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頭目
很多小伙伴說你們那會兒是不是房價沒現(xiàn)在這么高?也不低,事實上一線城市的房價沒低過,從唐朝開始就非常貴。2006年之前倒是沒現(xiàn)在這么貴,不過也沒人買,等到大家注意到這玩意會升值,已經(jīng)貴得沒譜了。當然了,也有一些人確實是看明白了。那時候已經(jīng)有很多人出國溜達,知道國外的大城市房價貴的離譜,有人就下手了。
說了半天,還是沒說為啥要到大城市。就我個人理解,主要是下邊的這幾個原因。
有個常識性的東西很多人不知道,人生需要杠桿,運氣和國運就是那根杠桿。國運好理解,國運上升期很多人啥都沒干就跟著上來了。如果只靠個人能力,發(fā)財非常難。發(fā)財大部分時候要靠運氣,大城市運氣更多。
盡管我自己還沒發(fā)財,不過這些年親眼目睹了周圍很多神話的誕生,我自己也經(jīng)歷了幾件不錯的事,都是運氣占了最大的比例。
倒不是說人可以放松地等著天上掉餡餅,恰好相反,努力和進取是給我們“保底”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努力不一定有好結果,不努力連個差的結果都保不住。
但是如果想更進一步,就需要一些復雜的操作,比如需要有人拉你,或者不小心步入一個新興行業(yè)。世界這么大,任何東西都會有一部分人接觸到,如果爆發(fā)了,最早接觸到它的人也發(fā)了。
再或者人生需要一些加速通道,經(jīng)歷過這些年互聯(lián)網(wǎng)大潮的小伙伴都有感觸。本來不溫不火的一些人,后來不小心去了什么地方,正好瘋狂擴張,很快就從小兵升成了leader,然后升到了PM,正常情況下慢慢往上耗,可能需要四五年。
在長期看來,只要環(huán)境足夠多樣性,優(yōu)勢和劣勢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而且你的工作成果,很多時候是和社會認同相關的,這句話理解起來比較費勁,舉個例子大家體會下。
之前有幅畫被認為是莫奈的作品,被賣出了天價,大收藏家收藏,進了展覽館。后來很快被人鑒定出來說是弄錯了,應該是有人在莫奈那個時代的畫布上畫的,所以鑒定畫布的時候,專家們一致認為這幅畫是莫奈那個時代的,先入為主了。既然被證偽,這幅畫也就成了垃圾,沒人要了。
所以說,相同的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場景下賣價完全不一樣?,F(xiàn)在我們這些努力成果,可能換個環(huán)境,或者換個評價體系,就能賣出個完全不一樣的價錢。
而大城市,就提供這樣一種多元的交易環(huán)境,換工作,換環(huán)境都容易得多。你的價值才能從多個角度被評審,很可能會被評審出來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你在大城市接觸的人多,萬一碰上賞識你的人呢,或者碰上適合發(fā)揮你天賦的工作呢。在小地方可能這種機會就太少了,因為你接觸的人往往層級也不是太高,想拉你也拉不上去,而且小地方自帶天花板。
大城市里聚集的人越多,場景越多,發(fā)掘出來的機會也就越多。你擅長的一些奇怪東西,你可能自己都沒注意到那玩意的價值,如果待在小地方,可能這輩子也就糊弄過去了。
幾年前我認識一個房地產(chǎn)銷售,他其貌不揚,微胖,三十來歲,長了一張人畜無害的大圓臉,對房產(chǎn)相關的東西侃侃而談如數(shù)家珍,天生讓人有種信賴感,他一直都是他們那一片的銷售冠軍。他說來北京當房產(chǎn)中介之前一事無成,他們那地方也沒有房產(chǎn)中介。直到來了北京開始賣房,才知道自己天生是個賣房的,現(xiàn)在一個月賺的比他在老家十年賺的都多。
潛力挖掘不是簡單的躺床上就能搞定,需要日復一日的苦戰(zhàn)。小地方可能到點就下班了,偶爾一次十點多下班,看著地鐵上空無一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憐惜。但到了一線大城市,早上七點地鐵就上不去了,晚上十點依舊摩肩接踵。人人掙扎向上的氛圍里,每個人也就沒那么脆弱了,能夠承擔更大更復雜的工作,成長得也就加速了。進步本身就是對自己下黑手,如果沒有壓力,沒人能下決心傷害自己。
個人也一樣,感受到危機,感受到差距,才會積極地進行自我改造,改掉各種奇怪的毛病,戒掉自憐自艾。大城市整體是逼著你前進,稍微慢點都會受懲罰,這在小地方非常難以想象。
大城市自帶危機感和差距感,非常適合自虐,年輕的老爺們,適合去大城市接受一番洗禮,這樣接下來的后半生才能坦然面對生活的重擊。
其實“痛苦”這玩意很多時候是一種“預期”,經(jīng)歷了那些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閾值”大幅上升了。
此外一線的工資比其他城市高得多,如果把多出來的這部分花掉了,需要離開一線時你的青春年華就相當于變成了城市的燃料;如果你把錢攢下來,帶到了二線,那相當于一線給你提供了燃料。
整體而言,一線超大城市提供了一種“場”,在里邊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壓力激發(fā)潛能,成為你自己完全沒法想象的人。同時代價是持續(xù)的壓力、焦慮等等。
不過中國不是簡單的一個國家,可以理解成三個國家,北上深杭四個城市這一億多人基本跟發(fā)達國家差不多,那些二線省會也基本是準發(fā)達國家水平,剩下的算發(fā)展中國家。
如果你出身不咋地,還年紀輕輕,不敢出國還想去闖闖,去一線城市絕對是個好選擇。如果本來條件就還不錯,準備簡簡單單過日子,待在二三線也挺爽,沒必要去受那個罪。
中國前二十年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經(jīng)歷的人當時感受并不深??陀^上把上億人從農(nóng)村直接帶到了一線城市,這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沒經(jīng)歷過的。
我一直都是樂觀主義者,一直都堅信,中國還有二十年的上升期,國家層面的向上挪動一丁點,對于時代中的個人可能就是十幾年的奮斗縮短到了一年,這就是時代偉力。(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九邊,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