì)為菠菜標準物(GBW10015)。
收獲籽粒莧植株時,分別收集根系分布層土壤和根際土,室內(nèi)陰干,粉碎,過2 mm篩孔,用pH計(Mettler ToledoFE20)測定pH。土壤過100目篩孔,用 0.01 mol·L-1CaCl2浸提法(Foucault et al.,2013)測定有效態(tài)Cd、Zn含量,設置空白對照,3次重復。土壤標準物質(zhì)為土壤成分分析標準物質(zhì)(GBW (E) 070011)。
Cd或Zn富集系數(shù)(Enrichment Factor,EF)=植物各器官Cd或Zn含量/土壤中Cd或Zn含量(Liu et al.,2009)。
根-莖Cd或Zn運轉(zhuǎn)系數(shù)(Transfer Factor,TF)=莖Cd或Zn含量/根Cd或Zn含量;莖-葉Cd或Zn運轉(zhuǎn)系數(shù)=葉Cd或Zn含量/莖Cd或Zn含量(陳亞慧等,2014)。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 SPSS軟件包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平均數(shù)的顯著檢驗。
表2可以看出,DA-6處理對籽粒莧株高和生物量有一定影響。DA-6處理后,籽粒莧株高由高到低的順序為 10 mg·L-1>5 mg·L-1>CK>15 mg·L-1,其中僅15 mg·L-1處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P>0.05)。籽粒莧葉、莖、根干質(zhì)量均以10 mg·L-1處理最高,10 mg·L-1處理葉干質(zhì)量顯著高于其它處理(P<0.05),而其他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10 mg·L-1處理莖干質(zhì)量和全株干質(zhì)量分別比15 mg·L-1處理和對照提高131%和116%、71%和100%,但15 mg·L-1處理和對照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處理根干質(zhì)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偟膩碚f,10 mg·L-1DA-6處理對籽粒莧株高和生物量的促進效果最為顯著。
表1 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狀Table1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oil
表2 DA-6處理對籽粒莧生長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DA-6 on the growth of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表3可以看出,DA-6處理對籽粒莧根系分布層土壤和根際土pH無顯著影響。DA-6處理對籽粒莧根系分布層土壤有效態(tài)Cd含量無顯著影響,但對根系分布層土壤有效態(tài)Zn含量有一定影響,10 mg·L-1處理顯著高于5 mg·L-1處理(P<0.05),但兩者與對照差異均不顯著(P>0.05)。DA-6處理能顯著提高籽粒莧根際土有效態(tài)Cd、Zn含量,但不同濃度DA-6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偟膩碚f,DA-6處理能顯著提高籽粒莧根際土有效態(tài)Cd、Zn含量。
表4可以看出,DA-6處理僅對籽粒莧葉、莖中Cd含量有顯著影響。隨DA-6處理濃度增加,籽粒莧葉、莖、根中Cd含量呈增加趨勢,并均以15 mg·L-1處理Cd含量最高,但葉中Cd含量表現(xiàn)為 15 mg·L-1處理顯著高于 5 mg·L-1處理和對照(P<0.05),莖中Cd含量表現(xiàn)為15 mg·L-1處理顯著高于其它處理(P<0.05),而各處理根中 Cd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各處理籽粒莧葉、莖、根中Zn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
Cd或Zn累積量大小是由重量和該部位的Cd或Zn濃度所決定,可作為評價植物修復效果的指標。籽粒莧各部位Cd或Zn累積量=相應部位Cd或Zn濃度×相應器官的重量。各處理籽粒莧從土壤中富集的Cd或Zn越多,修復效率越高(陳紅琳等,2007)。
表5可以看出,DA-6處理對籽粒莧葉、莖中Cd和Zn累積量有顯著影響。籽粒莧葉、莖、根中Cd和Zn累積量均以10 mg·L-1處理最高,但僅葉、莖中10 mg·L-1處理Cd和Zn累積量顯著高于對照(P<0.05),葉、莖中Cd累積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212.82%和 66.92%,葉、莖中 Zn累積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153.17%和30.19%;DA-6處理對籽粒莧根中 Cd、Zn累積量無顯著影響(P>0.05)??偟膩碚f,10 mg·L-1DA-6處理顯著強化了籽粒莧葉、莖對Cd、Zn的累積量。
表6可以看出,各處理籽粒莧葉、莖、根的Cd富集系數(shù)及 Cd根-莖運轉(zhuǎn)系數(shù)和莖-葉運轉(zhuǎn)系數(shù)無顯著差異(P>0.05);籽粒莧葉的 Zn富集系數(shù)為對照顯著高于 5 mg·L-1處理和 10 mg·L-1處理(P<0.05),但與 15 mg·L-1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籽粒莧莖、根的Zn富集系數(shù)及Zn根-莖運轉(zhuǎn)系數(shù)和莖-葉運轉(zhuǎn)系數(shù)無顯著差異(P>0.05)。
