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剛
摘 要:貴德縣是青海小麥產量大縣之一,優(yōu)良合適貴德種植的小麥品種對提高小麥產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對幾個品種的小麥進行區(qū)域試驗,篩選適合貴德的優(yōu)良小麥品種。
關鍵詞:貴德縣;小麥;區(qū)域試驗;產量
一、試驗目的及試驗設計
1.試驗目的:鑒定引進和育成的冬小麥新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區(qū)域的適應性、豐產性、穩(wěn)定性和抗病性,確定其適應地區(qū)和在生產上的利用價值,布置本試驗,為我省審定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2.參試品種(系)8個,分別為2016161-2、GDZ135、山農20、SP7、HP197、中麥175(CK)、中糧22、石優(yōu)麥20。
3.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重復3次、南北行向,每小區(qū)20平方米,小區(qū)長5米,寬4米;每小區(qū)23行,種植密度24萬株,小區(qū)間空50厘米,重復間留走道50厘米,四周設保護行。
4.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貴德縣河西鎮(zhèn)瓦家村,土壤為砂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春油菜。2019年9月15日整地,9月25日播種,磷酸二銨作種肥30公斤/畝,撒施后旋耕,采用人工手溜種植,每小區(qū)播種量按我縣常規(guī)播種量每畝27.5公斤計算,每小區(qū)播種量412.29克;10月9日澆灌種水,10月26日出苗,出苗較整齊,12月10日澆灌冬水,2019年3月15日澆灌返青水,并追施尿素17.5公斤/畝,撒施混合肥20公斤/畝,5月13日、6月22日兩次人工除草,7月26日收獲。
二、結果與分析
產量結果從附表可以看出,試驗品種產量,2016161-2、GDZ135、山農20、SP7、HF197、中麥175、中糧22、石優(yōu)20。小區(qū)平均產量依次為:13.68公斤、12.03公斤、11.42公斤、10.16公斤、11.91公斤、11.93公斤、12.55公斤、12.03公斤;折合畝產依次為:456.23公斤、401.2公斤、380.86公斤、338.84公斤、397.2公斤、397.86公斤、418.54公斤、401.2公斤;試驗表明,201616品種比對照中麥175增產15%;中糧22品種比對照表中麥175增產5.2%。詳見區(qū)域試驗產量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