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囊曾貯天邊月劍革猶函塞上霜

      2020-02-16 14:49胡傳淮陳敏強
      文史雜志 2020年1期
      關鍵詞:陳燕

      胡傳淮 陳敏強

      陳鼒(1822-1907),字南村,出生于清代四川省潼川府蓬溪縣玉溪鎮(zhèn)(今屬重慶市潼南區(qū))回龍壩村的一個耕讀之家。咸豐六年(1856年)至咸豐十一年(1861年),陳燕從征新疆喀什平倭里罕之亂,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打擊分裂勢力,抵御外敵入侵,作出了貢獻。其歷任江西峽江、德化知縣,義寧州知州,好吟詠,撰有《出塞吟》《南村詩集》等。本文特對陳鼒生平、政績、詩文和交游作一初步考述。

      一、游幕西域

      19世紀中葉,新疆喀什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內外勾結的叛亂。為平定叛亂、維護祖國統(tǒng)一而建功立業(yè)的士人中,就有一位蓬溪籍人士——陳燕。

      陳燕少有四方之志,赴京城為幕友,同時參加科考,以求入仕。然而,直到他34歲時,還沒有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此時,出現(xiàn)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原來,在新疆喀什地區(qū)的分裂分子和鄰近的浩罕國,相互勾結,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咸豐六年(1856年),朝廷派裕瑞(裕輯庵)出任喀什噶爾辦事大臣(后授葉爾羌參贊大臣),入疆平亂。裕瑞遂邀請陳燕入幕,同往新疆。

      一個重要的選擇擺在了陳鼒面前。一方面,雖然他數(shù)試不第,但仍然有志于科場。自陳燕出生至此時,經(jīng)歷了道光、咸豐兩朝。其間清朝總共出了19個狀元,大于34歲的有10人。由此看來,士人最重要的科舉之路,對陳鼒來說,并非無望。另一方面,立功邊疆的軍旅生涯,對于自小喜文好武的陳鼒,又有著難以拒絕的吸引力。投筆從戎、建功西域的班超,是他光輝的榜樣。

      陳鼒終于決定“轉策轉蹄”,要“傭書拍案起班生”,即便不能像班超那樣封侯,也要有萬里征戰(zhàn)的壯志,乃作詩抒懷:“男兒縱少封侯略,贏得長刀萬里行?!庇谑?,陳鼒毅然告別京師,踏上征程。其《游幕西域留別都門》云:“京塵澒洞促年華,轉策轉蹄走渥洼。海內論文難傲命,客中作別已無家。五侯門第三端幕,萬里星辰八月槎。市駿臺邊揮手去,征鴻塞雁感天涯?!薄耙磺P歌似渭城,青燈白酒故人情。頻年雨雪催離別,到處湖山管送迎。持節(jié)綏邊雄漢使,傭書拍案起班生。男兒縱少封侯略,贏得長刀萬里行。”這是陳鼒要隨軍到西域而告別京城時寫的。是詩抒寫與友人相別之情,抒發(fā)立功邊疆的雄心。其離別之傷感,難掩從軍參幕之豪邁。

      新的人生道路,一開始就充滿艱難險阻。從京城到新疆,萬里之遙,且沿途生態(tài)惡劣,裝備簡陋。這在陳鼒的詩中有生動描寫,如“夜臥龍沙地,人影弓一彎。腥風吹復立,相對無歡顏?!倍魅藨涯钣H人則“眼枯非無淚,流盡藁砧間。”但是,困難動搖不了出征將士的決心:“名王未系頸,壯士不生還?!?/p>

