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茵
含蓄的詩人們,總是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情感,而是用各種方法暗示、隱喻。為了讓情感表達得更委婉,他們還發(fā)明了一種特別的寫詩法寶——對寫法。
今夜鄜(fū)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詩里,長安是杜甫所在地,鄜州則是妻兒所在地。他在長安,卻寫起了鄜州的月色以及望月思人的妻子,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種不直接寫自己的思念,反從思念的對象落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的手法,就是“對寫法”。對寫法能夠同時寫出自己與對方的思念,兩地相思,情感交織在一起,會更加真摯動人。
“對寫法”在古詩里比比皆是: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冬至佳節(jié),詩人一個人住在邯鄲驛站,抱膝枯坐,只有影子陪伴,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想到家里人在夜深的時候,大約同樣坐在燈前“說著遠行人”,惦記著自己,盡管未能團聚,卻也能讓孤單的詩人有一點慰藉了。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也是對寫法。詩人想到兄弟們登高遙望,人人都插著茱萸,卻唯獨少了詩人,他們該是多么地惦念自己呀!其實,這是詩人正在想念兄弟們呢!
了解了古代詩人們的“對寫法”,再去讀詩,你會有更多有趣的發(fā)現(xiàn)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