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超,王海朦,李 麗,李紅春,晉紅中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皮膚科, 北京 100730)
皮膚病學是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除課堂教學外,臨床輪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臨床輪轉,既能進一步鞏固和驗證課堂所學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皮膚科臨床思維、提高實踐能力。因此,了解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的皮膚病學臨床輪轉需求、學習難點和目前的教學效果有助于進一步優(yōu)化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的皮膚病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1]。另外,由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八年制醫(yī)學生在皮膚科臨床輪轉時間有限,為此皮膚病學系將多年來積累的臨床病例進行收集與整理,初步建立了一個皮膚病學病例庫,將典型病例以規(guī)范化的病歷書寫模式進行展示,配合高質量的臨床圖片及病理圖片,旨在豐富學生視野,對課堂所學及臨床輪轉內容加以補充、強化,目前病例庫正在不斷完善中。了解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對皮膚病學病例庫的實際需求及興趣點,對于病例庫的改進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八年制臨床見習和實習階段的學生。
1.2.1 調查方法
本調查問卷以手機微信鏈接的方式向被調查者發(fā)放填寫并收集數(shù)據。通過問卷說明向被調查者強調本次調查的目的,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后通過頁面直接提交。共計發(fā)放微信鏈接問卷105份。
1.2.2 問卷設置
具體問卷內容包括三大部分。
1.2.2.1 一般資料:包括性別、所在年級、臨床學習階段(見習或實習)、已進入臨床的時間、是否學習過皮膚病學相關課程、是否在皮膚科門診/病房見習或實習過。
1.2.2.2 皮膚病學課程設置相關內容:認為臨床輪轉對皮膚病學的學習是否必要、更喜歡在皮膚科門診還是皮膚科病房輪轉、希望在皮膚科輪轉的時間多久、在皮膚科輪轉時最希望學習什么(常見及疑難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皮膚病理、皮膚激光、皮膚外科、醫(yī)學美容和皮膚影像)、認為哪部分內容學習時最有難度(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感染性皮膚病、紅斑鱗屑性皮膚病、自身免疫性大皰病、色素障礙性皮膚病、結締組織病、皮膚腫瘤和遺傳性皮膚病)以及在皮膚科輪轉后對教學的皮膚病知識掌握程度如何。
1.2.2.3 皮膚病學病例庫設置相關內容:認為皮膚病學病例庫的設置是否必要、希望病例庫以何種形式共享(電子、書籍)以及對病例庫的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感染性皮膚病、紅斑鱗屑性皮膚病、自身免疫性大皰病、色素障礙性皮膚病、結締組織病、皮膚腫瘤和遺傳性皮膚病)。
調查問卷通過微信發(fā)放105份,回收101份,有效問卷101份,應答率為96.19%,問卷完成率為100%。參與調查的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男性29人(28.71%)、女性72人(71.29%);所在年級包括第五年18人(17.82%)、第6年28人(27.72%)、第7年25人(24.75%)、第8年30人(29.70%);臨床學習階段:臨床見習48人(47.52%)、實習53人(52.48%);已進入臨床的時間:小于6個月的19人(18.81%),6~12個月的30人(29.70%),13~24個月的32人(31.68%),大于24個月的20人(19.8%);是否學習過皮膚病學相關課程:55人(54.46%)學習過皮膚病學相關課程,46人(45.54%)未學習過皮膚病學相關課程;50人(49.50%)在皮膚科門診見習或實習過,25人(24.75%)在皮膚科病房見習或實習過。
101人(100%)認為臨床輪轉對皮膚病學的學習有必要。89人(88.12%)更喜歡在皮膚科門診輪轉,12人(11.88%)更喜歡在皮膚科病房輪轉。希望在皮膚科輪轉的時間:≤3 d,14人(13.86%);4~7 d,65人(64.36%);>7 d,22人(21.78%)。在皮膚科輪轉期間最希望學習的內容依次為:常見及疑難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81.19%)、醫(yī)學美容(73.27%)、皮膚激光(48.51%)、皮膚外科(28.71%)、皮膚病理(27.72%)及皮膚影像(24.75%)。
皮膚病學相關知識中,學習難度從難到易的程度依次為:自身免疫性大皰病(53.47%)、結締組織病(42.57%)、紅斑鱗屑性皮膚病(37.62%)、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及濕疹(35.64%)、遺傳性皮膚病(27.72%)、感染性皮膚病(25.74%)、色素障礙性皮膚病(17.82%)及皮膚腫瘤(14.85%)。
輪轉完皮膚科后,對教學的皮膚病知識掌握程度如何:掌握<30%內容者20人(19.80%),掌握30%~70%者55人(54.46%),掌握>70%內容者26人(25.74%)。
101人(100%)認為皮膚病學病例庫對皮膚病學的學習有幫助。希望病例庫以何種形式共享:電子形式(94.06%)、書籍形式(5.94%)。對病例庫內容的感興趣程度依次為: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及濕疹(82.18%)、感染性皮膚病(67.33%)、結締組織病(46.53%)、皮膚腫瘤(41.58%)、遺傳性皮膚病(31.68%)、自身免疫性大皰病(29.7%)、色素障礙性皮膚病(28.71%)及紅斑鱗屑性皮膚病(25.74%)。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普遍認為臨床輪轉對于皮膚病學的學習具有必要性且對皮膚科臨床輪轉的熱情非常高漲。其輪轉期間最希望學習的內容為常見及疑難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這與教學目標相符。此外,醫(yī)學美容也是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頗為感興趣的內容,這是本次調查的一個新發(fā)現(xiàn)。既往的教學工作中常忽略醫(yī)學美容方面的介紹,然而,醫(yī)學美容是皮膚科領域較為新興的亞專業(yè),發(fā)展迅速且需求日益增加,在未來的教學中可根據情況適當介紹醫(yī)學美容方面的知識及進展,順應時代發(fā)展。
初步發(fā)現(xiàn)了學生在本門課程學習中的薄弱點,自身免疫性大皰病、結締組織病及紅斑鱗屑性皮膚病是學生反映的難度最大的部分,這為日后的教學安排提供了參考。輪轉后對皮膚病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方面,學生對自己的實際評估結果顯示,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提示仍需不斷優(yōu)化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的皮膚病學教學內容及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八年制醫(yī)學生對皮膚病學病例庫的需求非常強烈,絕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電子病例庫形式進行共享。因此,待病例庫完善后可嘗試以手機APP的形式將病例庫對學生開放,令其使用時更為便捷[2]。對于病例庫的內容方面,其最感興趣的內容為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可能與本類疾病最為常見有關,學習本部分內容的實用性相對更強。此外,八年制醫(yī)學生對感染性皮膚病及結締組織病部分亦較為感興趣,可能與這兩部分內容與其他科室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這也提示八年制醫(yī)學生對涉及多學科交叉的內容更為感興趣,這對未來的教學內容安排有一定的提示意義。
綜上所述,根據本次調查的結果,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八年制醫(yī)學生對皮膚病學臨床輪轉及病例庫的需求均較為強烈,同時,本研究初步明確了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皮膚病學教學中的難點和薄弱點,為優(yōu)化皮膚病學教學體系、完善教學病例庫提供了參考方向。未來,將不斷探索提高皮膚病學教學效果的方法和流程,以進一步提高八年制臨床醫(yī)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實際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