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紀念中的包容與緊張:1948 年之平津五四紀念

      2020-02-22 08:52:22
      社會科學輯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紀念活動五四運動紀念

      劉 一 皋

      歷史紀念乃是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活動的慣常形式與內容,通過總結歷史經驗闡釋政治理想與目標,憑借紀念活動進行集體情緒之宣泄或表達,運用歷史類比方法從事社會動員,或充當政治運動的刺激源泉,如此,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被賦予新的意義、獲得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歷史事件或人物之具體史實,也有可能在持續(xù)的紀念活動中變得模糊起來。

      本文擬以1948 年之平津五四紀念為分析對象,考察歷史紀念活動中歷史記憶、精神詮釋之變動,以及歷史服務于現(xiàn)實政治文化功能之特征。1948 年,五四運動發(fā)生已近而立之年,五四紀念早已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國家則面臨政權更替新時代的到來。在此時刻,既是代際交替,更是時代更新,且具有絕唱色彩的五四紀念,能夠留下何種歷史遺產與思考,是需要給予回答的重要問題。研究區(qū)域側重于北平(北京)。北京乃五四運動發(fā)源地,自國民黨執(zhí)政“首都”南遷,政治地位下降,但仍為文化重鎮(zhèn),尤其是抗戰(zhàn)勝利后學生運動蓬勃發(fā)展,以及國共力量格局的變動,正在逐步回歸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位置。研究材料主要為相關報刊資料。此類材料數量較多,內容多樣化,基本能夠反映五四紀念的各個層面。再者,五四紀念作為一種不斷強化并調適的集體歷史記憶的重要表達形式,公開材料能夠更清晰地反映歷史重塑的特點與疑點。

      一、活動主體及內容

      自五四運動發(fā)生后,便產生了形形色色的五四紀念,大多借以發(fā)揚光大愛國主義精神,倡導民主與科學,而激進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紀念活動中尤為積極??谷諔?zhàn)爭時期,自1939 年始,為動員青年參加抗戰(zhàn),國共兩黨均以青年節(jié)紀念五四,對于青年道路的主義之爭退居其次。1943年,國民政府定“三二九”黃花崗革命烈士紀念日為青年節(jié),強調國民黨領導青年運動的正統(tǒng)地位,國共兩黨斗爭逐漸加劇。1944 年,國民政府定5 月4 日為文藝節(jié),極力削弱五四運動所包含的政治意義。

      時至1948 年五四紀念日來臨,在國民黨政府眼中,日益高漲的學潮是共產黨“利誘”與“騙局”的結果,五四紀念則是學潮醞釀、發(fā)動之源泉,從而漸次退出了五四紀念的具體活動,淪落到“嚴防”①早在4 月22 日,《大公報》便自北平發(fā)出特訊:五四紀念轉瞬即屆。平、津及南京各校皆籌備紀念。屆時若處置不善,可能爆發(fā)全面性之學潮。參見《五四紀念轉瞬即屆》,《大公報》(漢口)1948 年4 月23 日,第2 版。又報道,“學生紀念政府明令規(guī)定的‘三二九’青年節(jié)已經沒有自由”,“‘國大’已經通過修改憲法,在‘戡亂’時期,給予大總統(tǒng)一切‘緊急措施’的權力。而南京又早有消息,說要‘嚴防五四’”。參見虞人:《北平學生兩盛事》,《大公報》(天津)1948 年 5 月 21 日,第 4 版。的角色。不過,因五四紀念含有重大政治象征性,故依然是需要爭奪的陣地。

      5 月4 日,國民黨中央青年部在該部禮堂舉行文藝晚會,作為五四紀念之活動,規(guī)模較小,且為內部活動。青年部部長陳雪屛在會上致詞稱:“五四時代所提出的求真、民主、愛國,正是我們現(xiàn)在建國、行憲、戡亂所需要的。”〔1〕《中央日報》社論 《念五四·看當今》 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繼承五四:其一,說五四運動的起因是救亡運動,將1946 年“二二二”重慶反蘇游行作為五四的繼續(xù);其二,說五四運動的目的是建國運動,以所謂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對應革命之破壞;其三,說五四運動的本質是文化運動,鼓吹以民主反鐵幕,以科學反教條,實質是運動的非政治化;其四,說五四運動的人物是學生運動,要求堅持學生運動的自發(fā)性與自主性?!?〕內容毫無新意,不過是重彈其“新五四運動”②關于“新五四運動”,可參見歐陽軍喜:《“五四”的變奏:1946—1947 年的“新五四運動”述評》,《黨史研究與教學》2010 年第3 期。的老調。

