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十六國時期后燕金銅佛探析

      2020-02-14 15:42李建南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期

      李建南

      摘 要:文章主要對十六國時期后燕佛教造像樣式進行考察分析。通過對定州靜志塔地宮的地理位置、出土帶有“修燕魏廢塔”碑刻和“北魏永興三年”銘文舍利函分析,認為地宮中出土的五胡風格金銅佛為后燕造像。以此件佛像作為后燕佛像標準,河北隆化出土的一件五胡造像與靜志塔像形制相似,現(xiàn)隆化縣在五胡時期屬后燕且當時當?shù)胤鸾田L氣濃厚,認為此像也為后燕造像。通過對上述兩件造像考察,總結后燕金銅佛樣式,為五胡時期金銅佛的分區(qū)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后燕;南燕;佛教造像

      公元384年,鮮卑慕容垂于滎陽復燕,史稱后燕。次年遷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公元396年,北魏攻破后燕都城,后燕被迫退回龍城(今遼寧朝陽)。公元407年,后燕被北燕滅亡。根據(jù)《廣弘明集》記載慕容寶有隨軍沙門支曇猛①,及《慕容熙載記》記載后燕光始七年(407)符氏死時慕容熙令沙門素服②,可知后燕佛教興盛,但在考古材料中暫無明確為后燕佛像實物。1969年,后燕都城定州靜志塔基地宮出土一件五胡風格的金銅佛,根據(jù)出土的石刻銘文可知靜志塔基最早為后燕建立,其地宮出土的五胡風格金銅佛也應該為后燕時期的金銅佛像。

      1 靜志塔地基出土金銅佛年代分析

      1969年5月,定州電力公司挖溝時發(fā)現(xiàn)一個方形洞口,同年7月進行了清理。根據(jù)出土石刻銘文,可知這是原靜志塔的地宮,其內出土一件古式金銅佛(圖1,以下簡稱靜志塔像)③。佛像頭頂有高大磨光肉髻,發(fā)綹磨光,面部偏窄呈倒三角形,細眼闊鼻,圓形衣領上刻有紋樣,胸前有三道U字形衣紋,兩條手臂紋呈三角形,手印模糊不清,衣角為平面有三道衣紋,結跏趺坐于佛座上。佛座兩側有雙獅,中間有線刻紋樣。背面有上、下兩個榫,分別位于頭后部和佛座上端(圖2)④。佛像為典型的五胡風格金銅佛。

      關于靜志塔像的年代,由于造像上沒有銘文,只能根據(jù)伴隨出土文物進行判斷。地宮內出土物件豐富,共發(fā)現(xiàn)9件北魏到宋的石刻銘文,為考察靜志塔寺的年代提供了兩個重要線索:一是隋大業(yè)二年(606)石志銘文⑤與唐大中十二年(858)石志銘文⑥,兩塊石刻中都有提到“修燕魏廢塔”一詞;二是出土物中有一件刻有“大代興安二年歲次癸巳十一月□□朔五日癸□”銘文石舍利函(圖3)⑦。這件舍利函流傳有序,在同時出土的隋大業(yè)二年鎏金銅函⑧與唐大中十二年定州靜志塔寺重藏真身記⑨石志中均有提及此件石函,說明舍利函曾在隋和唐有兩次出現(xiàn),石函應該是興安二年(453)制作成之后直接埋入地基之中,證實了線索一所提到的“修燕魏廢塔”一說法真實存在,所以推斷靜志塔的建造年代為北魏之前的燕國。

      在北魏之前共有兩個燕國存在,分別為前燕和后燕,筆者認為是后燕的可能性要大于前燕。首先,后燕于385年定都于定州,靜志塔像出土地定州成為后燕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中心。其次,后燕定州時期,君主慕容垂是一位佛教信仰者,唐代道宣《廣弘明集》記載慕容垂曾與泰山名僧朗公互通書信,并“送官絹百疋,袈裟三領,綿五十斤”⑩作為供養(yǎng),加之《陶齋藏石記五所》記載了一件慕容垂建立后燕第一年燕元年所造石佛k。最后,公元396年北魏攻占后燕首都定州,后燕其余勢力逃亡龍城(今遼寧朝陽),定州成為北魏的管轄地,這種朝代更迭與石刻銘文所載的“燕魏”正好符合。結合上述三點分析,靜志塔寺建立的時間大致為公元385年至396年后燕占領定州這12年間。故靜志塔地宮出土的古式金銅佛也同為后燕定州時期(385—396)的作品。