      大軍還在路途中,喀什地區(qū)的形勢惡化。咸豐七年(1857年)六月,在浩罕國(今烏茲別克一帶)的支持下,倭里罕和卓與噶什喀爾的大農(nóng)奴主、分裂勢力相互勾結,共同策劃發(fā)動了又一次動亂,史稱倭里罕和卓之亂。叛軍一度攻陷噶什喀爾,并包圍葉爾羌。所幸數(shù)月后,清軍來到,才解了葉爾羌之圍,奪回噶什喀爾。倭里罕倉皇逃到浩罕。陳鼒有一首《軍至葉爾羌城解圍》詩專記此事:“昔為車師國,今建專閫城。八城歸鎖鑰,重譯有會盟。峨峨都護府,淵淵鉦鼓鳴。一朝失所制,狐兔盡橫行。長驅烏城陣,合圍天欲傾。野哭多新鬼,秋風助殺聲。豈無忠義士,半死一半生。死者長已矣,生者又從征。鄭吉重開幕,亞夫又列營。招募三河俠,征調六郡兵。前敵已破虜,后勁復兼程。渾河可飛渡,陰山欲削平。仰天臨絕漠,踞險并力爭。古來談兵略,罕識塞外情。三復晁錯論,膠柱瑟無聲。時殊勢亦易,夷險多變更。乘機不厭詐,動物惟一誠。壯哉傅介子,祗知請長纓?!比~爾羌,即葉爾羌河流域,位于新疆喀什地區(qū)南部。古代曾建立過葉爾羌國,清代此地多有叛亂。詩中描寫形勢的險惡,并對如何平定叛亂提出自己的看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詩中還寫到“古來談兵略,罕識塞外情。三復晁錯論,膠柱瑟無聲。”陳燕指出前人談論用兵,很少了解邊疆的情況,拘泥于某些教條。而他?!伴浊翱劚浴保磉_自己的獨到見解。正因如此,當裕輯庵離職回京城時,繼任“節(jié)制各軍”的法茂亭,依然挽留陳鼒入幕。

      陳燕從征喀什地區(qū),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打擊分裂勢力、抵御外敵入侵,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二、任職州縣

      咸豐十一年(1861年),陳鼒由軍功得到監(jiān)生出身,出任江西臨江府峽江縣知縣。他因剿賊出力,無須捐納,且奏奉諭旨賞戴藍翎。陳燕從此開始了人生的后半段,即詩中所稱的“一朝俗吏走風塵”。其《選峽江令赴任裕輯庵部堂餞別賦呈二首》云:“飄然身世等飛茵,但對離筵已醉醇。十載諸侯勞聘問,一朝俗吏走風塵。河陽幕下憐才日,金谷園中送客辰。臨別為揮知己淚,都門柳色盡傷春?!薄叭蠚w來五木香,白狼頌德有封章。故宮禾黍偏秦火,外戚瓊瑰重渭陽。奕葉中興猶反手,大江東去繞離腸。何當嚴武重臨蜀,萬里橋西見草堂?!边@是作者面臨人生又一大轉折時所作。他因協(xié)助平定叛亂有功,被保舉任職,離開時上級設宴餞別。詩中感嘆身世之起落,感謝長官重用,以及臨別依依之.隋。

      陳燕走馬上任不久,新疆又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動亂。朝廷派左宗棠等領兵入疆平定,出征的還有四川名將鮑超(春霆)。時任江西巡撫的沈葆楨,保奏陳燕“隨同鮑春霆軍門出關剿辦叛回”。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他有從軍邊疆的成功經(jīng)歷,已成為新疆通了。陳鼒于是再次西行,“只為將軍征揖客,重行萬里九回腸?!逼洹锻我页蠓钌蛴椎ぶ胸┳嗾{同鮑春霆軍門出關剿辦叛回交卸峽江縣篆留別》云:“飛馳羽檄促戎裝,玉笥峰前月色涼。時正招流屬吾土,山水別恨在河梁。詩囊曾貯天邊月,劍革猶函塞上霜。只為將軍征揖客,重行萬里九回腸?!薄芭f斬樓蘭一劍橫,低徊往事夢魂驚。黃榆白草生邊氣,皓首蒼黎系別情。出塞詩酬新樂府,故鄉(xiāng)月照古長城。祁連西望無來信,愁入陽關玉笛聲?!鄙蛴椎ぶ胸瓷蜉針E,時為江西巡撫。鮑春霆軍門,即晚清湘軍悍將鮑超。