      相比之下,平津地方當局對于五四紀念更為積極,然其主動性又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國民黨對五四紀念如何開展主旨不清,又不能夠在五四紀念中完全缺席,也不愿意關起門來搞文藝晚會,北平市黨政機關負責人采取了極為特殊的辦法,以北京大學校友會的名義參與紀念活動。4 月25日,北大校友會在北平市政府西花廳開會,討論籌備紀念五四及建筑大禮堂募捐事項,北平市長何思源、河北省參議會議長劉瑤章(不久便繼任北平市市長)、北平市國民黨黨部主任委員吳鑄人等校友參加,何思源任主席。會議以 5 月 4 日為北京大學返校節(jié),決定以校友身份參與紀念活動?!?〕此種辦法,既降低了五四紀念的政治含義,又增添了些許官方色彩并取得發(fā)聲機會,用以維護地方官員的開明形象。

      也許在政治上不及北平敏感,天津官方的五四紀念較為高調。5 月4 日,天津市各校學生約千余人在光明電影院集會慶祝,市政府秘書長梁子青、市黨部副主委王任遠、處長張夙振、教育局科長安夢華、北洋大學校長張含英等出席?;顒与m由官方組織,卻又很低調,參會學生多為中學生,集會場地封閉、局促,出席的官員級別也較低。在官員、師長講話之后,便是放映電影 《萬紫千紅》 以助興?!?〕同日,天津官方還一本正經搞了五四文藝節(jié)紀念活動。市黨部會同教育局在市黨部會議室舉行了本市文藝作家招待會,市文化運動委員會舉行了文化界座談會 〔5〕,均屬小范圍之清談。教育局還召集市民教館、藝術館等代表,要求五四紀念各館應出簡單壁報、壁畫,舉辦座談會或演講會,并與“五五”慶祝會合并進行,在電臺廣播慶祝其意義。③《紀念“五四”,慶?!拔逦濉薄罚洞蠊珗蟆罚ㄌ旖颍?948 年 5 月 2 日,第 5 版。所謂“五五”,指 1921 年 5 月 5 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紀念慶祝旨在強調國民黨政權的合法性、正統(tǒng)性。

      相對于國民黨官方的五四紀念,平津各大學的紀念活動可謂豐富,持續(xù)時間較長,主持者多為大學之學生自治會。5 月4 日前夕,平津學生運動正經歷著反迫害反饑餓之“風暴四月”①必須指出,在1948 年的學生運動中,歷史紀念活動十分頻繁。關于“風暴四月”在平津院校的具體情況,可參閱各院校學生所編印的小冊子:《風暴四月》,北大四院自治會編印,1948 年;《團結戰(zhàn)斗在四月——反迫害反饑餓紀念手冊》,清華文叢之一,清華大學學生自治會編印,1948 年;《生與死的搏斗》,北平燕京大學反迫害反饑餓行動委員會編印,1948 年4 月;《1948 年的南大》,南開大學學生自治會編印,1948 年7 月10 日。,學生運動如何持續(xù)?學生情緒如何維持?五四紀念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4 月24 日,北京大學學生自治會在沙灘北樓舉行自治會成立大會及慶祝五四籌委會會議,決定紀念活動自 5 月 2 至9 日共八天,內容繁多。具體日程為:5 月 2 日有壁報展覽。5 月 3 日有文藝晚會,請楊振聲、聞家駟和馬彥祥三位先生講演。5 月4 日為北大校友返校日,校友會在孑民堂舉行,學生自治會在民主廣場開紀念五四大會,會后全體師生校友在民主廣場聚餐,下午有游藝和運動會;另有史料展覽,蒐集五四史料更為豐富,將分別在北大、清華、南開和師院等校展覽。5 月5 日有民主與科學晚會,請馬大猷、王鐵崖、袁翰青、費青、楊人楩和樓邦彥等教授講演。5 月6 日有游藝晚會。5 月7 日預定為孑民先生懷念晚會;從7 到9 日一連三天,北大劇藝社演出話劇《記者生涯》,即原著為蘇聯(lián)西蒙諾夫、茅盾翻譯的 《俄羅斯問題》。5 月 8 日由女大學生主持,預定節(jié)目為“婦女問題討論會”,主題是“從女奴到女人”。5 月 9 日有千人大合唱,將邀請平、津、唐山歌聯(lián)主持。此外,5 月 4 至 8 日,各院將在民主廣場舉行為期 5 天的運動會?!?〕

      4 月29 日為清華大學校慶日,日期已臨近五四紀念日,故連同一起籌備。從內容上看,清華大學安排的慶?;顒邮⒋蠖p松,以娛樂為主,似乎并未受到正在激烈進行的內戰(zhàn)影響,或是在戰(zhàn)時緊張的氛圍中輕松一下?;顒尤粘虨椋? 月29 日師生全體旅行頤和園并聚餐。4 月30 日放映廉價電影。5 月1 日為勞動節(jié),慶祝大會由校工警會主持,且有余興。5 月2 日舉行音樂會,晚間有營火會;校方主辦了三個展覽會:一為校史展覽會,二為成績展覽會,三為文物展覽會。5 月3 日舉行科學晚會。5 月4 日有新文化晚會,請朱自清、馮至、李廣田、焦菊隱和吳晗等教授做紀念講演;并有詩劇 《女人之路》、歌舞劇 《車夫之路》 及農作舞等節(jié)目。5 月5 日有中國現(xiàn)代社會背景座談會。5 月 6 日有音樂會。5 月 7 日由女大學生主持婦女問題座談會。〔7〕

