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翔茗
(湖南農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助老器械在老人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替代看護人員的角色,老人的生活自理程度可通過使用助老器械來改變。在對養(yǎng)老結構中老人的抽樣調查中顯示,36.71%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良好,不需要依賴他人;40.82%的老年人有輕度功能障礙,日常生活基本自理;22.47%的老年人有重度以上功能障礙,日常生活需要得到照護[1]。因此,大部分老人的生活存在輕度自理障礙,需要借助看護人員或一些助老器械的幫助來正常生活,此類助老器械實現的目標動作一般較為簡單。少數老人生活自理程度較低,許多日?;顒佣夹枰醋o人員的參與,對助老器械的功能要求較高。
目前大多數養(yǎng)老機構中的看護人員均少于居住老人,除有嚴重自理能力障礙的老人外,其它老人更多時間是依靠自身完成日?;顒?。在此基礎上,輕度自理障礙老人會對各類助老器械依賴性較強,同時助老器械也可幫助老人進行康復訓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輕度或中度自理障礙的老人對助老器械的使用會更加重視,他們將是助老器械的主要使用者。
老人的經濟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助老器械的選擇,經濟良好的老人傾向于多功能、材質優(yōu)良的助老器械,經濟拮據的老人更側重于經濟實用,功能簡單的類型,收入更低的老人可能不會考慮助老器械。因此,老人經濟狀況分布的研究,對購買助老器械的類型及價格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因為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老年人的比重增加,老年人的消費總量將會增加。在養(yǎng)老機和退離休金的保障下,老年群體大多沒有出現入不敷出狀態(tài),老年群體普遍存在結余,收支壓力在承受范圍內,老年消費市場還存在較大的挖掘空間[2]。在去除必要的生存消費后,老人仍有一部分消費能力,消費潛力的開發(fā),意味著助老器械的市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還會進一步擴大。
在樣本調查中,居家樣本和養(yǎng)老機構樣本都有 30%以上的貧困群體(收入360元以下)。而中等收入在1000~1999元之間的老人群體則占據了近35%。而二者中間有一低層,即360~999元的中下階層,不足10%,再加上10%左右的中上階層和不足10%的富裕階層,就使整個群體收入狀態(tài)呈現一個“葫蘆”型[3]?!昂J”型的出現是因為社會服務及扶貧政策的福利,使得中等經濟收入的老人占據了最大比重。
老人主要的消費項目近乎在醫(yī)療方面及生活用品上,將改善生活作為消費首選,因此收入在中等及以上的老人群體,在收支壓力承受范圍內會購買助老器械。收入較低的老人,在助老器械上的花費有限,分配在飲食和醫(yī)療上的會更多。因此,未來助老器械的消費人群將主要是中等收入的老人群體。
基于老人的消費心理高成熟度和穩(wěn)定度,他們會更看重性價比,以實際應用為主,強調舒適可靠[4]。老人會更愿意購買實際功能可靠的產品,對于操作復雜,過于追求多功能的產品并不看重,反而會降低老人對此類產品的評價。功能的繁多只會拉高助老產品的價格,而中下階層的老人會首先考慮價格。伴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和養(yǎng)老制度的完善,中等收入的老人數量將會增加,低價位的助老器械將更容易獲得市場。
隨著科技發(fā)展,助老器械的科技化將使助老器械的工作目標更加容易實現,在成本小幅度提升的基礎上,增加更多適應性功能。
當更多技術平民化,普適性技術得到應用,助老器械必然出現2種極端產品。第一種是機械機構得到較大的改變,在功能強大、操作便利的基礎上,效率轉化更高,使用過程更加便捷,設計更加直接的精簡型助老器械。第二種是基于普通助老器械,開發(fā)更多功能,一體多用,結合不同設計目的多功能型助老產品。2種助老器械都會有各自的市場和適用人群,技術的推廣帶動助老器械的更新換代,隨之提高的是助老器械的成本和各個階層的消費能力,在渡過技術迸發(fā)的時間段,科技型助老器械的平均價位將逐漸適應老人的購買力。
從老人的購買心理分析,老年人對智慧城市的適應能力較差,但其獵奇心理與追求個性刺激的消費心理依然存在。老年人也不甘于被時代所淘汰,他們對信息消費也表現出好奇并產生強烈的興趣[5]??萍籍a品是信息消費所展示的部分之一,老人對新型助老器械會有足夠的嘗試意愿??萍夹椭掀餍祵饾u打開市場并迅速替代老舊的產品。
助老器械在國家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將迎來蓬勃的發(fā)展。無論是從第九屆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主題看,還是從改變側重點的社會服務看,未來幾年助老器械的專利申請數量將呈爆發(fā)式增長,越來越多的助老產品將進入市場。助老器械應利用人機工程學,從安全性設計和人性化設計2個方面研究設計思路,有利于產品后期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6]。子女為老人購買助老產品更看重實用性和舒適性,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產品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老人較好的使用體驗有利于后期功能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