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敏
某日伏案,正讀至“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而昨夜風細雨斜,桃花蘸水開。此為一樂事。
二月的最后一個清晨,池塘里有三五鴨子,天地間草長鶯飛。有二三孩童,忙爭著放紙鳶。此為一樂事。
三月驚蟄日,百花枝上嬌。四周寧靜,唯有雞鳥鳴。我也如川端康成一般,看到海棠花未眠。此為一樂事。
有風的日子里,背著簍子上山拾柴。山上長了許多蕨菜,還有一截斷木上長了許多木耳。然后,柴與野菜滿載而歸。此為一樂事。
半夜酣眠,被夜雷驚醒。行至門外,微雨。池塘中波光粼粼,蕩漾著微微的弧度。在這夜里聽聽這冷雨,而明日應夢醒人間看微雨。此為一樂事。
夏天的傍晚,躲在田野的蛙鳴,樹上忽遠忽近的蟬聲,奶奶手里的大蒲扇……我躺在竹椅上,偶爾有風吹拂,抬頭星滿庭院,不經意間便入夢。此為一樂事。
六月的午后,拿著鋤頭去除稻田的雜草。聽見小河潺潺聲,頓覺口渴,而后奶奶送來了冰鎮(zhèn)的綠豆粥。此為一樂事。
黃昏時穿著綠色的長裙,在街頭漫步。忽然看見心中的白襯衫少年,他朝我看來,我心中便開了小小的花。此為一樂事。
秋天的時候,漫山遍野的落葉與果實。門前的柚子樹上像掛滿了燈籠一般碩果累累。放眼望去,世界都是寧靜的黃與紅,交相輝映,好看極了。此為一樂事。
清晨,早早和父親一起去收割水稻。撲鼻而來的是水稻的清香,并不覺得勞累,只想到今年收成頗好。此為一樂事。
午后讀《浮生六記》,書中一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引人沉思,后覺受益匪淺。此為一樂事。
抓住九月的尾巴,我看見有鳥在枝頭歡騰,似吁然,似吟唱。四野行也唱也,我也歡也。此為一樂事。
某天醒來看見窗外白茫茫的一片,誤覺下雪。奔至門外,原來是這季節(jié)給萬物鋪下的霜。又覺這世間自然一切都十分可愛。此為一樂事。
冬天時穿著笨重的棉襖與棉鞋,手中捧著暖爐,家中燒著炭火。紛紛揚揚的世界,生活格外愜意與舒適。此為一樂事。
十二月的荒野,深草與風聲。竹筒盛雨露,陡坡上讀詩篇。隨天色而來的飛鳥,打我身旁掠過。未覺枯寂,更愛這詩意的情懷。此為一樂事。
見青山與云朵,日升與晚霞,星光與灰暗,枝丫與湖泊,原野與魚群……窺見四時之景不同,四時之樂也不同。浮生若夢,樂事千千萬萬,而我意與樂都在山水之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