      不過,這只是陳鼒官宦生涯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此后漫長的任職時間里,他為官清正,頗有政聲。

      民國《潼南縣志》載:“陳鼒,字南村,縣之回龍壩人……歷任德化、都昌、興國、新城、石城、星子、瑞金等縣縣令,代理九江府及河防同知印務,均有政聲。同治丁卯蒙舉卓異。光緒初擢授義寧州知州,以鹽運同,在任侯選。在任興利剔弊,勇于任事。未幾,因米厘事去官,仍委榷石灰窯、姑塘、神崗諸局稅務。卒年八十有五。生平篤于友愛。二、三、四弟均以鼒汲引得官。所得廉俸,分給弟、侄支用,雖過費不以為嫌,性好吟詠,著有《南村詩草》藏于家?!?/p>

      經(jīng)查考,《縣志》所載,兩處有誤:一是“歷任德化、都昌、興國、新城、石城、星子、瑞金等縣縣令”,不屬實。陳燕履歷完整,只擔任過峽江知縣、德化知縣和義寧州知州三項,并無其他官職。查該時段星子等縣記載,其知縣無陳鼒之名。二是“二、三、四弟均為燕汲引得官”,查對江西各縣官職,毫無蹤跡。查對《陳氏家譜》,包含名人錄,亦無任何相關記載。以上兩條,趁此介紹陳鼒生平之機,予以澄清,以免以訛傳訛。

      三、詩文創(chuàng)作

      陳鼒性好吟詠,撰有《出塞吟》《南村詩集》等,清代顧也樵《詩緣正編》、民國《潼南縣志》、當代《蓬溪詩存》錄有其詩。陳鼒的好友李鴻裔曾言:“陳侯焉用嘆官卑”,意思是說,陳燕雖然仕途不算輝煌,但留下了邊疆的功業(yè)和傳世的詩篇。此正合古人立功立德立言的正理。

      陳燕詩歌中,邊塞詩最有特色,西域風物,多入詩中,如他自己所說:“詩囊曾貯天邊月,劍革猶函塞上霜”。

      其《從軍》二首云:

      紅羊白帽撫西來,苜蓿葡萄皆禍胎。五道軍收翻瀧水,千重鐵騎擁輪臺。長卿曾有摹巖字,任昉慚非記室才。長劍倚天弓掛月,一騎揮手陣云開。

      部曲前驅回紇馬,元戎高插紫金貂。上書報國心常切,束發(fā)從軍路已遙。日月光寒遮大漠,風云氣壯掩天驕。樽前慷慨談兵略,籌筆思將漢柱標。

      此詩表述詩人的愛國情懷。第一首寫回民叛亂帶來國難,大軍前來平定,自己雖然沒有了不起的才能,但也要協(xié)助主帥建立軍功。第二首描寫大軍進發(fā)的威武氣勢,抒發(fā)自己籌劃兵略、安定邊疆的報國雄心。

      其《蘭州》云:

      地陰山多隘,金城扼一丸。河聲來碣石,人影上皋蘭。驃騎軍容合,盧侯戰(zhàn)骨寒。古來爭據(jù)處,曲唱望難還。

      其《擬從軍行二首》云:

      短衣渡黑水,長劍倚天山。天山懸明月,猶照漢時關。夜臥龍沙地,人影弓一彎。腥風吹復立,相對無歡顏。仰天歌北斗,銀河落九灣。名王未系頸,壯士不生還。眼枯非無淚,流盡藁砧間。

      鼓角鳴地中,紛紛行人起。枯桑引悲風,吹入蟲沙里。誓取龜茲頭,直通大宛使。堠火滅復明,一去萬余里。長星垂大漠,白骨封高壘。戰(zhàn)聲動地來,殺人如流水。翻身挽繁弱,騕哀鳴不止。載得封侯歸,天馬歌盈耳。

      此詩描述西征的極度艱苦,以及將士不取勝不回還的堅強決心。

      其《法茂亭參帥節(jié)制各軍挽余入幕》二律云:

      蒲梢應共二師回,幕府曾思李牧開。揖客都因門下貴,將軍原自日邊來。文章海內空回首,鼙鼓天洼數(shù)舉抒。匣里舊藏雷煥劍,今朝豈是化龍材。

      南宮當日是仙班,十載輪臺兩鬢斑。久歷冰霜堅晚節(jié),收回劫運破愁顏。累朝封檄天山外,萬里戎機奕局間。試向籌邊樓上望,風云長護漢時關。

      新任統(tǒng)軍主帥邀請作者為幕友,足見作者的才能得到承認。詩中有對主帥的贊頌,有對自己一展身手的期望。

      陳燕江西州縣任職甚久,描寫江西人文之詩不少,如《己巳春初蒞德化任望廬山》云:

      五老開顏六合曙,神游廬山最佳處。我欲偶借一廬居,只恐山不放我去。磅礴大氣走蜿蜒,千巖萬壑各一天。九十九峰自雄長,巨靈獨捧香爐煙。落星石上揖南土,漢陽峰下瀉飛泉。山下紅日山上雪,此境疑又到祁連。五龍劍術雙峰戲,偏偏引入神仙吏。宗雷笑傲分丘壑,陶謝文章領幽邃。鹿洞忽騰經(jīng)籍光,龍潛風采今交臂。依山結屋多種田,千澗水浥釀豐年。適見采藥歸野老,忽聞樵唱萬山巔。云雨陰晴倏變易,一日之氣四時備。四時氣候春占多,神化難入皓毛志。我來適與山為鄰,思將面目一寫真。他日揖別匡君去,好攜吟興寄峨岷。

      作者出任德化縣知縣。德化在廬山腳下,他得以春望廬山,欣賞廬山景物、人文。詩末,表露了他回歸四川故鄉(xiāng)的期盼。

      《蒞義寧州任陳右銘廉訪招飲于南山樓座中有周德泉軍門余鐵生太守賦五古一首》云:

      彈冠沐修水,振衣面南山。追陪游山屐,暫與白云間。石門寂不鎖,石竇有龍潛。潛者偶在淵,飛者奮沖天。天影空瀠瀠,百尺一樓懸。樓上具樽酒,舉杯月在手。眾山列盤盂,孤云穿戶牖。檻外長虹落,跨江橋如笮。人來不濟輿,水去仍抱郭。不覺俯仰間,太虛一橐鑰。太息苔篆荒,擘窠林與黃。涪翁乃間氣,妙句摩青蒼。登高有后起,天風引興長。江山同勝概,箕比各殊態(tài)。仰視排衙峰,署樓日相對。

      作者由縣官升任州官(義寧州,位于今江西省修水縣),義寧的陳寶箴請他喝酒。陳右銘,即陳寶箴,字右銘,光緒八年(1882年)擢升為浙江按察使。此詩記錄了陳燕到任后與陳寶箴等人詩酒游宴之場景,詩題之“南山樓”,或與南山崖有關。蓋南山崖相傳為黃山谷棲游讀書處,為義寧名勝之一。陳寶箴此次“招飲”,似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

      《秋感》云:

      蔚藍天色染秋容,點逗塵心淡不濃。淅淅風聲過短笛,蕭蕭客夢醒疏鐘。全家已似衡陽雁,雙影難為葉氏龍。一樣寒霜摧木葉,芙蓉長在兩三峰。

      少年意氣五侯鯖,露布霜刀塞外行。萬里嗚笳動高興,一官慨捧檄平生。折腰俸米侏儒飽,過眼浮云去就輕。無那驚飚催鬢發(fā),猶思當日曼胡纓。

      秋天人們容易傷感,不僅感傷樹木凋零,而且想到與家人音信不通。作者晚年回憶年輕時的壯行,當時遠征西域,意氣風發(fā),如今垂垂老矣,但當年的豪情猶在。

      《月夜訪老良先生》云:

      籬篙將盡砌苔生,月地霜天似水明。三徑不輸陶令宅,一樽高瀉灌嬰城。燒殘蠟炬通禪意,悟到秋花薄宦情。我是仔肩無卸處,摩驢陳跡敢縱橫。

      《出都回任》云:

      九子鈴聲出建章,璽書恩重起傍徨。心依北斗龍光近,目送進天雁路長。鞭影如搖燕塞月,衣塵猶帶玉爐香。驅車不斷長安道,何日風帆過馬當。

      十月霜花由地勻,宦途何處不艱辛。偶囚伏枕詩成祟,未得還鄉(xiāng)仕亦貧。云出無心隨變幻,鏡來照膽見輪困。邯鄲慣說封侯夢,只恐封侯夢不真。

      偕吟共被憶羊何,萬轉心輪一日過。棠棣有花開次第,觚棱回首望嵯峨。英年共作原嘗客,往事徒聞燕趙歌。軒冕分馳須自勵,流光容易感磋跎。

      陳燕篤于友愛,詩篇中“偕吟共被憶羊何”“棠棣有花開次第”之句,表現(xiàn)了懷念兄弟的深隋。陳燕對親人、對家鄉(xiāng)多有幫助,曾在老家建有門樓,旁立桅桿。至今玉溪鎮(zhèn)回龍壩村仍以“桅園子”命名這個居民點。

      四、交游唱和

      陳鼒與李鴻裔、王再咸、陳寶箴等詩人名士,均有交游唱和。

      李鴻裔(1831-1885),字眉生,號香嚴,又號蘇鄰,四川中江人。他是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官至江蘇按察使加布政使銜;罷官后,居家蘇州;精書法,臨撫魏、晉碑銘,無不神形畢肖;又工詩古文,晚年好佛。李鴻裔與劍閣李榕、忠縣李士棻,合稱“蜀中三李”,有《蘇鄰遺詩》《髯仙吟舫遺稿》等。李鴻裔撰《題陳南邨刺史(出塞吟稿)》(壬申九江舟次作)詩云:

      時危慘澹思猛士,安得張騫傅介子?請纓一系樓蘭王,求馬還通大宛使。陳侯儒冠昔未遇,祭酒布衣諸生耳。一朝禱褶跨黃驄,笑擲毛錐行萬里。秦時邊城一丸泥,漢障更在秦城西。當時衛(wèi)霍不到處,陳侯氣壓天山低。北庭將軍一丈佛,東丹氐王頭有角。都將國士遇高生,底許天驕違鄭吉。戈壁驚砂雁夕呼,天蓋四野如穹廬。行人皸瘃手指墮,朔風射面金仆姑。潼漿乳酒難成醉,鐵騎拳毛縮如蝟。陳侯磨盾自高歌,玉帳嫖姚軒勇氣。臙支山下桃花紅(山丹衛(wèi)紅鹽池,一名琴湖,池水色如桃花,出桃花鹽),羌女與花顏色同。青冢琵琶作胡語,酒酣題扇龜茲宮(詩中本事,有即席為蔓精題扇之作。蔓精,回部伎名)。功成笳鼓還幽冀,回首玉關如夢寐。弓衣駝背數(shù)行詩,三十六城風土記。探到河源事亦奇,陳侯焉用嘆官卑。試看虎頭飛食肉,何如新婦不裁帷。

      此詩載李鴻裔著《蘇鄰遺詩》,光緒十四年(1888年)日本刊本,卷上,十一頁。此據(jù)《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18冊,第336頁。民國《潼南縣志》亦錄有此詩,詩題作《題陳南村刺史出塞吟稿》,題下注“江蘇按察李鴻裔,眉生,中江?!?/p>

      王再咸,字澤山,四川溫江人。幼有神童之目,道光己酉(1849年)拔貢,咸豐壬子(1852年)舉人,計偕入都,留京師近二十年,著有《燕臺集》《南游小草》《澤山樂府》等,皆散佚。其《送陳南村之官江西》云:

