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斌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對于換熱器而言,其是暖通空調工程中常見的也是尤為重要的設備,同樣也是節(jié)約設備能耗的重點體現(xiàn)。提高換熱器的使用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無論對于能源緊張問題還是環(huán)境污染問題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而且還能推動暖通空調技術及其系統(tǒng)功能的更新。
依據(jù)我國有關部門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對于整個建筑能耗設計而言,暖通空調工程的能源消耗可以占據(jù)總量的40%左右,一方面消耗與浪費了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還會促進有關比例上漲,從而激化能源供求之間的矛盾[1]。也由于這一原因,關于其設計節(jié)能降耗已漸漸成為有關研究工作人員的重點工作方向?,F(xiàn)下,我國的人均住宅面積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使用暖通空調的用戶也會隨之增加,在現(xiàn)實運作中必然會造成更大的能源消耗,這也是體現(xiàn)能源供需不協(xié)調的一方面?,F(xiàn)階段,我國所使用的能源體系中依舊以不可再生能源為主,特別是電能。因為使用十分頻繁為能源總量帶去了巨大的壓力,還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生態(tài)污染問題。
對節(jié)能設計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設計方面:①變頻系統(tǒng)。在進行暖通空調有關節(jié)能設計時,第一選擇就是變頻系統(tǒng),其重要作用是能夠減少能源損耗,還能對暖通空調系統(tǒng)存在的不足加以補充,從而減少運行成本投入。在進行節(jié)能設計時,通常都會留出一定的余量空間,從而有利于設備負荷能夠有序平穩(wěn)的運轉。我們以建筑節(jié)能設計為例,在建筑物中的暖通空調中使用變頻系統(tǒng),能夠對系統(tǒng)輸出功率進行及時調整,將負荷變動加以改變,由此增強空調的節(jié)能效果;②地源熱泵。這種空調主要使用的是地源熱泵系統(tǒng),所使用埋管式系統(tǒng)不僅安裝十分靈活,而且易于控制。關于埋管方式主要采取立埋方法,將水當作冷熱量載體,從而讓機組和土壤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熱量交換。該種空調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而各個系統(tǒng)間主要通過水或者是空氣實現(xiàn)熱量傳遞,地能和地源熱泵之間所使用的換熱介質是水,至于和暖通空調末端所使用的換熱介質可以是空氣也可以是水,從而達到恒濕與恒溫的效果[2]。
在文中的實驗案例中,主要進行的是換熱器自身換熱性能的實驗。實驗中的實驗對象為:套管式、板式提及列管式這三種換熱器。在長期使用換熱器很容易出現(xiàn)換熱器結垢、腐蝕等有關問題,不僅大大降低其傳熱性能,而且會增大空調能耗,甚至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對此,首先文章將對換熱器受到腐蝕的主要原因進行簡要分析:①水質。水質含有的溶解成分、pH值、水溫等均會嚴重影響換熱器的腐蝕情況。而水的pH值、含氣量以及有關溶解成分的影響程度較大,可是卻能夠進行人工控制,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應要尤為注重維護工作。對于換熱器系統(tǒng)而言,對其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管道中積存過量的空氣,一方面對水循環(huán)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氧氣極易使換熱器受到腐蝕。由于水中的空氣溶解度和溫度與壓力具有關聯(lián)性,要是水溫升高或是能夠管道阻力壓降低時,自然就會水中溶解。除此之外,要是pH值較低,十分有利于陰極反應的發(fā)生,金屬遭受腐蝕的速度會大大提升。所以,在應用冷卻液的過程中要尤為關注水質,最好使用堿性較高的水,由此降低pH值腐蝕換熱器蝕的速度。水中如果含有大量的陰離子,同樣也會腐蝕換熱器。所以要對離子濃度進行科學檢測,減低陰離子在水中的含量,可以加入適量的抗腐蝕物質有效保護換熱器;②材質。只是少數(shù)的換熱器所使用的制造材料是不銹鋼、玻璃等有關特殊材質,通常的換熱器主要使用的是碳鋼。關于碳鋼,其中還含有一定的錳、硅、硫等,在鋼材中主要影響其中碳含量的因素就是力學性能,和合金鋼比較,通常不會加入很多合金元素,因此極易出現(xiàn)生銹現(xiàn)象,而且抗腐蝕性能極低;③進出口溫度。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腐蝕速度也會增快,也就是說二者之間是成正比例的。所以,在平時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對供水溫度進行嚴格控制。
在三種換熱器只在對冷水流量加以改變的實驗中,針對其傳熱系數(shù)、阻力以及平均換熱量變化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水流流量影響換熱器傳熱。通過該實驗,我們能夠得知要是水流流量不斷增加,這三種類型換熱器的平移換熱值以及傳熱系數(shù)也會隨之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當中上升趨勢相對明顯的為板式以及套管式,至于列管式上升趨勢并不明顯。之所以會產(chǎn)生該種情況的核心因素由于水流流量的增大而提高了流體雷諾數(shù),所以在流體內(nèi)部會生成一定的漩渦,使得流體摻混不斷增強,嚴重限制層流底層產(chǎn)生破裂,提高了傳熱速度。但是列管式、板式以及套管這三種換熱器的結構上存在著差異,其冷水和熱水發(fā)生換熱的位置位于列管與外觀之間,因此流動空間要遠大于其他兩種,即便是讓冷水流量增加很難提高其流速,那么也就不能有效提高流體雷諾數(shù)的,那么也就難以對層流底層破壞加以阻止,要想提高列管式的傳熱效果僅僅改變冷水流量是遠遠不夠的。
(2)水流流量影響換熱器阻力。在實驗分析過程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如果提高了水流流速,不僅可以對換熱器傳熱效果產(chǎn)生影響而且也使得換熱器阻力進一步增大,從實驗結果來看反映效果最為明顯的套管式與板式換熱器。因為流速變化和流動阻力變化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的,所以要是冷水流量增大會使得套管式以及板式中的流速提升,所以流動阻力也會隨之增強;但是對于列管式而言,與另外兩種的換熱器相比其冷水流動空間會更大一些,所以即使是增大流量也很難影響冷水的流動速度,所以其流動阻力也不是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3)最佳運行流量。通過實驗與有關分析能夠知道,隨著水流流量的不然增大即使可以增加換熱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換熱器實際運行效率有效提高,可也不能忽視其會讓流動阻力增大,進而加大了換熱器耗損程度。因此,從事暖通空調工程的有關研究人員應重視換熱器的深入研究,制定出一個相對精準的流量值,確保在損耗最小的情況下?lián)Q取最大化的換熱量,而此時所明確的流量值就可以被稱之為換熱器的最佳運行流量。至于計算運行流量,文章認為應以總能量作為計算出發(fā)點,也就是換熱器最大的阻力耗損和平均換熱量之間的差值,即換熱器的最佳運行流量[3]。
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如果想提高換熱器的實際使用功效,就應該嚴格控制其內(nèi)部熱水流量、冷水流量還有阻力因素。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其最佳運行流量進行科學計算并做好運行節(jié)能分析,以此保證當換熱器換熱量最大時不會造成過大的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