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寫指刻畫人物內(nèi)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爭歷程的一種寫作方法,是揭示人物的心靈世界,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之一。寫作時,可以運用內(nèi)心獨白法,直接傾吐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可以運用夢幻描繪法,通過夢境或幻覺描繪,體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還可以運用間接法,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或特定景物來間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等。
如《老人與?!分械膬?nèi)心獨白就充分展示了老人的內(nèi)心世界,塑造了老人硬漢的性格,表現(xiàn)了重壓下依舊優(yōu)雅、精神上永不可被戰(zhàn)勝的主題,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到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和品格情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又如《凡卡》中的夢境描寫:“他在夢里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著他的爺爺,耷拉著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作者運用夢幻描繪法,寫出凡卡盼望回到鄉(xiāng)下的急切心理。
正 直
◎〔美國〕羅林斯
在卡羅來納的山地里,有一座孤兒院坐落在高處。隆冬時節(jié),風雪交加,有時候積雪堆得老高,將孤兒院與山下的村莊乃至整個外界完全隔斷。云霧遮蔽了重重峰巒,雪花飛旋著沖入山谷。在呼嘯的寒風中,孤兒院的男孩們將一份份牛奶端到育嬰房去,一天得跑兩趟呢。當他們走到育嬰房門口的時候,手指凍得僵硬,一點兒都不聽使喚了。
我秋天就到了那里。我需要安靜,與世隔絕,好從事艱辛的創(chuàng)作。我需要山里的清風,把久居亞熱帶地區(qū)染上的瘧疾吹散。我還想起家來,老惦記著那十月間的楓葉如火,那一垛垛玉米秫秸,南瓜成堆,黑胡桃林子,還有隆起的山丘。我住在孤兒院的一間小屋里,距院農(nóng)場有半英里,這一切盡收眼底。我住進去的時候,要求派個男孩或男人幫我劈柴燒壁爐。頭幾天還算暖和,我在小屋的四周撿了點木柴,沒見人來,也就把這話給忘了。
一個傍晚,我正在打字,猛抬頭,不禁吃了一驚:有個男孩站在房門口,而跟我作伴的獵狗竟在他身邊默默待著,連個招呼也沒跟我打一聲。這孩子大概十二歲,不過個子沒那么高。他穿著一條工裝褲,一件破舊的襯衣,光著雙腳。
他說:“我今天可以劈點兒木柴?!?/p>
我說:“可我請了孤兒院的孩子來劈?!?/p>
“我就是?!?/p>
“是你!可你還小呢?!?/p>
“劈柴禾可不論個頭兒?!彼f,“有的大孩子還劈不好呢。我在孤兒院劈了好一陣子?!?/p>
我想象中出現(xiàn)了砍得亂七八糟的樹枝子,供不上壁爐燒的。我一心在寫作,沒有心思搭理他,話也說得有點生硬:“好了好了,去拿斧子吧。先劈劈再看?!?/p>
我關(guān)上門繼續(xù)寫作。起先聽見他拽木頭,鬧得我心煩。后來他動手劈柴了。他劈得錯落有致,不緊不慢,我很快就把他忘了,那斧聲就跟一場綿綿細雨似的,對我全無干擾。我估計他劈了有一個半小時吧,因為這時我歇下來舒展一下身子,聽見他走上門口的臺階,夕陽已漸漸沉沒在遠山的背后,壑谷間一片紫靄,顏色比翠菊還濃。
這孩子說道:“我得去吃晚飯了,明晚再來。”
我說:“我這就把你的工錢結(jié)了吧,”心想恐怕還得換個大孩子來。“一小時算一毛?”
