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網(wǎng)站2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學生為西方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學習機會隨著新冠病毒的消息占據(jù)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西方大學大量的中國學生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在英國,2019年有13萬中國學生入學,高于2018年的11萬。申請數(shù)據(jù)顯示,這一數(shù)字在今年可能進一步增加。
中國留學生來自迥異于我們文化和教學背景的地方,接納如此龐大的新群體不可避免地會引發(fā)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是可以預料的,比如一些中國學生在遠離家鄉(xiāng)的新環(huán)境里遇到的種種困難。
但還有預料之外的問題,比如在英中國留學生被政治化,并被描述成在他們留學的英國院校施加壓力和威脅。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一種心理有關,即擔心中國政府試圖影響自由民主國家的公共生活,并從西方公司和學者那里竊取知識產(chǎn)權。
但是,如果將全體中國留學生視為在政治上與英國敵對的集體,那將是一種巨大的不公。
首先,我們在倫敦國王學院的經(jīng)驗是,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來英國是為了做他們所說的事情——學習。他們來英國留學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想要接受一流的教育,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且思想開放。從本質上講,他們(到英國留學)的動機與其他任何外國留學生沒什么兩樣。
其次,認為中國學生的世界觀完全是由本國的宣傳所塑造的觀點,往好里說是過于簡單化,說難聽點就是傲慢的和錯誤的。中國學生可能會有一些英國人不同意的觀點。但我們的經(jīng)驗是,中國學生是一個多元化、復雜的群體,具有多元、復雜的觀點。他們應被視為有能動性的個體。
把中國學生拖入有關對民主影響和威脅的政治辯論中,很有可能助長更令人不快的想法和詆毀。新冠病毒從暴發(fā)到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伴隨著中國學生在英國受到騷擾或侮辱等令人不安的報道。公共衛(wèi)生問題是一回事,但僅僅由于國籍和外表而歧視整個群體則是另一回事。
沒人會否認與中國這樣一個不同的國家打交道會帶來挑戰(zhàn)和風險。但不加分辨地一味把中國留學生視為威脅,與假裝根本沒有問題一樣,是錯誤的。
明智的做法是,將中國學生(的到來)視為一個無與倫比的機會,從他們那里了解一個脫歐后的英國想要與之展開更多交往的國家。妖魔化不僅對他們不公,長遠而言,對英國來說也將是一場災難?!?/p>
(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克里·布朗、倫敦國王學院校長愛德華·拜恩,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