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題前言
文旅融合是新時期深化文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進高品質旅游供給、推進文旅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文旅融合的切入點、融合模式、發(fā)展路徑等眾多問題亟待解決,引起學界廣泛關注和討論。當前文旅融合研究內容涉及基礎理論、文旅融合業(yè)態(tài)模式、文旅機構參與模式及融合路徑等領域,研究方式以理論探討、實踐調研、案例分析為主,較少基于數據分析展開研究。大數據環(huán)境下,對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關的多源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有可能尋找到新的文旅融合切入點,識別和發(fā)現多樣化文旅融合模式和路徑,亦能豐富文旅融合領域的研究方法。據此,本專題以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信息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關注區(qū)域文旅融合的不同維度,形成了兩組6篇論文。
第一組聚焦區(qū)域特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研究,旨在促進文化為旅游賦能,包含3篇論文,分別對應上海極具代表性的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俄灱t色華章:文旅融合對上海紅色文化品牌的提升》對上海紅色文化傳播文本和紅色旅游體驗文本進行對比分析,旨在評估上海紅色文旅融合的內容、數量、質量、價值,提出紅色文化品牌的提升策略?!兑捊霞佯偅憾嘣垂沤裎谋緮祿诤系臏巷嬍硤D譜構建》以方志史料、游客札記以及“下廚房”互聯網數據為語料,構建滬上飲食圖譜,體現上海飲食由江南水鄉(xiāng)到開埠兼容的變化?!妒昂E煞被ǎ阂詮垚哿嵛膶W為范例的主題性旅游路線設計》運用扎根方法和文本挖掘技術,分析張愛玲文學旅游吸引物類型和旅游者需求偏好,設計了張愛玲文學主題旅游線路,提供文旅融合模式的新型應用方案。
第二組聚焦文化旅游資源在空間維度、時間維度、感知維度上的融合,旨在探究區(qū)域文化景點發(fā)展路徑與對策,包含3篇論文?!段幕豁憳罚何穆萌诤媳尘跋碌纳虾N幕瘓鲳^協同發(fā)展》旨在挖掘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共享融合的組合方式與協同發(fā)展路徑,為區(qū)域文化場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合作聯動提供新思路。《愚園夢憶錄:從歷史文化街區(qū)到網紅旅游產品的融合路徑》關注歷史與當代兩個時間維度,通過上海愚園路歷史文化信息與網絡評論文本的對比,探究歷史文化街區(qū)到網紅旅游產品的文旅融合路徑?!度A亭初見記:文化記憶視角下的上海旅游形象感知》聚焦兩類游客的記憶關聯,分析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對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差異,提出上海旅游發(fā)展的對策。
新時期文旅融合研究剛剛拉開帷幕,部長“十四問”必將引領學界推出更多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的研究成果。本組專題在研究方法上的嘗試希望為數據分析視角下的文旅融合研究拋磚引玉,也希望關于上海文旅融合的探索能為中國各地區(qū)“詩和遠方”的融合進程提供些許經驗,未來的研究與實踐需學界同仁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