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芳
(海寧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 314400)
楸樹(學名:Catalpa bungei C.A. Mey.),屬紫葳科小喬木,主要分布于我國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甘肅、廣西等地,是我國重要的用材樹種之一。其木材紋理通直、花紋美觀,同時具有質(zhì)地堅韌致密、兼顧耐用、耐水、耐腐、耐蟲以及加工容易等特點,具有較高的加工優(yōu)勢,可用于多種高檔商品、特種產(chǎn)品的制作,有著極高的經(jīng)濟價值。此外,楸樹樹形優(yōu)美,莖皮、葉、種子可入藥,楸葉可食用亦可作為優(yōu)質(zhì)飼料,還有著良好的園林、醫(yī)用、食用、飼用等方面的價值。
楸樹為落葉小喬木,高約8~12m,樹干通直,樹皮呈灰色或黑褐色,有淺縱裂,小枝光滑,樹冠緊湊呈倒卵形、分枝角度較小。葉對生或三葉輪生,葉面長6~15cm,寬8cm,葉面為深綠色,葉背無毛,呈三角狀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長漸尖;葉基部呈截形,闊楔形或心形,可見1~2 牙齒;葉柄長2~8cm。楸樹頂生傘房狀總狀花序,有花3~12 朵。花冠呈淡紅色,內(nèi)有2 黃色條紋以及紫色斑點,花期4-5 月。果實呈線形,長約25~45cm,寬6cm,種子為狹長橢圓形,長1cm,寬2cm,果期9-10 月。
楸樹喜光、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但不耐寒、旱、澇,因此不適宜在低洼或低下水位過高的地區(qū)種植;可生長與深厚、濕潤、肥沃、疏松的中性土、微酸性土和鈣質(zhì)土中,在輕鹽堿地中也可正常生長;對于煙塵以及多種有害氣體有著較高的抗性。
浙江海寧市黃灣鎮(zhèn)(尖山新區(qū))位于浙江省北部,東距上海100km,西離杭州60km,地形似半島,有突入江海18km 的岸線,地貌以平原和低山為主。鎮(zhèn)內(nèi)屬于平原水網(wǎng)地帶,河網(wǎng)縱橫密集,有黃山港、六平申、新塘河、群樂港、六十里塘河等主要河流流經(jīng),上河水位平均4.2m,最高5.3m,運河水位平均2.8m,最高4.7m,并有水域面積達1000 畝以上的尖山湖。黃灣鎮(zhèn)常年平均氣溫16.1℃,平均年降雨量997.7mm,全年日照2010.2h;氣候四季分明、光溫同步,雨熱同季,光溫、水配合較好;暖季受熱帶海洋氣團調(diào)節(jié),以東、東南風為主,氣候濕潤,降水較豐;冷季受副極地大陸氣團控制,以北、西北風為主,氣候干寒,降水偏少。黃灣鎮(zhèn)有著較好的農(nóng)業(yè)氣候條件,冬夏較長,春秋較短、無霜期較長(平均年無霜期231d),山丘坡地等地形的南側(cè)防寒、保暖效果良好,適合多種經(jīng)濟作物的生長。黃灣境內(nèi)主要為多壤質(zhì)土壤,常見的有紅土壤、水稻土、潮土三個土類,其中尖山新區(qū)由圍墾而成,土壤以鹽堿性粉砂土為主。
黃灣鎮(zhèn)(尖山新區(qū))于2016 年共引進500 株楸樹三年生樹苗,胸徑2~3cm,平均胸徑2.06cm,栽植密度6m×3m,共占地10畝。在楸樹栽植過程中針對當?shù)赝寥利}堿度較高的情況采取了相應(yīng)的速生種植技術(shù)。
3.2.1 苗木培育
楸樹的速生種植主要以嫁接作為主要的繁殖方式,其具體培育方式如下:①選擇具有較高楸樹親和力的小子梓樹作為砧木;②從優(yōu)良楸樹母株上采當年生的健壯枝條進行帶木質(zhì)部芽接法育苗;③嫁接方法以嵌芽接為主,也可使用劈接法;④嫁接時間選擇清明前后的晴朗天氣;⑤嫁接完成后要及時進行抹芽,并做好后期苗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3.2.2 合理栽植
結(jié)合楸樹的生長習性,楸樹造林應(yīng)當選擇光照充足、土壤深厚肥沃、排水性好的地區(qū),輕鹽堿地亦可進行楸樹的栽植。在栽植前要對造林地進行翻耕整地,翻耕深度以35~45cm 為宜。整地完成后根據(jù)苗木大小挖掘栽植穴,一般以60cm×60cm×60cm 規(guī)格為宜,挖掘栽植穴時要注意分別堆放表土與心土。楸樹栽植一般選擇春、秋兩季,春栽為2 月下旬-4 月中旬,秋栽為11 月底-12 月上旬。
楸樹苗木胸徑>10cm 選擇帶土栽植,<10cm 可進行裸根栽植。栽植時需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操作進行,保持株行距為2m×3m,每公頃種植1667 株為宜。春栽后應(yīng)立即澆水并在第一周內(nèi)連續(xù)澆水3 次,5-6 月進行2 次澆水;秋栽則僅在第一周澆2次水,第二年3 月進行1 次澆水。
3.2.3 撫育管理
楸樹苗木發(fā)芽后進行正常撫育管理,每年3 月中旬、5 月上旬、11 月上旬分別澆1 次水。秋季澆水同時進行施肥,肥料以農(nóng)家肥、土家肥或餅肥為主,施加量以每公頃45~75kg 為宜;春季澆水時施肥以復合肥、氮肥為主,施加量為每株0.25~0.5kg。
栽植3-5 年后要在冬季進行適當?shù)男藜糁l,保持樹冠:樹高為2:3,將下垂枝、過密枝、干枯枝以及病蟲枝減除。定期對林分中的長勢較弱、存在病蟲害等樹木進行間伐。
3.2.4 病蟲害防治
楸樹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楸螟和根結(jié)線蟲。其中楸螟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做好苗木篩選、剪除病枝、使用黑光燈誘殺、使用3%苯氧威1000 倍液或40%氧化樂果+5%高效氯氰菊酯1000 倍液殺死幼蟲以及營造混交林。根結(jié)線蟲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強苗木檢疫、選擇禾本植物為前茬作物的土地作為苗圃、與禾本植物間作套種、春秋季節(jié)使用二溴氯丙烷200~300 倍液澆地熏殺害蟲。
經(jīng)過三年培育,種植的500 株楸樹中共有451 株成活,成活率為90.2%,胸徑8~11cm,平均胸徑9.53cm,平均每年生長2.7~3.0cm,長勢良好,土地鹽堿度并未對楸樹生長造成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楸樹有著較高的材用價值,是重要的經(jīng)濟、園林作物之一。在楸樹的種植上要通過采取科學的種植技術(shù),提高楸樹的種植效率和質(zhì)量。根據(jù)海寧市楸樹種植的相關(guān)實踐和研究顯示,其在鹽堿地中有著較好的生長表現(xiàn),束生效果較好,可以進行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