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春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748100)
破傷風又稱鎖口風、強直癥。由于病菌經(jīng)傷口侵入機體,引起患畜肌肉強直、牙關(guān)緊閉。本病主要發(fā)生于羔羊,綿羊比山羊多見。羊肉作為高端肉制品,一直以來受廣大消費者親睞,肉羊養(yǎng)殖也成為畜牧業(yè)一大重要支柱,本文就以常見的羊破傷風為例,對該病的中西醫(yī)療法做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多由于破傷如釘傷、刺傷及去勢、斷尾、去角、斷臍、助產(chǎn)等消毒不嚴,創(chuàng)口不潔而感受風邪疫毒,侵入肌腠,內(nèi)傳臟腑,走竄經(jīng)絡,使筋失濡養(yǎng)而出現(xiàn)強直、枸急,牙關(guān)緊閉等癥候?,F(xiàn)代獸醫(yī)學證實,本病是由破傷風梭菌感染所引起。
發(fā)病初期癥狀不明顯,僅能見到步行不自然,常表現(xiàn)臥下后不能起立,或站立時不能自由臥下,精神呆滯。隨病勢發(fā)展,兩耳豎立,瞬膜外露,四肢強直,運步困難,頭頸伸直,間有角弓反張,肋骨突出,腹部蜷縮,背部僵硬。由于咬肌的強直痙攣,牙關(guān)緊閉,口流粘涎,飲食困難。癥狀輕微時,脈搏和體溫變化不大。嚴重時,有時體溫增高,脈搏細而快,有急性腹瀉和臌氣,最后多因窒息而死亡。
3.1 烏蛇散:烏蛇 9g、全蝎 9g、天麻 9g、天南星9g、當歸 15g、川芎 9g、羌活 9g、獨活 9g、防風 12g、荊芥9g、薄荷9g、蟬蛻 9g、僵蠶 9g。 水煎,分成3次灌服,8小時1次。
3.2 蟬蛻60g水煎,加黃酒60ml。每天1次灌服,連用3~5天。
3.3 取紅皮蒜1~2頭,剝皮搗碎,用白布包上擠出蒜汁,加25%硫酸鎂注射液10ml,分點肌肉注射。 1~2天注射 1次,輕者 1~2次,重者 3~4次治愈。并用雙氧水處理傷口。
3.4 蔓荊子5g、旋覆花 5g、天麻 5g、全蝎 5g、地龍5g、獨活 5g、蟬蛻 5g、沙參 5g、防風 5g、阿膠 5g、羌活 5g、車前子 5g、川芎 5g、升麻 3g、烏蛇 3g、甘草3g。水煎去渣,加入阿膠烊化,候溫加朱砂灌服。每天1劑。用本方結(jié)合西藥治療母羊產(chǎn)后破傷風,連用2天后關(guān)節(jié)可屈曲,扶起可站立行走,采食少許。后期,可改用蔓荊子6g、麻黃6g、阿膠6g、菊花 5g、黃芩 5g、防風 5g、白芷 5g、薄荷 5g、石膏 5g、羌活 5g、川芎 5g、細辛 5g、茯苓 5g,每天 1劑,連用2天,患羊可自由行走,飲食欲增加,1周后痊愈。
3.5 烏蛇菊花湯:烏蛇 20g、防風 15g、荊芥 10g、菊花10g、生黃芪10g。水煎服。
本方為治療羊破傷風基礎方。當風由肺傳于肝時(肢體僵直,兩耳直立,尾巴拖直,筋腱痙攣,瞬膜外露),加羌活20g、桂枝5g;當風由肝傳于脾時(四肢僵直,口緊難開,口涎多而不能飲食),加蒼術(shù) 10g、香附 10g、白芍 10g、干姜 6g、川樸 6g、草豆蔻6g、枳實6g、云苓 6g、陳皮6g;當風由脾傳于腎時(背腰僵硬如棍),加僵蠶10g、續(xù)斷10g;當風由腎傳于心時(頭頸部強直,心臟衰弱,舌色赤紫,脈行洪數(shù)),加薄荷 10g、白芷 10g;胎動不安者,減烏蛇、荊芥,加續(xù)斷 10g、砂仁 10g、阿膠10g、炒白術(shù) 10g、杭白芍 6g、黃芩 6g、川樸 6g、云苓 6g、陳皮 6g、生姜 6g。
3.6 蔓荊子、天南星、防風各8g,紅花、半夏各3~6g,全蝎 4g,當歸 3g,細辛 2g。 煎水去渣,加蜂蜜20g胃管送服,如配合靜注破傷風抗毒素和25%硫酸鎂溶液治療效果更佳。
羊破傷風的預防方面,主要就是做好精細化管理,一是確保圈舍干凈整潔,圈舍內(nèi)不得有鐵釘?shù)燃怃J東西,以免劃傷羊只致使感染;二是在去尾等環(huán)節(jié)要注意傷口的及時消毒;三是在季節(jié)性防疫時期要做好針頭等的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四是日常加強羊只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適量增加活動量,提高羊只體質(zhì)和免疫能力。
本病病初尚可治療,病的中、后期往往難以奏效。以上介紹的各種療法,僅供臨床驗證。此外,還可采用以下療法:①用3%雙氧水、1%高錳酸鉀沖洗創(chuàng)傷,并用5~10%碘酊消毒。②早期使用破傷風抗毒素,療效較好。首次用5萬單位,然后每隔3~5天注射2萬單位。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均可。③當體溫升高,有肺炎癥狀時,可用抗菌素和磺胺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