      作為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另一支,南開大學的五四紀念也安排得有聲有色。南開大學學生自治會決定擴大舉行五四紀念周,并排定節(jié)目和日程為:5 月1 日舉行慰勞工友和校警的電影晚會。5 月2日上午在八里臺勝利廣場舉行五四紀念大會,有嚴仁穎、張國藩、劉振玉和鮑覺民等教授演講,由同學朗誦許德珩、張奚若兩位先生的書面講話;下午有文藝、歷史座談會,歷史座談會由于聽眾太多,改在廣場舉行,有丁洪范、樓邦彥等教授演講,并有壁報史料、科學照片展覽;晚間由自然社和鐵流工學社合辦的科學晚會,有張含英、吳大任等教授出席演講。5 月3 日有新詩社、文藝社合辦的文藝晚會。5 月4 日晚在東院禮堂舉行紀念五四師生聯(lián)歡大會,由教授會贊助,會后并有《生產大合唱》、塑像劇 《戰(zhàn)爭與和平》 等游藝節(jié)目。5 月 5 日有球賽、游泳和劃船比賽。5 月 8 日有經濟晚會,有北大陳振漢、蔣碩杰兩位教授出席演講。晚會和展覽都在迪化道東院舉行?!?〕南開的紀念活動受到政治環(huán)境、學校地位和歷史資源等影響,在內容上不及北大、清華豐富,在日程安排上,為迎合所邀請的北平方面教授往返的需求,也顯得略微松散,但其影響及輻射作用依然巨大。南開的紀念大會吸引了不少北洋、冀工和各中學學生前往參加,在天津發(fā)揮著中心的作用。

      燕京大學雖與五四歷史無緊密聯(lián)系,但走在抗日救亡運動中之學生運動的前列,在戰(zhàn)后學生運動中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五四紀念亦十分活躍。與北大、清華相似,由燕大學生自治會負責籌備五四紀念活動,稱五月周。決定日程安排為:5 月1 日舉行勞動節(jié)紀念,募集舊衣現(xiàn)款慰勞工友,并請工友游頤和園。5 月2 日籌備五四紀念大會。5 月 3 日舉行科學晚會。5 月 4 日舉行五四紀念大會。5 月 5 日為歌舞晚會。5 月 6 日為紀念五四展覽會。5 月 7 日有國是討論大會。〔9〕其他學校均有各自的五四紀念活動,活動內容大致相似,只在持續(xù)時間和規(guī)模上有所區(qū)別。

      由此可見,當國民黨極力把自己擺在正統(tǒng)的執(zhí)政者位置上時,如何紀念五四便成為十分尷尬的問題。是高舉革命旗幟,還是堅持圍堵嚴防,差不多無所適從。單純搞些文藝活動,難以掌握歷史紀念的主流;可談及青年與政治,又不免頭疼。因此,除了一些陳詞濫調的宣示之外,基本放棄了五四紀念活動的主導權。

      國民黨地方黨政機關在處理歷史紀念問題上,較之“中央”具有更大的彈性,華北地區(qū)尤其如此。但是也應該注意,即使在平津地區(qū),對于五四紀念的策略及形式亦有較大差異。在北平市,黨政機關保持了低調處理,并未直接組織五四紀念活動,黨政主要官員卻以北京大學校友的身份,直接參加了北京大學的部分活動,一方面展示地方官員與學校、學生的良好互動關系;一方面借機宣講其對五四精神及學生運動方向的認識。天津市黨政機關較為積極,直接參與布置文藝節(jié)紀念活動,還自行組織了一場所謂學生集會,試圖主導五四紀念。不過,天津黨政主要官員均未出席紀念活動,可謂高調中之低調,走走形式而已。平津之間的差異,有著政治地位、歷史資源、文化氛圍及施政風格等諸方面的原因,也反映著“中央”意圖的兩面,形成了五四紀念中值得關注的特殊現(xiàn)象。

      無論如何,1948 年的五四紀念主體回歸到了學校、學生,學生自治會充當了活動籌備的主角。同時,學校方面及教師、職工團體亦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學校在財務、設備和協(xié)調等方面的支持,知名教授在各種活動中的輔導和演講,以及職員、工警的服務和參與等,保障了紀念活動,尤其是大型活動能夠成功舉辦。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自治會在五四紀念中的位置,不能簡單理解為是學生運動的強勢所致,還應看到學生自治的成果,以及學生與校方、教授、職工之間良好的溝通。

