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歷史探尋
徐州煤礦與文學結緣可以說始于北宋。公元1078年4月21日,43歲的蘇東坡從密州調(diào)任徐州知州。寫下了著名的《石炭》詩:
彭城舊無石炭。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zhèn)之北,冶鐵作兵,犀到常勝云。
君不見前年雨雪行人斷,
城中居民風裂骭。
濕薪半束抱衾裯,
日暮敲門無處換。
豈料山中有遺寶,
磊落如瑿萬車炭。
流膏迸液無人知,
陣陣腥風自吹散。
根苗一發(fā)浩無際,
萬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潑水愈光明,
爍玉流金見精悍。
南山栗林漸可息,
北山頑礦何勞鍛。
為君鑄作百煉刀,
要斬長鯨為萬段。
這首詩描寫了徐州百姓發(fā)現(xiàn)、開采、利用煤炭的場景。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早描寫煤炭開采的詩歌,開創(chuàng)了中國煤炭工業(yè)詩的先河。從這個意義上說,蘇東坡是徐州煤礦作家群第一人,《石炭》詩是徐州煤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端之作。
1882年,南京候選知府胡恩燮奉洋務派首領左宗棠之命,來賈汪辦礦,成立徐州利國礦務總局,揭開了徐州煤礦正式工業(yè)化開采的序幕,使徐州有了第一批產(chǎn)業(yè)工人。胡恩燮是一位飽學之士,“尤工古近體詩。史載有古體詩《愚園偶憶詩草》《六朝石記》等,如《秋夜》中的詩句:“蟋蟀啼不止,虛齋秋夜長。隔簾見河漢,云影淡微茫。竹樹弄疏響,羅衣生嫩涼。流螢解人意,來照讀書床。”頗有意境。更難得的是,光緒八年八月二十四日(1882年10月5日)胡恩燮創(chuàng)辦的徐州利國礦務總局成立(徐州礦務局于1985年將這天定為徐州礦務局開采紀念日)。半月后適逢重陽,胡恩爕偕同仁登徐州二郎山,遙望張良留城故址,聯(lián)想來徐辦礦得展抱負,心潮起伏,作《金縷曲》以記之。這首與徐礦相關的詞下闋為:“儂今小寄彭城市,只希冀,洪鈞鼓鑄,溷身塵世。轉眼駒光馳過隙,潘鬢二毛若此。君不見留城故址,當日論功封建地,料滄海早作消磨計,空剩此,一湖水?!钡莱隽撕髹苼硇熘葑畲笤竿牵褐幌<健昂殁x”(老天)也能幫助他“鼓鑄”(縮金屬以鑄器械),即開采徐州煤煉好利國鐵,使他這個“潘鬢二毛”(須發(fā)已白)的老人能“溷(混)身塵世”安度晚年。
辛亥革命后,賈汪煤礦幾易其主,幾易其名,人間地獄十八層,礦工壓在最底層。礦工苦難民謠“窯啊窯,窯啊窯,不養(yǎng)老不養(yǎng)小,今兒下窯做牛馬,明日不知往哪倒”等流傳甚廣,就連宣傳革命的傳單《十一月革命鼓兒詞》都是用礦工喜愛的鼓詞形式編寫的??梢哉f是礦工們創(chuàng)作的口頭文學。
1950年,韓橋礦工人浦瑞堂有較高的口頭文學創(chuàng)作天賦。能將看到的人和事現(xiàn)場即興編成合轍押韻、瑯瑯上口的韻律文學,代表作是憶苦思甜題材的《一百零八個頭兒》,每句詞的結尾都帶一個頭字兒化音。例如講到礦工解放前的苦難生活時“睡的是破席頭兒,枕的是青磚頭兒、吃的是窩窩頭兒,蓋的是爛被頭兒……”等等,講到解放后礦工幸福生活時“窩窩頭變成白饃頭兒,有滋有味喜心頭兒,幸福生活有奔頭兒……”等等,在當時有較大影響。雖然浦瑞堂沒有出版發(fā)表過什么著作,但他的口頭文學作品是徐礦文學史值得記載的一筆。
1959年,徐礦出現(xiàn)了全國有名的礦工詩人孫友田。孫友田原是韓橋礦職工,后調(diào)江蘇省作協(xié)工作。是國家一級作家,先后出版詩集《煤海短歌》《礦山鑼鼓》《煤城春早》《花雨江南》《石炭歌》《金色的星》《煤海放歌》以及兒童長詩《礦山鳥聲》《帶血的泥哨》、少兒讀物《在黑寶石的家里》等十余部。他的著名詩句“我是煤,我要燃燒”被譽為“當代礦工宣言”。他不僅是中國煤礦詩人的重要代表,也是徐礦文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
