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齊蘇堂彝醫(yī)館,云南 楚雄 675000
植物人,在國際醫(yī)學界通行的定義是“持續(xù)性植物狀態(tài)”,也稱作 PVS。是因為顱腦外傷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風、窒息等大腦缺血缺氧、神經元退行性改變等導致的長期意識障礙。表現(xiàn)為病人對環(huán)境毫無反應、雖然可以吞咽食物、入睡和覺醒,但沒有黑夜白天之分,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能保留軀體生活的基本功能。如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等。
顱腦創(chuàng)傷長期昏迷患者蘇醒是一個自然恢復的過程,催醒治療無任何作用。盡管如此,世界各國的醫(yī)師都沒有放棄努力,堅持采用常規(guī)康復訓練和綜合催醒治療,以期促使長期昏迷患者蘇醒。目前國內積極采用的方法有:運用對腦神經有營養(yǎng)作用的藥物、針灸和中醫(yī)藥中芳香通氣的藥物、電刺激、高壓氧、音樂療法等。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云南省名中醫(yī)王敏主任醫(yī)師治療植物人1例,收到明顯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在中醫(yī)文獻中,無植物人的文獻記載,可歸于“木僵”“尸厥”和“中風”的范疇。產生的病因多為顱腦外傷導致腦絡淤阻,或風、火、痰、瘀相互交織阻滯腦絡,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患者王某某,男,19歲。初診:2018年4月30日。
患者母親敘述患者于2018年正月十一騎摩托外出與大貨車相撞后頭部受到嚴重外傷,當即出血昏迷不醒,家屬立即送往當地縣醫(yī)院治療,縣醫(yī)院經檢查后認為此病在當地醫(yī)院無法治療,故用救護車送至州人民醫(yī)院治療,經州醫(yī)院CT掃描檢查顯示:顱腦出血。在州醫(yī)院ICU治療2個月仍然昏迷不醒,診斷其為植物人,治療意義不大?;颊吒改干塘亢螅瑳Q定在西醫(yī)治療的同時請中醫(yī)輔助治療。遂至齊蘇堂彝醫(yī)館要求中藥配合治療。聽了患者母親介紹后,筆者認為植物人在中醫(yī)文獻上沒有記載,臨床中也沒有治療過,只能摸索著治療。并將此想法告之其父母,其父母認可并醒腦開竅,并從調治元氣、恢復氣機升降入手。給予開竅醒腦粉50 g,服藥方法:開竅醒腦粉1 g,配合小紅參、冰片粉適量用溫水調勻放涼后用鼻飼法少量謹慎的滴入,每天堅持用藥1次?;颊呒覍僮襻t(yī)囑堅持鼻飼給藥19d后,患者于當日早上9點左右突然緩慢地睜開眼睛,其母見后非常高興,認為看到了生機和希望,第2天便來醫(yī)館將這一情況告訴醫(yī)生。筆者認為這一思路和治療方法方向是正確的,按這種方法繼續(xù)給藥治療。
2018年6月13日二診?;颊吣赣H訴經過了40多天的鼻飼給藥治療。在第19天患者能夠緩慢地睜開眼睛,其后每天都能多次睜開眼睛,但眼球不會轉動。筆者認為病情繼續(xù)朝著好的方面發(fā)展,并囑逐步從鼻飼法改為從口中給藥,仍守原方,劑量有所調整,每日改為2次給藥。繼續(xù)觀察療效。
2018年6月27日三診。經在州醫(yī)院治療4個月后,患者出院?;颊吣赣H訴患者不但能睜開眼睛,而且眼球能夠逐步轉動。但長期臥床其左腳左手不會動彈,肌肉已有逐步萎縮的跡象。筆者改方為開胃健脾粉2包(50 g/包,筆者自制配方制劑)。用法:每次用4 g,每日2次,溫水調服。并囑咐停用冰片,在開胃健脾、補中益氣的基礎上繼續(xù)再服用開竅醒腦粉。
2018年8月1日四診?;颊吣赣H訴,由于病情逐步好轉,醫(yī)生已拔除胃管,飲食以流質為主,雙上肢和左下肢逐步有溫暖感。患者已出現(xiàn)用眼神與母親進行交流的現(xiàn)象,同時還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即患者欲解小便時會用腳蹬床單。筆者以調理脾胃為主,處方以開胃健脾丸加味:黨參25 g,茯苓18 g,陳皮12 g,藿香10 g,法半夏15 g,白術15 g,砂仁15 g,木香10 g,甘草8 g, 蓮子15 g,大棗10 g,干姜15 g,桔梗10 g,山藥15 g,淫羊藿15 g, 桃仁5 g,紅花3 g,川芎15 g,小紅參20 g。6劑。并給予4包外洗中藥。方用:透骨草30 g,香樟葉,30 g, 生川烏10 g, 伸筋草30 g, 桑枝30 g, 桂枝30 g, 細辛10 g, 防風30 g, 紫丹參40 g, 黃芪60 g, 小紅參40 g。4劑。外洗用法:一包藥洗3天,每日1次。囑其父母在藥浴后藥進行局部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要求每天用煮出的藥水擦洗其四肢,并同時用手反復地做按摩治療。