      就五四紀念活動的內容而言,五四運動自身包含著多重含義,五月在中國政治乃至世界政治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并且五月處在學期中間的相對寬松時段,加之與校慶等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使得五四紀念成為校園文化最為重要的活動。持續(xù)時間可達一周甚至更長,內容各色各樣,有紀念集會、專題演講、座談討論、歌詠演劇、體育運動、聯(lián)誼募捐和游園會餐等;其功能亦有多種,既有充實歷史記憶、并賦予新的繼承使命之目的,又有學術性的演講與討論,加深對于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認識的同時,還有娛樂及節(jié)日狂歡的作用,加強校園內所有人群的聯(lián)系與團結。自由的發(fā)表意見和集體的娛樂狂歡是校園五四紀念的特征,也展示了校園集體活動的獨立性與全能性,五四紀念已經成為校園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甚至是一種特權。當然,不同學校在開展各項紀念活動時,在風格上亦有所差異。出于歷史積淀等因素,北京大學的五四紀念活動顯得厚重,即使是歌詠、演劇亦如此。相比之下,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紀念活動則多了幾分輕松。

      二、參與的包容性與言論特點

      1948 年,盡管國共已經到了決定勝負的最后關頭,國民黨“中央”及地方當局不同程度的離開了主導位置,甚至走到了反面,但是,五四紀念活動既不會因官方態(tài)度而停止,也不會因文藝節(jié)的制定而局限紀念內容,仍然承載著重要的國家政治文化象征意義。因此,不同政治集團及社會階層依舊會以各種方式參與五四紀念活動,藉以發(fā)聲并彰顯其政治存在。事實上,五四紀念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在歷史大變革前夕,尤其如此。

      在天津官方組織的學生集會上,市政府秘書長梁子青、北洋大學校長張含英先后發(fā)言,宣講紀念五四的意義,大會通過宣言,呼吁每個中國人:“都充沛了愛國的血液去為 ‘科學’ ‘民主’ 而努力,為中國的 ‘統(tǒng)一’ ‘建設’ 而奮斗!”〔10〕可謂最典型的官方紀念模式,以普世性的言辭為口號。在北平,地方黨部、政府主要官員出席北京大學的紀念活動,并未招致師生特別的反感或對立①4 月19 日吳鑄人在總理紀念周中,報告學潮的經過及今后消弭學潮的方法,一則謂每次學潮的目的皆為“奸匪宣傳”,再則“忠告三位教授”勿再受“奸匪利用”,引起北大、清華、燕京和師院等校90 名教授的駁斥。參見《九十教授對吳鑄人談話之駁斥及質詢》,《北大半月刊》第 4 期,1948 年 5 月 1 日。,反而得到某種禮遇。吳鑄人為紀念會主席,他在講話中強調,由于巴黎和會才有了五四運動,外交上中國得到成功??墒堑诙问澜绱髴?zhàn),有了雅爾塔會議,中國卻失敗了。論調明顯與國民黨“中央”保持一致,試圖將民族主義導向反蘇、反共。劉瑤章的講話偏重實干,他以農村訪問歸來的經驗,批評民主與科學只是上頭在喊,幾十年來并沒有推廣到鄉(xiāng)間,至少在鄉(xiāng)間沒有表現(xiàn)?!?1〕在堅持青年到農村中去的正確方向之余,又暗指學生應該更加注重實際的建設工作,不應只停留在空洞的言辭之上。

      在原定的北京大學五四紀念活動日程安排上,學生自治會期望校長胡適能夠回校主持五四紀念會。其實,胡適在1947 年北京大學五四紀念活動中的談話在學生中頗有好評,也是胡適提議定5月4 日為北京大學校友返校節(jié),給五四增添了新的功能。①1947 年5 月3 日,胡適在北京大學史學會舉辦的五四歷史晚會上,回憶了五四前后之新文化運動,感嘆“昨日少年今白頭”,但“還愿意重新估價一切”,同學報以掌聲。參見《北大紀念晚會》,《大公報》(天津)1947 年5 月4 日,第3 版。關于返校節(jié)的確定過程,可參閱王學珍等主編:《北京大學紀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417-418 頁??墒?,胡適此刻卻在南京參加“行憲國大”后為北大籌款,未能出席,5 月9 日方返回北平。然而,胡適并沒有放棄參與五四紀念活動,參加了5 月4 日在南京舉行的北京大學校友春季聯(lián)歡大會 〔12〕,聚會名義雖有些躲躲閃閃,也確實是在紀念五四。

      五四紀念參與的包容性在校園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學生運動高漲時期,學生自然積極地投入紀念活動,教授及教師的參與也異常積極,這表明他們的政治關注度有所提升,并且開始為維護自身權益進行集體抗爭。另一方面,在歷史巨變的轉折關頭,教授們也試圖利用歷史紀念的平臺,闡述自己對時局發(fā)展的意見,即所謂知識分子的良心。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參加公共活動較少,在校園內屬于下層或邊緣的工警群體,在此次五四紀念中也有一定參與度,或者說學生在籌備活動中考慮到了工警的參與問題。校園內的普遍參與得益于剛剛過去的“風暴四月”,教授、講師、助教、職員和工警都站出來,為維護基本生存權相互聯(lián)絡,發(fā)表宣言,罷教、罷研、罷職、罷診、罷工、罷崗與罷課連為一體,并試圖通過五四紀念,強化危難時期需要同舟共濟,彰顯了團結的力量。