      白衣蒼狗片時閑,京雒交游昔往還。萬里懷人梅嶺驛,九秋出塞玉門關。干戈滿地身猶在,冠蓋如云夢自閑。安得襄陽于節(jié)度,乞錢百萬買青山。

      觚棱雙闕倚嵯峨,云海翱翔喜再過。兩漢璽書循吏貴,三唐詩卷幕僚多。大江東下惟君在,只履西歸奈老何。賴有長生文字業(yè),閉門風雨鎮(zhèn)編摩。

      披襟一笑白頭新,望里廬山面目真。拂拂長髯五湖長,蕭蕭殘夢十年人。椒花門巷重來日,鼙鼓關山現(xiàn)在身。擊筑狂歌燕市酒,當年每笑苦留髡。

      岷峨西望氣寥寥,大地吟魂不可招。歸里好修耆舊傳,上書深負圣明朝。山川黃鶴數(shù)千里,花柳青羊第幾橋。莫忘草堂真率約,村醪社飯趁相邀。

      陳寶箴(1831-1900),字相真,號右銘,江西義寧人(今江西修水縣),咸豐二年(1852年)中舉出仕,后任浙江、湖北按察使、直隸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撫等。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其在湖南巡撫任內與黃遵憲等辦新政,系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干。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為近代著名學者和詩人。陳寶箴也是著名學者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有函云:

      敬再啟者:

      去歲潯江獲瞻榘度,深慰積年饑渴之忱;今年慈云移蔭鄙州,私用慶幸。邇來仁心仁政不介而孚,謳頌之聲洋洋盈耳。方茲改歲,惜不獲與父老子弟躋堂稱觥,祝我使君萬千壽考耳。《順濟龍王廟碑》,山谷老人書在故里者,“釣礬”二字外,惟恐此尚稍完善。向曾拓數(shù)十紙,為友朋取索殆盡,然拓手苦不佳,猶失真面。頃見與易中實一紙,頓覺改觀,想出坐上客所為,非山鄉(xiāng)俗工可辦此也。欲乞執(zhí)事推春陽之惠,屬代拓二三十本見賜,使遠近傳觀者成知賢使君政教之新,即木石為之生色,亦涪翁之幸也。不廉之請,伏冀覽原。

      手此,再頌春祺。統(tǒng)惟惠照,不宣。

      治愚弟寶箴再拜。

      此函原件藏上海圖書館,由許全勝、柳岳梅率先刊布,題為《與某(一通)》(《陳寶箴遺文》,載《近代中國》第十一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頁);后收入汪叔子、張求會合編之《陳寶箴集》下冊,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649頁,未具收信人名。后經(jīng)廣東行政學院張求會教授考證,可確認此函為陳寶箴光緒十一年致時任義寧州知州的陳燕。(參見張求會《陳寶箴一失名函收信人小考》,2019年7月3日《南方都市報》)易中實為易順鼎,其父易佩紳與陳寶箴為患難交;順鼎與寶箴子三立亦為摯友。

      猜你喜歡
      陳燕
      陳燕:姥姥的愛,成就中國首位“盲調師”
      一二三,變木頭
      積極心理聯(lián)合康復鍛煉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陳燕作品
      新時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多元評價的思考與實踐
      珍妮是我的眼更是我的親人
      “德”是一顆“金核桃”
      全產(chǎn)業(yè)鏈開發(fā)獨家核桃年賣800萬元
      例談SOLO分類理論在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應用
      Dry Grinding of Titanium Alloy Using Brazed Monolayer cBN Wheels Coated with Graphite Lubricant*
      西吉县| 建始县| 商洛市| 永修县| 嘉义市| 宜川县| 连平县| 红原县| 徐闻县| 汤阴县| 三明市| 阿拉善右旗| 玉田县| 东源县| 开平市| 洮南市| 施甸县| 巩义市| 元江| 襄城县| 贺兰县| 美姑县| 信宜市| 勃利县| 罗甸县| 景谷| 福泉市| 呼玛县| 涡阳县| 肥乡县| 扎赉特旗| 临沭县| 花垣县| 平原县| 镇雄县| 高淳县| 丹巴县| 文成县| 义马市| 濉溪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