1974年,為適應礦工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的需求,在各礦紛紛自辦油印文學刊物(如青山泉礦的《清泉》、垞城礦的《黑土地》、權臺礦的《火神》等)的同時,局宣傳處出刊了詩歌集《礦工戰(zhàn)歌》和《煤田春歌》,編印了油印小報《礦工文藝》、小說集《礦山新歌》(后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更名為《進軍》出版發(fā)行)。在此基礎上,徐礦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同年在青山泉礦召開,活躍在徐礦文壇上的創(chuàng)作骨干兩百多人出席,形成徐礦作家群的早期形態(tài)。
1978年,徐礦出現(xiàn)了徐礦文學史值得記載的著名作家周梅森。周梅森原是韓橋礦職工,早在上中學時就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煤鄉(xiāng)烈火》。1979年調(diào)南京《青春》編輯部任編輯?,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主要文學作品有歷史小說《莊嚴的毀滅》《沉淪的土地》《國殤》《大捷》《黑墳》等,政治小說《人間正道》《中國制造》《絕對權力》《至高利益》《國家公訴》《我主沉浮》《人民的名義》等。諸多政治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在全國產(chǎn)生很大影響,多次榮獲國家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獎、中國電視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
1980年,因“文革”??摹缎熘莸V工報》復刊。其“煤?!备笨蔀樾斓V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園地,有力促進了徐礦文學、文史、科普業(yè)余作者隊伍的發(fā)展壯大。
1984年,徐礦7位作者在中國作協(xié)、中國煤礦文聯(lián)聯(lián)合舉辦的首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評選中獲獎。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辦了文學期刊《熱流》。標志著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進入一個“輝煌期”。
2008年,徐礦先后出版了《喊煤?!斓V作家文學叢書》《曲苑煤韻——徐礦曲藝作品集》《德潤蓮香——徐礦廉政文學作品集》《忠誠——徐礦報告文學作品集》等多部(套)徐礦文學著作,將徐礦文學事業(yè)推向高峰階段。
2015年,隨著網(wǎng)絡文學的迅猛發(fā)展,徐礦作者開始在網(wǎng)絡媒體發(fā)表文學作品。2019年“徐礦作家微信交流群”上線,利用融媒體深入開展文學創(chuàng)作業(yè)務交流。
二、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質
(一)思想認識高屋建瓴。
徐礦各級領導認為文化是企業(yè)的靈魂,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文化作支撐,企業(yè)競爭的最高階段將是文化的競爭,文化滯后的企業(yè),是發(fā)育不健全的企業(yè)。從而敬畏文學的神圣,遵循文學的規(guī)律,發(fā)揮文學的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堅持個人才華與企業(yè)發(fā)展的統(tǒng)一,帶領徐礦作者走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道路,追求徐礦文學的正宗品質。
(二)敢于擔當真抓實干。
開展職工文學活動涉及到設置文學機構、建立文學隊伍、培養(yǎng)文學人才、開展文學活動、提供文學經(jīng)費、積累文學成果等工作,無一不涉及人財物等客觀條件,徐礦的領導們負責任,敢擔當,該規(guī)劃的規(guī)劃,該落實的落實,該辦的事辦,該花的錢花,該做的都做到了,以此形成有力推手,為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培育了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三)親自參與率先垂范。