“怎么都行?!?/p>
我們一起來到屋后。只見滿地都是劈好了的結(jié)結(jié)實實的木柴,簡直令人咋舌。其中有櫻桃樹的圓木干和杜鵑灌木的精根,就連蓋小屋剩下的廢松木和廢櫟木,也都劈成了大塊的木柴。
“你可是跟大人劈得一樣多了?!蔽艺f,“瞧這么一大堆,太好了?!?/p>
我端詳著他,說真的,這還是頭一回。他的頭發(fā)呈玉米秫秸的顏色,兩眼里一片率真,像是山雨欲來的天空——灰暗中透出那奇異的天藍。我正說著,忽見他周身一片光亮,仿佛落日那灑滿群山的余暉也灑到了他身上。我給了他兩角五分的硬幣。
“你明天來吧?!蔽艺f,“多謝你了?!?/p>
他看著我,又看看硬幣,好像要說什么,可又說不出來,就轉(zhuǎn)身離去。
第二天黎明時分,一陣劈柴聲攪得我似醒非醒。那拍子依然不緊不慢,又把我?guī)Щ貕羿l(xiāng)。我早上起床,天很涼,這孩子來過又走了,只見一堆木柴整整齊齊碼放在墻邊。他下午放學后又來了,一口氣干到該回孤兒院了才歇手。他叫杰里,十二歲了,從四歲就呆在孤兒院。我可以想象他四歲的樣子,也是這雙鄭重其事的灰藍色眼睛,也是這份——自立?不,我想到的詞兒是“正直”。這個詞對我有特殊的含義,我用它來說明一種難得的品格。我父親就有這種品格——我相信還有別人,但是在我的相識中幾乎沒有一個人像一泓山泉那般清澈、純樸和樸素地具備這種品格。然而杰里這孩子就有。他的正直植根于勇氣,但又超出勇敢。他誠實,但超出誠實。有一天,斧把斷了。杰里說孤兒院的木工房給修。我掏出修理費,他不肯收。
“這錢該我出?!彼f,“我弄斷的,我砍得不小心?!?/p>
“誰都有個閃失的時候?!蔽覍λf,“都怪木把不結(jié)實。我找賣斧子的去?!?/p>
他這才肯把錢收下。他對自己的疏忽毫不遮掩。他是個有主意的人,干活就要認真干好,沒干好,他就會承擔責任,絕不借故推諉。
各抒己見
老師:心理描寫指人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圍繞客觀事物而產(chǎn)生的看法、感觸、聯(lián)想、潛意識等思想活動。這篇小說是如何揭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豐富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呢?
田亮:作者對于自己的介紹是通過心理獨白表現(xiàn)出來的,“我還想起家來,老惦記著那十月間的楓葉如火,那一垛垛玉米秫秸,南瓜成堆,黑胡桃林子,還有隆起的山丘”,這段描寫寫出了人物的身世。
柳文:對孩子的介紹也是通過作者的心理獨白完成的,“我端詳著他,說真的,這還是頭一回。他的頭發(fā)呈玉米秫秸的顏色,兩眼里一片率真,像是山雨欲來的天空——灰暗中透出那奇異的天藍”這幾句表現(xiàn)出了作者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心理變化過程,對孩子也由剛開始的不信任到劈完柴后的刮目相看。
老師:這種獨白式的心理描寫可以直接使用“想”等詞語,也可以結(jié)合人物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可以使抽象的概述變得更具體可感。
孫楊:“我估計他劈了有一個半小時吧,因為這時我歇下來舒展一下身子,聽見他走上門口的臺階,夕陽已漸漸沉沒在遠山的背后,壑谷間一片紫靄,顏色比翠菊還濃”這段文字運用環(huán)境烘托法,讓我們通過作者的眼睛了解到這個孩子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
胡蝶:“我正說著,忽見他周身一片光亮,仿佛落日那灑滿群山的余暉也灑到了他身上”這一句也使用了環(huán)境烘托法,既點出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也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到故事主人公正直的形象。
老師:恰當?shù)沫h(huán)境描寫既對刻畫人物、反映主題有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還能襯托人物的心理活動。
張?zhí)m:“第二天黎明時分,一陣劈柴聲攪得我似醒非醒。那拍子依然不緊不慢,又把我?guī)Щ貕羿l(xiāng)”這一句采用了幻覺描寫法,體現(xiàn)了這個孩子做事踏實的性格特征。
有的放矢
完成心理描寫的思維過程有以下步驟:
一、明確寫作對象
二、了解情節(jié)環(huán)境(情境)
三、分析心理狀態(tài)
四、選擇適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