DA-6作為一種高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具有促進植株干物質(zhì)積累及增強作物抗性的作用(王迪軒,2018)。研究表明,小白菜葉面噴施DA-6后,能顯著增加株高(徐偉松等,2014),草莓葉面噴施 20 mg·L-1和 30 mg·L-1DA-6 可顯著增加草莓地上部和根系干質(zhì)量(苗鵬飛等,2007),這與本實驗籽粒莧葉面噴施10 mg·L-1DA-6可顯著增加籽粒莧株高和地上部干質(zhì)量的結(jié)果一致,說明適宜濃度的DA-6處理能顯著促進籽粒莧地上部生長,但本研究表明,DA-6處理對籽粒莧根干質(zhì)量無顯著影響,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苗鵬飛等,2007)存在差異,這是否由于DA-6處理濃度和處理時間不同所導致,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討。
表3 DA-6處理對籽粒莧根區(qū)土壤pH及有效態(tài)Cd、Zn質(zhì)量分數(shù)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DA-6 on pH and contents of available Cd, Zn of soil in root zone of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表4 DA-6處理對籽粒莧葉、莖、根中Cd、Zn質(zhì)量分數(shù)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DA-6 on Cd, Zn contents in leaves, stem, root of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表5 DA-6處理對籽粒莧Cd、Zn累積量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DA-6 on accumulation amount of Cd, Zn in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表6 DA-6處理對籽粒莧富集、運轉(zhuǎn)Cd、Zn能力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DA-6 on EF and TF of Cd, Zn in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根際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動影響的靠近植物根系的微域土區(qū),其在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性質(zhì)上均不同于土體(吳林坤等,2014)。植物通過產(chǎn)生和釋放根系分泌物來抵御生物或非生物脅迫。在金屬污染物脅迫下,某些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通過螯合、絡合、沉淀等作用將金屬污染物滯留在根外,降低土壤中金屬的有效性,減少植物對有害金屬的吸收(常學秀等,2000),如在 Al脅迫下,植物根系可分泌大量的檸檬酸、蘋果酸等來螯合游離的Aln+,從而降低 Al對植物根系毒害(Neumann,2007)。還有一些實驗表明,根系分泌物對重金屬脅迫下的調(diào)節(jié)機理之一是改變根際pH對重金屬有效性的影響,根系分泌的H+和有機酸可使根際pH降低,使一些有毒重金屬活化(常二華等,2006)。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5—15 mg·L-1DA-6處理下,根際土壤pH并未發(fā)生顯著變化,但顯著提高了根際土有效態(tài)Cd、Zn含量,這說明葉面噴施DA-6后,籽粒莧根系分泌的 H+和有機酸并未顯著增加進而顯著降低根際土pH,籽粒莧根際土有效態(tài)Cd、Zn含量的顯著提高是否與DA-6存在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還需進一步研究。本實驗研究表明,15 mg·L-1DA-6處理能顯著提高籽粒莧葉和莖中 Cd含量,而 10 mg·L-1DA-6處理能顯著提高籽粒莧葉和莖對Cd和Zn的累積量,這與DA-6能顯著提高龍葵植株地上部Cd含量和Cd累積量的結(jié)果一致(于彩蓮,2011)。
DA-6處理龍葵后,苗期地上部分的Cd富集系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而成熟期地上部分的Cd富集系數(shù)與對照無顯著差異(于彩蓮,2011)。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各處理籽粒莧葉、莖、根的Cd富集系數(shù)無顯著差異,這可能與本實驗中DA-6處理籽粒莧時處于開花前期即成熟期有關(guān);5 mg·L-1和 10 mg·L-1DA-6處理下籽粒莧葉的Zn富集系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或與對照差異不顯著,說明一定濃度的DA-6處理可能會抑制籽粒莧葉對 Zn的富集,其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籽粒莧開花前期葉面噴施DA-6,10 mg·L-1處理能顯著促進籽粒莧植株生長和生物量累積,并強化籽粒莧地上部(莖、葉)對Cd、Zn的累積量,但DA-6處理對籽粒莧富集Cd、Zn及其在根-莖和莖-葉的轉(zhuǎn)移并無顯著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