時任徐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皇新海親自擔任《喊煤?!贰肚访喉崱贰兜聺櫳徬恪贰吨艺\》等多部徐礦文學著作的主編,還賜予文雋意深的序言,是示范、是鼓勵、是號召;時任徐州礦務局黨委書記王廣玉創(chuàng)作的古體詩詞《草生歌》,如同美酒散發(fā)出的醇香;時任局黨委副書記邵澤芬、師為杰是徐礦文學活動的總策劃;時任局黨委副書記李松亭、局工會主席李劍出版了詩集;時任局工會副主席吳桃宏是徐礦文學活動的“執(zhí)行導演”。人們不會忘記他們。
四、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者隊伍
(一)組建結構多元的作者隊伍。
徐礦作家群的中堅力量由四方面人員組成:一是知名作家。如袁慶南、王景陶、趙玉銀、黃志和、翟永剛、李其珠、欒曉明、劉欣、楊剛良等;二是局、處級領導作家。如王廣玉、李松亭、李劍、沙凡、胡興明、劉玉龍、張繼忠、張本剛、賈興沛、許祥左、單亞明、縱風杰、王德州、孟憲玲等;三是骨干作家。如李桂海、余偉、梁成琛、路忠強、張一軍、杜長明、劉開學、蘇建平、何愛平、陶明軍、李德響、劉乃文等;四是女作家。如吳亞旭、叢云姣、徐秀英、姚桂芳、劉曉芳、陳瑞娥、陳玲波、劉允俠、王亞男、李雪俠、陳穎等。
(二)形成各類體裁的領軍人物。
有以耿加強、楊剛良、李桂海為代表的長篇小說作者群;以翟永鋼、李其珠、欒曉明為代表的中短篇小說作者群;以劉欣、劉玉龍為代表的詩歌作者群;以張本剛、胡興明、張繼忠為代表的散文作者群;以沙凡、梁成琛為代表的報告文學、紀實文學作者群,以袁慶南、王景陶、趙玉銀為代表的文學評論作者群;他們以高質量的作品在各自領域發(fā)揮著引領作用。
(三)充分吸納名家文學資源。
一是先后邀請了蕭軍、王安憶、張鍥、肖復興、戴厚英、焦祖堯、孫友田、周梅森、劉慶邦、雷霆、王恩宇、姜滇、岳建一等全國著名的作家、詩人來徐礦舉辦文學講座。
二是將徐礦設為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基地。中國作協(xié)黨組書記翟泰豐、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張勝友、江蘇省作協(xié)副主席周梅森、徐礦黨委副書記李正軍出席了基地揭牌儀式。
三是在《熱流》雜志開辟專欄,發(fā)表劉慶邦、徐迅、劉俊、荊永鳴、麥沙、肖鳳、白丁、徐站夫、史明朗、白云海等獲得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烏金文學獎的全國著名煤礦作家的作品,為徐礦作者起到示范作用。
(四)組織作者開展業(yè)務交流。
先后組織徐礦作者去福建、廣西、貴州、湖南、湖北、吉林、內(nèi)蒙古等地采風;去沛縣觀賞八堡梨花,參觀漢劉邦故里;去廣州亞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參觀考察,輸送骨干作者參加全國煤礦作協(xié)在平煤舉辦的研討會、江蘇省作協(xié)青年作家讀書班、徐州市作協(xié)組織的“江浙采風行”,徐礦作協(xié)組織的“揚州采風行”。
五、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園地
文學期刊《熱流》和《徐州礦工報》副刊是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園地,為推動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一)《徐州礦工報》副刊。
《徐州礦工報》創(chuàng)刊于1949年,具有全國統(tǒng)一刊號。后因“文革”???。1975年,據(jù)省領導指示,徐州礦務局出版八開兩版的《礦工簡訊》。1978年10月2日開設文藝副刊版《煤?!?,徐礦文學作者開始有自己的文學園地。1979年5月1日《徐州礦工報》復刊后,《礦工簡訊》的《煤?!犯笨凇缎熘莸V工報》延續(xù)至今?!缎熘莸V工報》原來是四開小報,后擴展為對開彩印大報。多年來一直是在全國、全煤、全省企業(yè)報界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譽度的先進單位,是中國企業(yè)報協(xié)會、中國煤炭記協(xié)、江蘇省企業(yè)報協(xié)會的副會長單位。該報副刊也是全煤、全省優(yōu)秀副刊。有徐礦“文學搖籃”之稱。