      平津五四紀念的包容性,最突出地反映在校園內教授的演講和報刊相關的報道上,內容集中于時政與文藝兩個方面,也可以說是五四愛國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繼續(xù),或是青年節(jié)與文藝節(jié)的綜合。

      最直接的問題自然是“行憲”與“戡亂”。憲政口號是國民黨使用的政治王牌之一,既是“建國”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運動去政治化的借口,還可以把內戰(zhàn)的責任推給共產黨。樓邦彥在演講中指出,一面“戡亂”一面“行憲”是矛盾的,而去年公布的經濟“戡亂”條款直接摧毀了憲法。〔13〕費青強調,憲法施行前夕所頒布的 《戡亂時期危害國家治罪條例》 及由此而設立的“特種刑事法庭”,將憲法所保證的人民基本權利全部取銷,在“共匪嫌疑”的帽子下,人民被剝奪了在普通法庭上自辯無罪的機會,這個機會正是憲政和法治的基本。〔14〕王鐵崖更是直接講道,五四時期“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口號依然適用:“現(xiàn)在還有美軍駐在中國,政府還預備犧牲主權來換取援助,接受人家的統(tǒng)治,試想一想,這跟當年對日本的妥協(xié)讓步有多大分別?”〔15〕

      民主與科學是歷次五四紀念必提的話題。1948 年再提,特點是探討具體內容及其實施,以克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不夠徹底。張申府稱:“‘五四’ 是把思想推向前進了,但路還沒有摸清楚。對‘科學’ 和 ‘民主’ 的內容還認識不夠,‘到民間去’ 的口號提了出來,也沒有切實做到?!敝鲝埶枷?、行動、文字、生活等各方面的進一步“解放”〔16〕。其次就是對民主性質的進一步剖析。蔡尚思以為,五四時期主張的民主是“限于政治方面的舊民主”,今日需要更進一步要求“必兼經濟方面的新民主”:即主張治本的安定民生,實行土地改革,反對官僚買辦資本。〔17〕袁翰青同樣認為,五四時代的民主觀念很含混,只包括政治,且把英美議會政治當作民主,現(xiàn)在中國社會“恐怕無法再走議會式的民主”,“現(xiàn)在所爭取的民主,則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了”〔18〕。

      經濟民主問題關涉基本民生和國家制度,在五四紀念中尚屬新話題,北京大學教授陳振漢、蔣碩杰在南開大學經濟晚會上的演講較為典型。陳振漢的講題是 《中國土地分配在經濟上的意義》。首先,他強調土地分配不均是整個社會經濟不合理的象征,肯定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闡述了土地改革在經濟上的效果,以為土改并不能大量增加生產量,但可以提高佃戶生活水準;可能促成資本轉移,便于工業(yè)化。蔣碩杰的講題為 《中國經濟制度的選擇》。他反對獨占性的資本主義,又認為社會主義和個人欲望的最大滿足有沖突,故提出“自由主義的社會主義”的概念,主張國有和個人經營的完全競爭并存,同時規(guī)定最低工資,并強調經濟平等必須與政治自由相配合?!?9〕兩個演講的主題都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在學術上精辟而高深,盡管與現(xiàn)實中國經濟制度的走向存在一定隔膜,或缺乏可操作性,但從較長時段歷史發(fā)展的視角觀察則意義深遠。

      張東蓀從另一個角度認識民主在中國近代歷史中的意義,名義上是藉五四紀念之名告誡青年應汲取歷史教訓、認清歷史使命,實則是向即將勝利的共產黨預警,把持革命的總目標,避免重蹈國民黨覆轍。他以為,五四以來中國革命的根本性要求為兩點合一:

      第一點可說是造成一個國族,因為中國迄未完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第二可說是產業(yè)革命,因為中國人今天的生活還在原始時代。二者合一,便是現(xiàn)在流行的術語所謂反封建反帝。反封建就是經濟解放;反帝就是民族獨立。而所以致此卻必用一種方法或途徑:那就是民主。所以可以說,自辛亥起,中國的根本要求是民主,而民主即含有反封建反帝在內。當然這樣的使命并不是能一口氣即可完成的,分段來做固是必要,不過每一段必須對這個總目的有所接近,即做到幾分之幾,這方可算盡了本段的使命?!?0〕

      事實上,國民黨自北伐便脫離了革命的軌道。張東蓀的言論,不過想要強調革命的長期性、階段性和艱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脫離總目標,但是,使用如此復雜的論證方式,可謂用心良苦,五四紀念的平臺作用尤其重要。

