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理工學院,湖北荊門市,448000) 孫劍鋒
為了推動運動康復理念在大眾健身和慢性病防治方面的應用,增強大眾對于運動康復的了解,學習更多關于運動和健康方面的知識,我國發(fā)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等公文,力求促進運動康復在大眾中的普及,在此背景下,運動康復行業(yè)在我國出現(xiàn)并逐步成長,在此背景下研究運動康復在指導大眾健身方面的應用非常必要。
盡管當前大眾在提升身體健康方面的意識有所提升,在健身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目前我國大眾健身還存在以下問題:
(1)在健身項目的選擇方面,當前大部分人將跑步和散步作為健身的首選,只有少數(shù)人會進行其他球類運動,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健身者居住或者工作地點周邊缺乏專業(yè)且價格相對低廉的運動場所造成的。
(2)在健身的年齡分布中,大部分經(jīng)常進行健身活動的反而是老年人居多,青壯年群體中進行健身運動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老年人在運動過程中更加容易出現(xiàn)身體的損傷,他們迫切需要學習一定的運動康復知識,減少在運動中的損傷。
(3)當前我國大眾對于運動康復知識的了解過少。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在一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知識體系構建中,康復學的占比應高達71.5%,然而目前我國運動康復行業(yè)處于剛剛興起的狀態(tài),尚未出現(xiàn)大量專業(yè)的單位和機構為大眾普及運動康復知識,因此目前我國大眾對于運動健身方面缺乏系統(tǒng)的了解,因此大部分人缺乏科學的健身理念,出現(xiàn)了健身項目選擇不恰當、健身動作不標準、健身強度安排不合理等情況。
(1)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對大眾健身場地建設的投入力度,確保有足夠的健身場所滿足大眾的需求。例如:在進行城市住房建造的過程中,要求開發(fā)商留有足夠的面積建設健身場所供小區(qū)居民進行健身使用,使得小區(qū)居民在閑暇時間能夠快速獲取健身基礎資源;同時政府部門也可以在小區(qū)相對密集的區(qū)域建設公園,在公園中設置健身基礎設施供居民們健身使用。
(2)加強使用運動康復方面的知識在大眾健身中的應用,為不同年齡群體制定不同的運動健身項目和健身方案,例如:可以為青少年制定每周進行籃球、羽毛球等相對激烈的對抗性運動計劃,通過這些運動增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增加青少年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而針對老年人則需要進行太極拳、廣場舞、健身走等相對溫和的方式進行運動,不僅如此,還需要將老年人的運動時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避免其因過量運動造成身體損傷。
(3)向大眾普及全面且系統(tǒng)的運動康復知識,包括:普及運動的優(yōu)點、不同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方面及程度、運動健身的合理時間點和合理時長、運動健身需要注意的飲食等,使得大眾能夠結合各類運動的特點、優(yōu)勢,以及自身的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科學選擇最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和運動時間。
隨著人類年均壽命的提升,如今一些慢性疾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脅,慢性疾病可能導致人們身體殘疾甚至是死亡,而經(jīng)過相關研究表明通過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可以幫助人們預防慢性疾病,幫助慢性疾病患者恢復身體健康。
冠心病是當前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成因比較復雜,高血脂和高血壓都是導致人體患有冠心病的重要因素,當人體血壓過高時,容易造成動脈硬化,致使血管損傷,導致冠心病出現(xiàn)。在臨床中,冠心病患者的家屬普遍重視對冠心病人的及時搶救和治療,卻忽視了在患者出院后按照醫(yī)生的指導對患者進行運動康復治療,這導致患者在出院之后容易復發(fā)。根據(jù)對冠心病患者手術之后配合藥物和運動康復治療發(fā)現(xiàn),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減少患者體內(nèi)出現(xiàn)血栓的概率,減小患者術后再次犯病和引發(fā)其他方面疾病的風險。運動不僅對于冠心病患者后續(xù)治療有幫助,而且有助于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血管的健康程度,降低人們患冠心病的風險。
在傳統(tǒng)的治療中,對于腦卒中患者主要采取針灸治療、按摩治療和服藥治療等方式,而采用這些治療方式存在誤用綜合征的風險,通過制定科學的運動康復治療方案,并將運動康復方案用于腦卒中治療過程中則可以增強頭部血液循環(huán)保護血腦,同時還可以促進神經(jīng)元再生,增強神經(jīng)元突出間的可塑性,進而增強腦卒中的治療效果,提升腦卒中在治療效果。根據(jù)相關腦卒中臨床實驗表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科學的運動康復之后,相對沒有進行運動康復的患者而言,其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明顯比后者更強,不僅如此,臨床實驗表明,通過運動康復患者和未進行運動康復的患者,患者在進行運動康復之后,運動康復并未對其身體造成明顯的傷害,由此可見,將運動康復治療方法應用于腦卒中患者的治療中是比較安全的。
骨質疏松在我國也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骨質疏松是指患者骨組織細微結構遭到破壞,骨密度下降,進而容易引起骨折的一種骨骼病癥,首先是在預防骨質疏松方面,運動能夠有助于人體對鈣元素的吸收,利于鈣元素在骨骼內(nèi)的沉積,起到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不僅如此,人們進行戶外運動還可以接受充足的陽光,還能夠促進維生素D在體內(nèi)的合成,而維生素D 則可以促進小腸粘膜、腎小管對體內(nèi)鈣元素的吸收,增加人體骨骼內(nèi)鈣沉積的量,因此進行戶外運動康復對于預防骨質疏松是比較有效的。同時運動康復還對骨質疏松患者治療有著明顯的幫助。根據(jù)臨床研究表明,骨質疏松患者在緩解疼痛,能夠進行下床活動之后,進行運動康復治療一方面能夠減少患者長期臥床引發(fā)并發(fā)癥的風險,另一方面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20min 至60min 的慢運動能夠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增強骨質疏松的治療效果。
大眾健身對于預防慢性疾病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大眾健身宣傳力度,使得大眾了解運動康復的相關知識,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將運動健身與慢性疾病的預防結合起來,減小慢性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使得大眾能夠運用科學的方式正確健身,提升大眾健身的頻率、次數(shù)和有效性,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