《徐州礦工報》歷屆編委會都重視副刊。如解放初期的首任總編輯呂寒松同志親筆為副刊寫稿,報道翻身解放的賈汪礦成為礦山主人的豪邁之情。從“文革”后復刊到90年代后期任期最長的總編輯姜啟華同志專門聘請蕭軍、苗培時、吳奔星、陳登科等在中國文壇上具有影響的老作家、教授擔任副刊顧問。在報社擔任過領導的蔡鐸、沙凡、劉玉龍、張繼忠、賈興沛等都在副刊發(fā)表過文學作品,促進了徐礦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徐州礦工報》副刊部有豐富的作者資源。包括當時在韓橋煤礦工作后來成為全國著名作家的周梅森,還有趙明奇、翟永剛、李其珠、欒曉明、翟秀琪、劉欣、耿家強、劉玉龍,鄭愛民、許祥左、余偉、叢云姣、吳亞旭、黃志和、杜長明、章強、張一軍等一批富有才華的文學作者都是從副刊起步走向文壇的。副刊部主任袁慶南為培養(yǎng)作者隊伍作出了突出貢獻,帶領副刊編輯耿家強、叢云姣、趙玉銀發(fā)好稿,選人才、建隊伍,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副刊多次獲得中煤記協(xié)、江蘇省記協(xié)“先進副刊”的光榮稱號,產(chǎn)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
(二)文學期刊《熱流》。
《熱流》1985年正式創(chuàng)刊。雙月刊。著名詩人、中宣部副部長賀敬之親筆題寫了刊名?!稛崃鳌肥切斓V作家走向成熟的“階梯”,其刊登內(nèi)容包括: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文學評論等。雜志首期刊登的是獲得首屆烏金獎的七篇作品。雜志還推出“包裝廂”欄目專門推介礦山作家,同時向各級作協(xié)推薦會員等。直至2013年夏天《熱流》共出版了整整100期,多次獲得“全煤雙十佳優(yōu)秀文學期刊”光榮稱號。
1、《熱流》有明確的辦刊宗旨?!稛崃鳌穱@企業(yè)中心工作,團結帶領文學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充分發(fā)揮文學藝術對人們思想的引領和啟迪作用,刊發(fā)以情動人,以理悟人,以文化人的文學作品,繁榮礦山文化、活躍職工生活,滿足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企業(yè)的改革發(fā)展提供文化支持。
2、《熱流》有濃郁的煤礦特色?!稛崃鳌钒l(fā)表的數(shù)千部作品內(nèi)容涵蓋了徐州礦務局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反映了徐礦職工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思想觀念、價值判斷、行為方式、物質生活發(fā)生的變化;講述的是礦工的故事,采用的是礦工的語言,弘揚的是礦工的精神,塑造的是礦工的靈魂。
3、《熱流》有創(chuàng)新的膽略勇氣。雖然《熱流》的辦刊質量在全國煤礦文學界名列前茅。但是,《熱流》沒有滿足陶醉,大膽改版創(chuàng)新、更新欄目定位、擴充版面容量、提高稿件選擇標準,在堅持呼應主流價值觀的同時,更注重文學的人性美和文學對社會的批判屬性。使得《熱流》既有睿智的成熟,又有端莊的風韻。
六、徐礦文學創(chuàng)作的豐碩成果
徐礦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成果有“四多”:
(一)企業(yè)出版的文學著作多。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改革開放以來以徐礦集團的名義出版的文學著作有5部(套):
1、1993年在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文學作品集《太陽魂》。共收錄徐礦職工發(fā)表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的小說、報告文學、散文、詩歌等85篇。