      2 河北隆化縣三道營村揀選金銅佛

      1975年,河北隆化縣四道營鄉(xiāng)三道村修275省道時在村東采石場??p中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件金銅佛,其中有一件高7.3厘米的佛像(圖4,以下簡稱隆化像)①與靜志塔像極為相似,筆者認為這此件造像也為后燕時期的作品。分析如下:

      ①隆化像與靜志塔像形制極為相似,高大磨光肉髻,面部偏窄類似于倒三角形,圓寬衣領且前面有小尖,肩膀偏窄瘦,手下衣紋以線刻表示,兩側雙獅樣態(tài)基本一致。兩件造像高度為7~9厘米。筆者將靜志塔像與隆化像的頭部寬度、頭部長度、肩膀寬度、底座寬度、身體長度、底座長度、單個獅子的長度做一個長度測量(表1)。由于兩件佛像的總長度不同,各個部分的制作也不相同,為了觀察兩尊像各個部分的相似性,筆者采用比例的方式,將各個部分的長度和自身總長度做一個表格(表2),比例能說明兩尊佛像的形制的相似度。

      從兩個表格可以看出,兩件佛像各個部分的長寬百分比差距保持在3%以內,比例幾乎相同,表格中兩件佛像之間的相差有可能是測量誤差或博物館收集時進行了清理等原因導致。總的來說,兩件佛像的形制一樣。

      ②隆化像發(fā)現(xiàn)之地屬后燕。隆化像出土地河北承德市隆化縣四道營鄉(xiāng)三道營村位于承德西北部,自公元385年慕容垂復燕至396年北魏攻占后燕都城中山,現(xiàn)隆化縣全境歸后燕管轄,后燕撤回龍城(遼寧朝陽)后,隆化歸北魏,之后一直被北魏管轄。從以上歷史發(fā)展中可知,隆化在385—396年曾被北燕占領。

      ③隆化像發(fā)現(xiàn)之地佛教信仰濃厚。《資治通鑒》卷一零七載,晉太元十五年(390),“九月,北平人吳柱聚眾千余,立沙門長老法長為天子。破北平郡(河北遵化東),轉寇廣都(建昌縣境內),入白狼城”④。法長這支隊伍從河北遵化轉戰(zhàn)遼西,攻克白狼城,直逼后燕留都龍城,由此可知后燕時期僧俗信徒眾多,佛教在民間相當流行,所以沙門才有這么大煽動力。隆化縣就在這支僧人起義軍行徑(圖5)的附近,以此可知隆化地區(qū)當時佛教信仰氣息應該比較重。

      綜上,靜志塔地基出土古式金銅佛根據(jù)地基出土銘文可明確為后燕時期的佛教造像。隆化像與靜志塔像從形制上極為相似,發(fā)現(xiàn)之地都曾是后燕歸屬地,當?shù)孛癖姷姆鸾绦叛鲆矘O為強烈,綜合以上三點筆者認為隆化像也屬于后燕時期的作品。

      3 小結

      綜合以上2件作品,后燕佛像明顯特征為面帶微笑、肉髻高大、頭部和肩部偏窄、衣領前部偏尖、從肩到腰部呈內掖型、佛座呈單層、兩側雙獅簡化、中間有線刻紋樣。這種樣式的佛像除上述2件,筆者還發(fā)現(xiàn)12件與此類似佛像,如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五胡風格金銅佛(圖6)①與列舉的2件后燕佛像形制基本相似,高大磨光發(fā)髻,頭部和肩部偏窄,帶有小尖的寬圓衣領,從肩到腰部呈內掖型,線刻雙獅佛座,雙獅構造樣式基本一致,應該也同為后燕時期的造像。在此,筆者做一個大膽的設想,靜志塔像、隆化像及遼寧博物館館藏像的樣式特征是不是后燕的一種金銅佛像模式呢?從搜集的資料分析,非常有可能!■

      长沙县| 镇坪县| 海安县| 衡阳县| 改则县| 南岸区| 集贤县| 侯马市| 红安县| 沁源县| 马龙县| 辉南县| 沁源县| 双峰县| 大安市| 裕民县| 浦东新区| 梁河县| 盱眙县| 苗栗县| 合江县| 广昌县| 迁西县| 望谟县| 忻城县| 安康市| 东乡县| 兖州市| 全椒县| 宿松县| 莆田市| 山西省| 莱芜市| 武陟县| 崇左市| 中江县| 岳阳县| 永福县| 亚东县| 九寨沟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