      有關文藝問題的各個演講中,新舊文化之變?yōu)楹诵膬热荩瑯右捕嗾J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不徹底。楊振聲在講演中,將所謂不徹底比喻為新文學留下的一筆債,語言問題始終未能解決,至今也沒有能夠融入老百姓。他認為這個債一定要還,先要編一部好字典,以及用人民的活的語言作新文學的基礎。陸志韋的書面講演亦有同感,以為五四創(chuàng)造新文學,試圖扔掉舊僵尸,可至今僵尸也沒有扔掉,也沒有明確的發(fā)展路子,中國語言是八不像,即:不文不白不中不西不南不北不死不活,要拋棄這些假活的語言。聞家駟的講演提到了普及與提高的問題,以為兩者同樣重要,今天卻要先普及了再提高。〔21〕邢楚均的講演觸及了新文學發(fā)展最敏感的問題:一是歐化與大眾化的關系,強調大量歐化的詞匯和句法已經滲透至中國語言,必要的歐化是一件合宜的事,與大眾化并不沖突;另一是強調大眾化就立刻寫不出東西來,以為五四以來“白話”的、“國語”的和“大眾語”的新文學都是空想的、理論的,提出所謂“文化大眾化”只是一個目標,只是便于在行進的過程中,為了提高人民的藝術生活不斷地向人民學習?!?2〕

      十分明顯,新文化運動和愛國反帝運動作為五四運動的兩大內容,民主與科學的口號具有相當的普世性,加之特殊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便能夠包容從官方到民間、從機關到校園不同的紀念活動。在校園,又因為各群體的集體行動所形成的凝聚力,出現(xiàn)了普遍參與的現(xiàn)象。

      1948 年五四紀念中的傳媒報道,內容豐富多樣,五四運動自身歷史的厚度和現(xiàn)實政治發(fā)展巨變前夕的環(huán)境,都有可能成為大量報道的對象。在題材上,有新聞、政論、人物回憶、歷史故事和學術研究等。從街頭的花邊小報,到嚴肅的學術刊物,都有可供選擇之報道話題。其中,既有官方報刊限制、選擇的報道,也有民間報刊較為寬松的報道空間。在平津,學生刊物及校內壁報等形式的報道影響巨大,《北大半月刊》 出版了“五四”特大號,在紀念活動期間銷售不錯。此種狀況在1948 年可謂是空前絕后,就更顯得此次五四紀念之獨特。

      盡管教授演講的篇幅和內容受到紀念活動的限制,但卻幾乎囊括了五四運動以來的全部相關重大問題,諸如對內政與外交局勢的分析,民主與科學口號的內涵、形式與實質,中國社會發(fā)展道路,中國革命的前途,以及文化領域的普及與提高、批判與傳承、中西文化交流和大眾化方向的認識與實踐等,都有一定的觸及,代表了當時的認識水平,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最寶貴的是,各相關演講或文章,無一不是由歷史關懷現(xiàn)實,體現(xiàn)了歷史紀念之真諦。在當時環(huán)境下,雖然教授們無法在五四紀念活動中直接與共產黨對話,但其中許多認識在共和國時期亦有長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熱烈議論新文藝的使命與特點的同時,具體落實到文藝創(chuàng)作中,卻似乎遭遇了障礙,新舊之間如何替代,在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都不甚明朗。此種情況即使是在更為激進的中華全國文藝協(xié)會的五四紀念出版物中也是如此,例如,于西曲、馬凡陀詞的 《文藝節(jié)歌》 的歌詞為:

      偉大的五四重新來到,

      反帝反封建英勇號召。

      文藝界堅強團結,

      為人民服務創(chuàng)造。

      快完成光榮的任務,

      魯迅在前面領導,

      魯迅在前面領導?!?3〕

      較之詞作者昔日犀利的政治諷刺詩,所謂新文藝創(chuàng)作,還只是空洞的標語加口號。

      三、活動程序及意義

      大型歷史紀念活動都會有一定的活動程序,或者是儀式性的活動,由此賦予與之相適應的象征意義。

      在1948 年的五四紀念中,官方色彩活動遠比校園紀念更具程序化,其中,國民黨“中央”所在地南京較華北的天津程序化更強。

      在南京,官方色彩的五四紀念活動通常有幾項內容:一、主持人報告開會后,由官員致詞,是為活動定調。如國民黨青年部舉辦的五四文藝晚會,便由部長陳雪屛致詞。不過,到1948 年,官員們似乎也不大愿意在此種場合講話。南京大中學生聯(lián)誼會舉辦的五四文藝節(jié)大會,原擬請新任副總統(tǒng)李宗仁蒞會講話,結果李并未到場,只得臨時取消議程。二、請五四親歷者講話,以歷史回憶和現(xiàn)實感想對五四精神進行再詮釋,如大中學生聯(lián)誼會的活動請到“五四運動領袖”方豪演講。然而,似乎親歷者的參與也變得不太積極,青年部活動原定羅家倫擔任簡短演講,不知為何也不了了之。三、由學生代表發(fā)言,表達學習前輩、繼承五四精神和“戡亂建國”的決心。〔24〕有些活動在學生代表講話后,還有通過大會宣言議程,無非在于強調各類發(fā)言之核心內容,充當民意。四、為紀念活動之余興,提供曲藝、魔術表演或放映電影,突出文藝節(jié)的娛樂特點。

      天津官方色彩的五四紀念活動與南京相類似,只是官方代表職位較低,與北平黨政主官以校友身份參加北京大學的活動相比,就顯得有些凄涼了。同時,天津也沒有具有代表性的五四親歷者參加活動,只是北洋大學校長應景發(fā)言,表明華北的教授更不愿意配合官方行動,即使是親國民黨者,也不愿在此種場合中公開亮相,擔心有損名節(jié)。

