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念祺
我的外公,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白發(fā)星星點點地藏匿在烏發(fā)叢中;生來便一張老實的臉,臉上布滿歲月留下的深不見底的溝壑。但在我心中,他很不尋常,他教會了我“慢慢”。
不知為何,我對他的記憶總是停留在幼年的夏天。那時烈日炎炎,空氣悶熱,動一動就好似跳進油鍋滾了一趟。熱啊,熱得讓人心悸。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說,心情仍是煩躁的。枕巾被汗?jié)裢?,床榻也滾燙似蒸爐。直到那慢悠悠的語調響起,漸漸地、緩緩地冒了出來,仿佛攪開了織在一團的熱氣,將清涼連哄帶騙地送過來。
他慢慢地搖著蒲扇,淡然道:“心靜自然涼……”
后來方知,外公做什么事都不會慌的,總是悠悠地晃著扇子,搖啊搖,云淡風輕地為窗外的蟬鳴打著節(jié)點,一下又一下,不緊不慢。
有時我與他下棋,見他總是思考許久,仿佛時間凝固一般,便忍不住問他:“您怎么這么慢?”
他搖著扇,抬手緩緩落下一子,聲調扯得極慢、極長,似那牧童短笛,清遠悠揚:“慢吶,好……做事兒,就得慢慢兒來……慢慢兒來啊……”
我一時無言,但置棋的動作相較之前竟慢了許多。
“贏了?!蔽业馈?/p>
他笑而不語,重新擺好棋盤悠悠晃扇。
夏日黃昏,彩霞似是不經(jīng)意打翻了墨硯,人們身上的衣衫逐漸被墨色浸染。直至那輪烈日轟轟烈烈地宣告退場,圓月才悠悠地踏著鼓點露了個面。銀白清冷的月光籠罩著大地,伴隨著幾顆轉瞬即逝的殘星,和著他的搖扇聲,慢慢地笑了起來。
眨眼間已過去了七八年。他教會我的慢慢,我早已忘卻,前行腳步反而愈來愈快。自小學后,我對他的記憶零零散散,情感淺淺淡淡。
那日的天氣不冷不熱,不涼不暖,正如我與他,如此親近,卻又過分疏遠。我已坐上回程的車,靜靜坐在窗邊。他站在路旁,目送我遠去。待車子啟動,他依然佇立在原地,仿佛一尊雕像,視線一刻不離。我翕動干裂的雙唇,想說些什么,車子卻早已掠過那落寞身影,行至江邊。
此刻水天相接,山如墨畫,夜色如瀑布般傾瀉著浸入烏江。澄澈的江水倒映著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似乎是落下的殘星,一顆一顆,一閃一閃。瞧燈火輝煌,觀江水蕩漾,但與他之笑靨相比,也不過這樣。此刻分明無霧,可我目光所及之處,卻盡是朦朧。
回想起那在路邊靜立著的身影,我終于明白,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背影》飽含多少深情。我坐車遠去,一路上見過多少碧水,多少繁花。直到驀然回首,才發(fā)覺那個老人還停留在燈火闌珊之處,朝我淡然一笑,手中那把扇依舊慢慢搖。
他已不再年輕,我亦不再年幼;他會嘮叨,我會心煩。但是當這頑固的缺點融入他所嘮叨的內容后,竟都煙消云散了。
日很烈,云很淡;風很輕,月很明。過去,他教會我慢慢;如今,我想要陪他慢慢。我欲在漫漫旅途的路口停下,在似水流年劃過的間隙頓住。只為等他。等到他慢慢晃著扇子,走到我身邊,與我并肩。我想親耳聽他說——“慢慢”。路漫漫,人慢慢。
時光,請你慢慢慢慢流。我要牽著他的手,慢慢慢慢走。
(指導老師:翟? 娟)
領悟“慢”的意義
“路漫漫,人慢慢。”這是這篇作文傳遞出的令人感動的生活道理。許多孩子少年時都是和家里的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度過無邊歲月,擁有豐富人生經(jīng)驗的老人,肚子里總會有許許多多沉淀下來的大道理小哲理可以教給我們,就像是個智慧寶庫。經(jīng)歷過艱難坎坷,見識過繁花碧水,慢下來感受生活,是老人的智慧,少年人對此的領悟也需要經(jīng)過時間慢慢感受。時光慢慢流,愿彼此在相互陪伴的時光里慢慢珍惜。(清?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