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紅
尚志烈士陵園位于尚志市新建路與北環(huán)街交叉口西南側,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
尚志原名珠河,是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領導的東北抗聯第三軍將士與日本侵略者浴血苦戰(zhàn)的根據地,抗聯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在這里譜寫了民族抗戰(zhàn)的光輝篇章。1946年,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為緬懷趙尚志、趙一曼等革命烈士,1965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尚志市始建主體紀念碑,1986年建成尚志烈士陵園并對外開放。
尚志烈士陵園整體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體紀念碑。主體紀念碑上刻有抗聯老戰(zhàn)士、時任黑龍江省省長陳雷題寫的“珠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碑高12米,碑體為花崗巖砌筑。北部辟為英烈紀念廣場,正面是趙尚志和趙一曼半身大理石塑像,碑身后有趙尚志、趙一曼及抗聯第三軍師級以上將領的烈士紀念碑11塊。
第二部分:抗日烈士趙尚志、趙一曼烈士紀念館。1984年6月,根據尚志縣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 “建立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的決議,尚志縣人民和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共同捐資建設紀念館。1988年5月,紀念館在烈士陵園內落成,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了“抗日烈士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館名。此后館內進行了三次陳列裝展。目前展陳完成于2016年,通過“珠河民眾抗戰(zhàn)”“創(chuàng)建紅色地盤”“傳奇將軍趙尚志”“巾幗英雄趙一曼”“抗聯精神薪火傳承”五個部分的裝飾布展,全方位展現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及哈東抗日根據地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謳歌了九一八事變之后以趙尚志和趙一曼為代表的民族英雄在珠河大地抗日救亡的英雄事跡。館內展出文物、圖片和資料1000余件,目前館藏國家級文物199件(其中在冊國家級文物88件),圖書、檔案、文獻、照片共4000余件,初步構成了一座史詩般的東北抗聯紅色歷史文庫。
第三部分:趙一曼墓冢。尚志市在趙一曼犧牲地修有趙一曼犧牲地陵園,1985年陳雷題詞“巾幗英雄”。作為尚志烈士陵園的附屬園,趙一曼犧牲地陵園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有趙一曼青銅騎馬塑像和衣冠冢。
自1999年以來,尚志烈士陵園堅持“突出主線、形神合一、相得益彰”的原則,利用圍墻、假山和隙地,修建了尚志書法藝術碑林。碑林由書法碑廊、地面碑林和藝術雕刻作品群組成,共有碑刻7000余方,是我國北方地區(qū)最大的抗聯文化和書法文化碑林。
尚志烈士陵園于1998年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評為全國百處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200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第五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國家關工委確定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每年約有兩萬人次游客前來參觀。
(圖片攝影/崔晶)
① 尚志碑林正門
② 尚志烈士陵園主體紀念碑——珠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
③ 主體紀念碑碑身后的趙尚志、趙一曼等英烈紀念碑
④ 尚志烈士陵園紀念館內趙一曼雕像
⑤ 尚志烈士陵園紀念館內趙尚志雕像
⑥ 尚志烈士陵園紀念館內“傳奇英雄”趙尚志部分陳列
⑦ 尚志烈士陵園紀念館內“巾幗英雄”趙一曼部分陳列
⑧ 趙一曼犧牲地陵園中趙一曼青銅騎馬塑像和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