      此外,官方色彩的五四紀念,活動規(guī)模也有所減小,由紀念大會降格到小范圍座談會。即使是大會,受場地限制,規(guī)模也不大,最多也就是一兩千人?;顒訄鏊酁閮炔慷Y堂或租用的劇場、電影院。規(guī)模稍大的南京大中學生聯(lián)誼會活動,也就是租用中央大舞臺為會場,一方面規(guī)模有限,且封閉可控;一方面大半時間就是看電影,所觀影片為 《血濺魔舟》,青年部活動放映的則是英國言情片 《絲珠怨》,均與五四運動關系不大。南京大中學生聯(lián)誼會還聯(lián)絡了大華、新都、國民和首都等四家電影院,5 月5 日以半價招待學生觀看。

      由此可見,官方色彩的五四紀念活動已經成為雞肋,既無法完全放棄歷史旗幟,官員、學者又多不熱心,甚至避之不及,紀念活動已經被掏空,成為徒有其表的為紀念而紀念,只剩下程序的空架子。在內容上,組織者有意突出紀念活動的娛樂功能,試圖淡化五四愛國運動的政治內涵,然而,所放映的電影又很難聯(lián)想到“新文化”,又成了為文藝而文藝,甚至是為娛樂而娛樂。此種五四紀念已經基本喪失了其政治象征意義。

      平津校園的五四紀念活動則是另一番景象。5月4 日,北京大學的紀念活動分兩場,校友會在孑民堂舉行紀念會,學生自治會在民主廣場開紀念大會,尤其是后一場活動更具時代特征:

      五四紀念大會于民主廣場舉行,簡單隆重,中懸蔡故校長孑民遺像,并綴以“學習蔡故校長威武不屈的精神”等大字,十時四十分紅樓鳴鐘二十九響,以示“五四”二十九周歲。大會旋即開始,向蔡孑民先生行禮后,即由大會主席鄭天挺秘書長致詞:就史料方面敘述三點:(一)五四運動為什么發(fā)生在五月四日,(二)趙家樓系街名,而非曹汝霖住宅之名,(三)學術解放之意義。嗣由訓導長賀麟致詞對五四運動之本質加以解說,笑謂:五四運動即罷課運動。在學術上兼容并包,在青年系一思想解放,感情解放,意識自由之運動。后由校友代表李復云教授致詞稱:“我們回來了,我們衰老了,但五四精神是不會衰老的……!”激起全場之掌聲。后由講師助教會代表,職員代表,工警代表均有致詞。末由工學院同學向校當局獻“民主與科學”之紅色大旗一面,由鄭天挺秘書長代表接受,一時鑼鼓喧天,情緒歡騰,旋即升于紅樓頂上,大會于“黃河大合唱”之莊重歌聲中閉幕?!?5〕

      整個大會,從會場布置、大會議程和致詞內容,到飄揚在紅樓之上的“民主與科學”紅色大旗和回蕩在會場上的“黃河大合唱”歌聲,都暗含著對五四精神的詮釋,以及通過歷史紀念達到振奮精神、堅定信念和鼓舞斗志之目的。5 月2日,在南開大學舉行的五四紀念大會上,亦有在勝利廣場升“民主旗”,在思源堂大樓掛“科學匾”之舉,所表達的是相似的政治象征。

      有意思的是,北大、南開兩校的廣場分別命名為“民主”與“勝利”,都與五四歷史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其實,在沙塵滾滾的廣場上舉行大會,就活動場所而言,也更貼近五四精神:其一,規(guī)模大,可容納的人群和活動都有擴大;其二,接地氣,可謂走出廟堂,走向社會;其三,更具開放性與透明性。紀念活動中的民主廣場圖像為:

      廣場像舉行一個鬧洋洋的大廟會。民主墻上貼滿了新的壁報,大部分是關于五四的,但也有三萬言的土地問題??蔼毩⒃u論前鋒社分析蘇聯(lián)及國際現(xiàn)況的漫畫及文字,還有基督教友的專刊,要背著十字架在漫漫長途中努力。每個門口都是為孑民圖書館募捐者,《風暴四月》 及 《北大半月刊》 的推銷者,一再用笑臉換取幫助?!?6〕

      在這里,可以感受到五四青年的青春活力在持續(xù)燃燒、釋放,與官方色彩的五四紀念有著天壤之別。

      為借五四紀念傳達團結的意愿,北大學生自治會發(fā)起了中午聯(lián)餐,每人膳費4 萬元,學校津貼兩萬元,公費及半公費生均預扣,并歡迎工警參加。結果全校師生工警4000 余人在民主廣場聚餐,每人三個饅頭,三塊牛肉,兩個雞蛋,一塊咸菜,可謂相當不錯的節(jié)日“盛宴”,又可享受“北大一家”之氛圍。南開在紀念大會之后亦有聚餐,外校學生都由南大同學招待,因五四紀念而結成了更大的共同體。