2、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喊煤?!斓V作家文學叢書》。此套叢書共計14冊,320萬字。由時任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皇新海擔任主編并作序,集團公司工會主席李劍擔任副主編、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文聯(lián)常務副主席沙凡擔任執(zhí)行副主編。這套叢書是徐礦集團文學創(chuàng)作最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主席劉慶邦發(fā)文祝賀:“作為煤礦作者隊伍中的一個老作者,我對徐礦作家《喊煤?!肺膶W叢書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賀,并向徐礦作家群表達由來已久的敬意!徐礦作家文學叢書的出版,是徐礦作家多年來創(chuàng)作成果的豐厚積累,也是對徐礦作家創(chuàng)作實力的集中展示。這對徐礦集團乃至全國煤礦文學界,都是一樁值得銘記的美事?!?/p>
3、2011年11月,徐礦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德潤蓮香——徐礦廉潔文學作品集》。由時任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皇新海主編并作序,集團公司紀委書記蘇意隆擔任副主編。輯入的作品是近幾年徐礦歷次廉政建設征文比賽中獲獎的散文、隨筆、小說、詩歌、雜談、評論等作品共83篇。
4、2011年11月,徐礦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忠誠——徐礦職工優(yōu)秀報告文學作品集》。由時任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皇新海主編并作序,由集團公司工會主席李劍擔任副主編。該書輯入14篇徐礦各個歷史時期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的報告文學。
5、2011年11月,鳳凰出版社出版了《曲苑媒韻——徐礦優(yōu)秀曲藝作品集》由時任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皇新海主編并作序,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文聯(lián)常務副主席沙凡擔任執(zhí)行副主編。此書輯入徐礦各個歷史時期的小品、徐州琴書、快板書、數(shù)來寶、山東快書、搖滾快板等曲藝作品。
(二)作者個人出版文學著作多。
據(jù)統(tǒng)計,徐礦有35位作家出版了110部文學著作:
王廣玉的古體詩詩集《草生歌》。
李松亭的詩集《烽煙抒懷》,回憶錄《淮寶風云》。
李劍的散文集《黑太陽部落》,詩集《春歌》《光明》。
沙凡的長篇報告文學《五彩石》,報告文學集《完美人生》《普羅米修斯的樂園》,散文集《煤海星辰》,演講集《礦工與太陽》,專著《百年夢幻——港臺二十世紀影視史綱》。
胡興明的散文集《八堡梨花》《人生之彩》《西北風情》《北郊舊事》。
劉玉龍的詩集《一方熱土》《燃燒的心》《旅途的簫聲》《悄悄走來的秋天》。
張繼忠的散文集《蒙娜麗莎的遺憾》《西皮流水》《煮酒燒紅葉》。
張本剛的雜文集《而且》,散文集《鄉(xiāng)下來的樹》,專著《黃樓觀風》《比賽演講稿的寫作與表現(xiàn)》。
賈興沛的詩集《錯讀秋天》,散文集《虛實之間》。
許祥左的雜談集《廣思集》。
袁慶南的《環(huán)境的奧秘》《大地情》《情系軍魂》。
王景陶的文學評論集《探文思藝錄》《菊放人品》《菊笑人生》《菊香人雅》。
趙玉銀的文學評論集《河邊倘佯》《余音讀思》,雜文集《雜談漫步》《山麓流連》。
李其珠的中短篇小說集《浮沉》。
欒曉明的散文集《尋找》,小說集《血月》。
劉欣的詩集《深情》《冰封的烈焰》,紀實文學集《光明的使者》。
李桂海的長篇小說《花雨繽紛》《黑白》《顫栗》,中短篇小說集《囈語者的韶光》《浪漫的饑餓》,短篇小說集《扛在肩頭上的家》。
耿家強的長篇小說《炎黃蚩尤演義》《海之魂——鄭和下西洋后傳》《鐵馬冰河——一個老兵的傳奇》《愛做夢的孩子》,長篇紀實文學《魔窟奇人傳》,中篇小說集《我認識你》,散文隨筆集《文化隨筆》。
