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社會各界聚集力量,共同抗擊疫情,人們的捐贈熱情空前高漲,大家紛紛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然而,一些關于老人捐出巨額善款乃至畢生積蓄用于疫情防控的報道,很快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不少媒體和網(wǎng)民擔心,老人捐款之后生活會受到影響,認為慈善機構不應該接受老人等“弱勢群體”的捐款。但是,捐款不是自愿的嗎?誰有權力替老人決定捐不捐款呢?
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佳作展示一
山河有恙,當盡力而為
◎張宇夢
尊敬的爺爺、奶奶們:
你們好!疫情當前,所有中國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涓涓細流正匯成浩蕩江河。這其中也有你們的鼎力相助!有的老人捐出了巨額善款乃至畢生積蓄用于疫情防控。相比于那些只說不做的人,你們令我心生敬佩!可是,疫情防控雖然重于泰山,但各位爺爺、奶奶還應量力而為。
面對國家危難,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人,每個人都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魯迅有言“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還說應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這份光和熱沒有大小的標準,因為它是以愛國情懷凝聚而成的。所以可敬的老人,您不必將畢生積蓄傾囊而出,因為您也是需要關注與幫助的對象,我在此建議您將捐款中的一部分收回。相比于物質(zhì)捐款,你們的愛國之心更讓人感動。你們心系祖國,渴望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國家有難,你們紛紛慷慨解囊。其實,僅憑這顆愛國之心,便足以讓國家與社會欣慰。
你們捐贈巨款的行為值得贊頌,可你們有沒有想過,捐出巨款乃至畢生積蓄的后果是什么?你們也許會變得生活困難或生活水平大不如從前。正在進行扶貧工作的黨和政府是不愿看到這樣的情景的。我們國家想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扶貧攻堅戰(zhàn)至今仍在繼續(xù),扶貧任務仍然艱巨。你們在捐出巨款的同時,可能會無形中“返貧”。你們是時刻被國家與社會掛念的一群人,所以我在此懇請你們收回巨額捐款中的大部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危機之中,理性尤為可貴。
年邁的你們需要保障,所以不必捐出巨額款項?!皭凼欠e累,不是透支”,支援方式可以有很多種,金錢在此時固然重要,然而實際行動帶來的幫助千金不換。各位爺爺、奶奶可以通過勸導家中年輕人為抗疫多作貢獻的方式,發(fā)揮自己的能量。當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志愿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志愿者的服務可以切實有效地防控疫情,參與其中,就能在這場阻擊戰(zhàn)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助力國家打贏這場“戰(zhàn)役”。疫情防控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的工作,你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專業(yè)特長,在疫情防控時期選擇適合自己的志愿服務活動。
可愛的爺爺奶奶們,山河有恙,當盡力而為。請你們要在保證自己生活質(zhì)量的前提下,再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致
敬禮
×××
××年××月××日
這篇作文采用“給尊敬的爺爺奶奶們一封信”的形式闡明自己的觀點,感情真摯,極具感染力。內(nèi)容圍繞“山河有恙,當盡力而為”這個中心論點,融合作文材料,結合當前疫情、扶貧政策的社會實際情況、以行動支援,從三個分論點展開分析議論,使作文的中心突出,內(nèi)容豐富。
思路導航
以上作文材料的核心人物是捐款老人,核心事件是討論慈善機構對老人捐出的巨額善款該不該接收的問題。作文應圍繞材料中“老人捐巨款”的現(xiàn)象進行寫作,考生可從支持、否定及辯證分析三個不同的角度展開構思。
1.如肯定老人捐巨款的行為,可從以下角度構思:(1)此類愛心行為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溫情與善意,也可激勵更有能力的人行動起來,投身社會捐助。(2)“一刀切”地不讓老人捐款的想法過于武斷。老人不等于窮人,不應絕對化地把老人跟“弱勢群體”畫上等號。
2.如否定老人捐巨款的行為,可從以下角度構思:(1)超過自身能力的行善方式可能會在社會上產(chǎn)生負面影響,也可能會讓受助者心生愧疚,難以承受這份過于沉重的善意。(2)捐款要量力而行,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
3.如從辯證分析的角度發(fā)表看法,可從以下角度構思:(1)任何人的愛心都不應被辜負,要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細致扎實的工作,讓每一份善意都能發(fā)揮出最大的能量。(2)慈善機構不僅要確認捐贈人擁有財產(chǎn)的合法分配權,還要建議捐贈人慎重考慮,理性捐贈,量力而行。
佳作展示二
婉言拒絕,保留世界的顏色
◎彭心怡
疫情當前,不少老人因捐款而“傾家蕩產(chǎn)”。他們的愛心沒有錯,但我們不能讓老人們“困中救困”,我們應婉言拒絕,保留世界原本的顏色。
委婉拒絕,不讓火紅的熱心黯淡。疫情一線形勢嚴峻,不少社會團體和個人紛紛捐資。每個捐資人的熱心,都似一團火一般給醫(yī)療人員帶去了溫暖。善良是美德,沒有人能剝奪他人捐資的權力。但收入微薄的老人是特殊群體,需要我們特殊對待。捐款行為是自愿的,沒有人可以干涉,但為了老人以后的生活保障,不少善良的人擔心老人沒能考慮周全,進行勸說。老人們一想到國家有難,便想盡自己的一份力,我們怎能讓他們寒心呢?不由分說地拒絕收款是不可取的,應當和他們分析現(xiàn)狀,提醒他們要先保障自己的生活。我們絕不能單以善意去給一顆熱心潑上冷水。
更多關愛,讓綠色的生命之光閃耀。拒絕老人捐款,說明我們不只關注疫情,也在想著保障他人的幸福。疫情中的醫(yī)療人員和病人需要幫助,積蓄微薄的老人也要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為了國家和他人,不一定非要犧牲自己的幸福,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沖突,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推向絕境。老人不同于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有限,他們也需要關懷和愛。拒絕接受他們的捐款沒有錯,每一個生命都需要被善待。
理智評論,讓社會重抹一道平靜的湛藍。老人捐出巨額善款乃至畢生積蓄的報道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媒體對于老人和兒童捐款總是特別關注,極力報道其善心之舉和高尚品質(zhì),把其當作噱頭吸引關注。但那些報道是真實可信的嗎?是不是在極力夸大事實,制造“賣點”呢?輿論導向讓普通群眾認為,此類事跡是體現(xiàn)自身品質(zhì)的重要機會。難道為了救別人“出刀山”,就要把自己“推進火?!辈潘愀呱袉幔繄蟮婪Q老人將自己的養(yǎng)老金全部捐出,可誰又真正關心過他背后的艱辛生活呢?沒有人能為老人作決定,但希望大家能理智“膜拜”,老人也能理智捐款。
老人自愿捐款,社會婉拒收款。大千世界色彩紛繁,莫要讓它失去本來的顏色。
作文將“是否拒絕老人的善款”與“世界多彩的顏色”相結合,構思新穎獨特。作文主體部分從委婉拒絕、關愛他人、輿論導向三個方面論證“婉拒善款,保留世界的顏色”的論點,全面地論述了“面對老人的善款我們應如何選擇”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