2018年9月11日五診?;颊吣赣H訴近幾天來,患者出現(xiàn)飲食減少,磨牙,翻白眼,手足顫動,時有反胃和嘔吐現(xiàn)象。查體:雙上肢和左下肢溫暖,右下肢冰冷現(xiàn)象加重。舌質淡紅,脈沉細。給予小續(xù)命湯加味:白附片20 g, 麻黃4 g, 白芍15 g, 桂枝10 g, 杏仁9 g, 黨參30 g, 大棗10 g, 生姜3 g, 川芎10 g, 全蝎3 g, 蜈蚣3 g,伸筋草10 g, 木瓜15 g, 烏梅10 g, 藿香12 g, 波蔻12 g, 炙甘草10 g。 4劑。開胃健脾粉 3包。
外洗處方:透骨草30 g, 香樟葉30 g, 伸筋草30 g, 桑枝30 g, 桂枝30 g, 細辛10 g, 防風30 g, 紫丹參40 g, 黃芪60 g, 小紅參40 g。4劑。外洗用法:每包藥洗3天,每日1次。
2019年3月28日六診?;颊吣赣H訴,患者磨牙、翻白眼等現(xiàn)象已消失,飲食有所增進。查體:四肢溫度進一步改善。舌質淡紅,苔白,邊緣齒痕明顯,脈沉細無力。改方為疏調氣機湯[1]加減并建議配合針灸治療。
處方:炒柴胡10 g,炒枳殼10 g,白芍12 g,紫丹參10 g,白芍12 g,白術10 g,茯苓10 g,山藥25 g,砂仁10 g,淫羊藿15 g,石菖蒲10 g,制遠志9 g,吳茱萸4 g,川芎10 g,香附10 g,菟絲子18 g,甘草10 g。8劑。
2019年7月27日七診。經過長時間的治療,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表現(xiàn)為能服少量稀粥、每日吃1個蒸鴨蛋等食物,眼球轉動比原來更靈活,父母說話能有配合之現(xiàn)象。給予服中藥的同時配合針灸治療。血壓90/70 mmh g,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今日方劑為疏調氣機湯和四逆湯加減。
處方:白附片30 g,干姜10 g,肉桂3 g,炙甘草10 g,炒柴胡10 g,炒枳殼10 g,白芍12 g,紫丹參10 g,白芍12 g,白術10 g, 茯苓10 g,山藥25 g,砂仁10 g,淫羊藿15 g,石菖蒲10 g,制遠志9 g,吳茱萸4 g,川芎10 g,香附10 g,菟絲子18 g,紅花3 g, 8劑。
針灸10次,每日1次,每次30分鐘,第1個療程結束后再繼續(xù)第2個療程治療。
2019年8月5日八診。患者服藥和針灸相配合,其療效更加明顯,具體表現(xiàn)為上樓時能夠配合父母、站起坐下睡和躺于床上治療,父母的指令能加以配合,面部精神狀態(tài)逐步出現(xiàn)紅潤之色,說明上方有效,效不更方。
開竅醒腦粉系彝藥“斯莫索”,民間彝醫(yī)把它視為“千年不朽的香藥”,它生長在原始的哀牢山脈。此藥用藥非常講究,相傳必須樹齡達100年以上,樹老枯死后樹根需在土中埋藏10年以上。用藥部位以根為主,根為肉紅色狀,氣味極為芳香。彝醫(yī)認為小紅參有溫經通絡,祛瘀生新之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冰片對顱腦損傷有促醒作用。治療過程中筆者將此藥繼承創(chuàng)新,古方新用,三藥配合用于治療顱腦外傷引起的昏迷,有醒腦開竅、祛瘀生新之效。民間彝醫(yī)認為蒸鴨蛋對頭痛、腦外傷、顱腦損傷有輔助治療作用。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溫煦,體內體溫保持恒定,捍衛(wèi)人體,抗拒外邪入侵,全賴人體諸氣維護。故《醫(yī)學三字經》中有“中央健,四旁如;血之道,化中焦”[2]的記載,此時重視調理脾胃,脾胃功能健運,以推動體內營血之循環(huán),津液水精之輸布,使肌肉逐步豐滿,同時使腦部得到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供給。用中藥彝藥外洗,起到溫經散寒、擴張血管,補血潤膚的作用,使經絡逐步恢復其功能。
《醫(yī)診》云:“行醫(y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明得個中趣,方是醫(yī)中杰?!薄毒霸廊珪酚种^:“夫百病皆生于氣。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人之多難者,在不知氣之理,并不知調氣之法?!盵3]植物人的治療,中醫(yī)雖未有文獻記載,但中醫(yī)基礎理論能夠指導植物人的治療,通過此例患者的實踐,證明中醫(yī)理論之博大精深?!秲冉洝吩疲骸爸敳礻庩柖{之,以平為期?!薄吨琳娲笠摗芬仓赋觯骸罢{其氣,過者折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惫糯t(yī)家的這些理論對指導植物人和疑難重癥的治療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