楊剛良的長篇小說《大爆臨界》,小說集《白烏鴉》,長篇報告文學《從沛筑到中華筑》,報告文學集《天山南北徐州人》(合著),散文隨筆集《綠色記憶》《晚香齋筆記》。
黃志和的散文集《放蘆葉兒船》。
高忠民的報告文學《獵火者》。
梁成琛的詩集《情感的流云》《橫吹笛子豎吹簫》《嘔心瀝血》《簫聲依舊》,散文集《懷念柳哨》《梁寨的傳說》,短篇小說集《柳嫂的故事》,中篇小說集《梁成琛小說選》,長篇紀實文學《湖西英烈傳》《趙萬慶傳略》《運河支隊英雄傳》《血旗》《半截樓傳奇》《李蟠傳》《湖西慘案大揭秘》《預備行動》《報國中士》《賀瑞麟傳》(與王慶猛合著)《漢川英俠傳》(與梁小青合著),長篇小說《春水情殤》《微湖四大幫》。
路忠強的文學評論《大唐煙霞》。
余偉的短篇小說集《尋找我的那顆星星》。
杜長明的散文集《沭醫(yī)紀事》,笑話集《開心四季》,科普文學集《男牙女牙對話錄》《我家有個“夜啼郎”》《月下筆記》《健康金鑰匙》。
吳亞旭的散文集《生命的化妝》。
叢云姣的散文集《一個女記者的心聲》。
陳瑞娥的詩集《虔誠和歌》《生命踏歌》。
李雪俠的詩集《情旅》。
陳玲波的散文隨筆集《以貝殼的名義》。
劉允俠的長篇兒童小說《青鸞傳說》。
王子讓的長篇小說《鬼吹燈》《花劫淚》《紅塵驚夢》。
徐世超的長篇小說《命運》《黑路》。
張仕寶的散文集《趁著夜色飛翔》。
陳穎的詩集《秋天愛你》。
(三)徐礦作家獲得文學獎項多。
1、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
1984年第一屆獲獎作品:翟永剛的中篇小說《天寒地熱》、欒曉明的短篇小說《水往低處流》、黃志和的散文《放蘆葉兒船》、田圣德的散文《東山玫瑰紅》、劉欣的詩歌《奔流之歌》、張學文的曲藝作品《清心酒》、耿家強小說《功臣》。
1992年第二屆獲獎作品:翟永剛的短篇小說《深情》、欒曉明的短篇小說《傷腦筋的下旬》、耿家強的小說《遙控》、劉欣的報告文學《為了祖國遙遠的海岸》。
1996年第三屆獲獎作品:翟永剛的短篇小說《亦夢亦真》、欒曉明的散文《街心街背》、劉欣的詩集《深情》、劉玉龍的詩集《一方熱土》。
2000年第四屆獲獎作品:欒曉明的散文《臉上有煤》、劉玉龍的詩集《燃燒的心》、李桂海的長篇小說《黑白》(提名獎)。
2005年第五屆獲獎作品:欒曉明的散文《遙想當年紅火時》、欒曉明的中篇小說《尋訪天堂》(提名獎)、劉玉龍的詩集《旅途的簫聲》(提名獎)。
2010年第六屆獲獎作品:翟永剛的中篇小說《窯衣》、欒曉明的散文集《尋找》、劉欣的詩集《冰封的烈焰》、勞颯的報告文學《甲子回眸》、路忠強的文學評論《大唐煙霞》、李桂海的中篇小說《囈語者的韶光》(提名獎)、劉玉龍的詩集《悄悄走來的秋天》(提名獎)。
2017年第七屆獲獎作品:李桂海的小說《扛在肩頭的家》、沙凡的長篇報告文學《五彩石》。
2、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02年沙凡、張本剛的紀錄片文本《驚心動魄壯歌行》獲得此獎。
3、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2014年李其珠的中篇小說《嘟嘟的呼號》獲得第五屆紫金山文學獎,2017年楊剛良的長篇小說《大爆臨界》獲得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
(四)徐礦各級作協(xié)會員多。
徐礦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7人、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14人、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會員17人、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21人。
勞颯:本名沙凡,江蘇如皋人,1953年出生。曾供職于徐礦集團。研究館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全國煤礦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有作品獲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徐州市五個一工程獎、陽光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