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勇
(河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8)
中國共產黨70多年的執(zhí)政之路,協(xié)商民主這篇文章越做越大,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之路越走越寬,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越來越自信?;赝?0多年前,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那一張張民主參與的笑臉,那一幕幕協(xié)商建國的場景,那一幅幅為嶄新國家設計的美好藍圖,都蘊含著協(xié)商民主的生動實踐。新時代,要“堅持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的獨特優(yōu)勢,……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1],非常有必要去探尋中國共產黨人積極開拓協(xié)商民主實踐的活水源頭。
70多年前,中國大地上演著一場“力”的較量。以南京為中心場域散發(fā)出來一種專制力量,離心離德,使得周圍的各種力量紛紛轉向或背離;而以西柏坡為中心場域散發(fā)出的另一種力量,一圈一圈蕩漾開去,振幅越來越強,一切向往民主的黨派、團體和進步人士眾星拱北般趨向這個小山村。
時空回到70多年前,讓我們回到彼時重溫歷史,感受同樣的1948年5月1日,感受彼時彼刻國共雙方的歷史迂回空間,以及標志著離心力和向心力不同屬性的人心向背。
1948年5月1日,如愿以償當上了既有職又有權的總統(tǒng)的蔣介石在南京總統(tǒng)府舉行了隆重的“宣誓典禮”。對于蔣介石來說,這是歷經一個多月的“行憲國大”結出來的“豐碩果實”。蔣介石在演說中提到,“今后政府一切措施,必須遵守憲法,而求達民有、民治、民享之最大目的?!@是繼續(xù)開來,在歷史上實劃時代之創(chuàng)舉”[2]。
此前的1948年3月29日,國民黨于南京召開了第二屆國民代表大會。按照1946年召開的制憲國民大會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1948年為“實行憲政年”。因此,這次國民代表大會也被稱為“行憲國大”。實行民主憲政,并按照憲法選舉總統(tǒng)是這次大會的主要任務。誰都清楚,對于要當總統(tǒng)的蔣介石而言,選舉只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但讓許多人始料不及的是,蔣介石“堅決辭讓”做總統(tǒng)候選人,并傳言要把總統(tǒng)寶座讓位于北京大學校長胡適。結果,在總統(tǒng)候選人討論會上,當真有人提名胡適時,蔣介石提前安排好的部分中常委提出異議,聲稱非得由“領袖”擔任總統(tǒng)不可。經過數日的吵鬧,蔣介石親自到總統(tǒng)候選人討論會上講話,他說,“我是國民黨黨員,以身許國,不計生死。我要完成總理遺志,對國民革命負責到底。我不做總統(tǒng),誰做總統(tǒng)!”[3]之所以出演從“堅決辭讓”到“悲壯”地“以身許國”這出鬧劇,是因為美國為了挽救國民黨垂危的敗局,更愿意安排由“文人學者”當傀儡總統(tǒng),以顯示國民黨致力于民主改革的成效,同時仍然由任行政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掌握軍政實權。蔣介石通過一場兩面三刀的鬧劇,既“做戲”給了美國人,又爭權給了自己。隨后,圍繞副總統(tǒng)的選舉,由美國支持的桂系一方與以蔣介石為首的黃埔系以及全部特務組織的另一方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經過四次選舉以及桂系李宗仁“罷選”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戲碼”,最終李宗仁當選為副總統(tǒng)。至1948年5月1日,歷時一個多月的“行憲國大”終于收場。
“行憲”即實行民主憲政。民主即匯集大多數國民意志,凝聚共識;憲政即建立在特定政治制度框架下的有限政府。實行民主憲政便于通過約束國家權力、規(guī)定公民權利“而求達民有、民治、民享之最大目的”[2]。然而,1948年國民黨持續(xù)一個多月的“行憲國大”既要處理蔣介石個人意志與美國對其政局干涉意愿之間的矛盾,也要處理國民黨內部不同派系之間的激烈斗爭,因而從“辭讓”到“做戲”,從“罷選”到“當選”,一幕幕鬧劇輪番上演,其結果是不僅沒有凝聚共識,反而更顯露其反動本質;不僅沒有建立有限政府,反而更彰顯其專制實質,與民主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馳、愈行愈遠。正因為如此,新華社在題為《舊中國在滅亡 新中國在前進》的社論中指出,“蔣介石統(tǒng)治中國二十一年所追逐的最后一出戲,已經演過了。從三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一日,他在南京召集了一群嘍羅和傀儡開了所謂‘國民大會’,由這個大會‘選舉’了他當‘總統(tǒng)’。但是這出戲是演得這樣難堪,以致人們不知他們是在作喜事,還是在出喪”[4]。
同樣是1948年5月1日,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卻導演著一場以民主為主題、以協(xié)商為途徑、以人民意志為核心的“大戲”,唱響了未來中國民主發(fā)展的主旋律,走向中國未來民主發(fā)展的新實踐。
1948年5月1日,隨著華北解放區(qū)和中原解放區(qū)已經連成一片的戰(zhàn)爭形勢的推進,另外一場更具有深遠意義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悄然打響了。就在這一天,住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的毛澤東親筆寫信給李濟深和沈鈞儒,提議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并擬定施政綱領。此前一天,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慶祝五一節(jié)口號,提出迅速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號召。
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五一口號”和毛澤東的親筆建議一經發(fā)布和轉達,旋即得到民革、民盟等各民主黨派以及眾多民主人士的積極響應。5月2日,李濟深和沈鈞儒邀集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齊聚李濟深家中,大家熱烈討論對“五一口號”的響應方式。三民主義同志聯(lián)合會常務委員譚平山情緒激動地說,“偽國大,偽總統(tǒng),蔣介石是三民主義的叛徒!我們現在要挖蔣根!……共產黨和我想到一起了!”[5]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商定除了各黨派單獨發(fā)表響應聲明之外,還要由各民主黨派聯(lián)合民主人士聯(lián)名發(fā)表響應聲明,并推舉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務理事馬敘倫起草電文。5月5日,李濟深、何香凝等12人代表八個黨派九個方面發(fā)表了《各民主黨派與民主人士響應中共“五一”號召的通電》。通電揭露了國民黨蔣介石“破壞政治協(xié)商會議,撕毀五大協(xié)議。遂使內戰(zhàn)綿延,生靈涂炭”的反動政府本質,揭開了其“偽裝民主,欲欺蒙世界”的虛偽面紗,高度贊同和擁護中共“五一口號”,認為這一號召“適合人民時勢之要求,尤符合同人等之本旨”[6]。
之后,便是緊張而有序的新政協(xié)運動,大量民主黨派代表人士、無黨派民主人士在中國共產黨的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下進入解放區(qū),為召開新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進行籌劃和準備。相對于國民黨蔣介石的專制獨裁而言,協(xié)商民主的獨特優(yōu)勢得以初步彰顯。
1949年1月1日,新華社發(fā)表了毛澤東撰寫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真誠合作,采取一致的步驟以推翻共同的敵人。1949年1月1日,蔣介石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幸賴上帝保佑得以平安度過去年的重大失敗與恥辱,今年今日起要做新的基督人,以完成上帝所賦予的使命。
兩段不同的文字印刻在1949年開年的第一天。文字背后是不同的歷程、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走向。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歷經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以人民為根本信仰,將民主團結進步的道路越拓越寬,即將迎來勝利輝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代表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以專制獨裁為信仰,始終站在廣大人民的對立面,以破壞民主壓制進步力量維持其反動統(tǒng)治,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事實也已證明,“上帝”并沒有幫助蔣介石完成他的腐朽統(tǒng)治;而人民的力量在摧枯拉朽般瓦解著舊世界,高歌猛進開辟新世界。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全線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23日晚攻占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南京,標志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22年反動統(tǒng)治的終結。1949年4月25日,蔣介石離開浙江奉化溪口老家,乘坐軍艦前往臺灣。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勝利召開。出席會議的黨派代表共14個單位,包括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民主建國會、無黨派民主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三民主義同志聯(lián)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這些單位的正式代表142人,候補代表23人;區(qū)域代表9個單位,正式代表102人,候補代表14人;軍隊代表6個單位,正式代表60人,候補代表11人;團體代表16個單位,正式代表206人,候補代表29人;特別邀請人士75人,總計662人。代表成員包括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各民主階級、各界各民族代表人士,這樣廣泛的代表性,使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毛澤東發(fā)表了《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的開幕詞,他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我們聯(lián)合與團結的努力將寫在人類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7]。
協(xié)商凝聚共識,民主鼓舞力量,協(xié)商民主將分散的各民主黨派和各方面進步力量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匯聚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力,勢不可擋地打碎那獨裁的枷鎖和腐朽的牢籠。依靠協(xié)商民主這一利器,中國共產黨不僅完成了近代以來必須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務,而且?guī)ьI中國人民實現了由“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征途上,依然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克服、許多的險阻需要突破。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從理論和實踐上搞清楚社會主義本質,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1985年4月15日,鄧小平在會見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副總統(tǒng)姆維尼時所作《政治上發(fā)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的談話中指出:“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就國內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兩條,一條是政治上發(fā)展民主,一條是經濟上進行改革?!盵8]鄧小平同志深入實際,集思廣益,長期思考,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全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及其理論和實踐意義。依靠協(xié)商民主這一利器,中國共產黨不僅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關乎社會主義本質的根本性問題,而且?guī)ьI中國人民實現了“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xié)商民主是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設計,同選舉民主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盵9]依靠協(xié)商民主這一利器,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tǒng)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0]這個重大時代課題,而且正在帶領中國人民信心百倍地實現“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協(xié)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和改革發(fā)展時期不斷走向勝利的利器,也是新時代奪取偉大勝利的利器。加強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建設,讓其在新時代發(fā)揮更大的實踐效用,非常有必要去深入探究協(xié)商民主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和制度基礎。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的生動實踐,有力地回答了協(xié)商民主具有獨特優(yōu)勢這一命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的蓬勃生機,有力地回答了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具有廣闊前景這一命題,進而也回答了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從西柏坡走來這一具有歷史厚重感和時代使命感的命題。
“五一口號”振臂一呼而成萬水朝東、眾星拱北之勢,其中的奧秘何在?
在拓撲學中,有一種連鎖反應叫做蝴蝶效應,其最常見的表述是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意即“蝴蝶拍動翅膀,原則上也會掀起地球另一邊的颶風”[11]。70年前,“五一口號”便是那只振動協(xié)商民主實踐翅膀的蝴蝶;西柏坡便是這只蝴蝶振翅的場域;中國共產黨人便是這只協(xié)商民主實踐蝴蝶的耐心培育者、精心呵護者和悉心維護者——甚至于為了實現初心和使命,親自化身去做那只振翅的蝴蝶!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xié)調”[12]。這就為無產階級政黨堅持協(xié)商民主建立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供了根本的理論遵循。1922年,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共產黨便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關于“民主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決議案》,一方面明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的戰(zhàn)爭期間所發(fā)揮的組織能力和戰(zhàn)斗能力”;另一方面也明確提出,“我們共產黨應該出來聯(lián)合全國革新黨派,組織民主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13]。新生的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盡管力量還比較弱,但深刻理解團結的力量和協(xié)商的方法,從而在對人民民主的追求中顯現著新型政黨的先進性。
可見,在西柏坡時期,轟轟烈烈、有聲有色的協(xié)商民主實踐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追求并踐行實質上的人民民主的先進性。此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同樣也是一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愛國進步力量真心交往的歷史。透過這一歷史的諸多細節(jié),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到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的成功實踐不是偶然的歷史碰撞,而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產物。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的實踐探索容納了從“五一口號”到各民主黨派紛紛響應、從重慶政治協(xié)商會議到新政協(xié)運動的整個歷史過程?!吨袊嗣裾螀f(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制定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確立均是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實踐的產物。《共同綱領》所承擔的偉大使命、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持續(xù)性活力彰顯了協(xié)商建國、民主團結的濃郁氛圍和開明氣息,而這些具有劃時代性質的歷史性成就也標志著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當前,關于西柏坡精神以及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頗多。作為與時俱進的一種精神文化和實踐探索,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歷史更需要擴展新的內涵和研究動力。將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的實踐探索作為眾多關于西柏坡研究的獨立板塊呈現出來,也可以為西柏坡研究注入一種新鮮的活力。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實踐不是瞬時呈現出來的,而是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始終堅守的一種思想、一種信念的落地生根,有其必然性的歷史際遇,也有其面臨的艱難挑戰(zhàn)。通過歷史脈絡的邏輯梳理和理性把握,從而揭示出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實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由此可以進一步揭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的獨特性和區(qū)別于西式各種民主形態(tài)的優(yōu)越性。梳理和探究西柏坡時期我黨推進協(xié)商民主的實踐氛圍和探索路徑,不僅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能夠全面認識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ōu)勢這一重大判斷,而且有助于我們深刻把握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這一基本定性。以此為基礎,進而將西柏坡時期協(xié)商民主實踐的現實啟示運用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的具體實踐當中,切實落實推進協(xié)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fā)展這一政治發(fā)展戰(zhàn)略任務。西柏坡時期,我們黨做好了那只振翅的、能夠產生萬水朝東眾星拱北效應的蝴蝶;新時代,面對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我們要增強戰(zhàn)略定力,長期做那只振翅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