      最能展現(xiàn)團結力量的活動是5 月9 日北京大學的千人大合唱。依原計劃,北大學生自治會邀請平津唐三地歌聯(lián)主持,在五四紀念系列活動的最后一天,實現(xiàn)平、津、冀三地學生的大合唱。因車費昂貴,天津、唐山的歌詠團體未能到,到會的只有北平各大學歌詠團700 余人,也已經是相當可觀的歌詠大動員。大合唱會場也設在民主廣場,懸掛著冼星海先生的相片和“發(fā)出戰(zhàn)斗的警號”的大標語,演唱了 《黃河大合唱》 《民主大合唱》 《東方的暴君》 《起來! 祖國的孩子》 等歌曲,表達著憤怒的情緒和戰(zhàn)斗的呼號。最后,全場同唱 《團結就是力量》 作為五四紀念活動的落幕。

      還應該注意,五四紀念活動中的集會、會餐和大合唱,都可能由于儀式、演講、歌詞和聲調等因素,令人激動、興奮,甚至血脈噴張。同時,在集體行動中,人們更容易獲得安全感和平等感,人際關系在瞬間被拉近了,從而出現(xiàn)一種團結一致的表象。事實上,處在歷史大變革的前夜,新舊社會的交替,更有可能導致現(xiàn)實社會的分化加劇,整個社會也將面臨重新整合。因此,五四紀念活動中的強調團結,主要是反對專制暴政的反迫害、反饑餓斗爭中的團結,校園內的團結只是暫時的,尤其是大家庭似的團結更是一種短暫的虛像。

      無論如何,五四紀念所產生的團結的氛圍,依然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不過,要想把這種美好的愿望或現(xiàn)象持續(xù)下去,則需要更多的條件因素,以及堅持不懈的日常工作。

      四、新陳代謝與超越

      1948 年,距離五四運動之發(fā)生已經屆滿29年,承載著多重意涵的“五四”已經成長、成熟起來,中國革命也來到了最后決戰(zhàn)的時刻,中國政治文化即將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因此,鮮明的代際差異就在五四紀念中顯露出來。當年的青年出現(xiàn)了老態(tài),新一代青年迫不及待地想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歷史紀念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歷史解釋服務于現(xiàn)實。所以,曾經參與五四運動的老青年們,似乎更有資格在活動中通過歷史回憶,說明其政治理念、態(tài)度、立場、行動的合理性和正確性?;蛘哒f,由于親歷者在歷史紀念中具有的先天優(yōu)越性,對于五四精神詮釋的差異也就突出地表現(xiàn)在這批人之中。

      隨著國民黨政府南遷,眾多五四運動精英前往南方發(fā)展,由此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政治分野,在1948 年的五四紀念中已經明露。

      胡適在南京的北大校友聚會講話中稱,五四運動的歷史評價有幸與不幸,“新思潮運動開始政治化后,許多人參加革命作了許多工作是幸事,但個人認為不幸的是開始得太早了,以致思想基礎沒有打好,力量分散”;提出“再勵志”,“在非政治范圍內建立國家文化政治科學的基礎”〔27〕。學生不宜過早從事政治活動是胡適的一貫觀點。然而,此刻重新扛起啟蒙大旗,表面上看頗具遠見,但根本不能解決現(xiàn)實問題,更多地在于對五四運動去政治化。何時才算不早呢?是畢業(yè)后還是啟蒙后?或是自己可以而別人不行?甚至是參與國民黨政治可以而參與共產黨政治不行?胡適的言行經不起歷史的推敲。

      方豪以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響應胡適講話,聲稱出校門后即從事教育工作,沒做過官,但還是做了國大代表。他還提出四點紀念感想勉勵青年,其中第二點為“多作力的培養(yǎng),少作氣的發(fā)泄”〔28〕,意在批評現(xiàn)時學生運動的非理性,卻全然忘記了學生運動及學生成長的特點,沒有“氣”何來“力”?

      作為官員,曾經的五四精英之言行就更缺乏影響力了。傅斯年批評現(xiàn)時學生運動缺乏自發(fā)性與自主性,以為“延安兩星期前的廣播辭就變成兩星期后的口號”〔29〕。共產黨“操縱”的被運動說成為國民黨解釋學生運動發(fā)生的標準說辭,完全抽去了學生參與的意愿和訴求。無怪 《大公報》社評會認為,五四以來的新文藝記錄了兩代中國男女的好惡悲喜:

      五四使中年人,特別今日已成為“當局”的中年人畏懼,因為它帶來的聯(lián)想是學潮,是群眾的行動,是由對現(xiàn)實不滿而硬下手改整現(xiàn)實。對于青年人,這個日子代表的卻永遠是光榮,是興奮,是進步的奮斗,是束縛的解放。〔30〕

      在平津校園的五四紀念中,代際沖突似乎并不強烈,多數學者都是在贊美青年、鼓勵青年,尤其是在北京大學。許德珩以為五四紀念中有兩點不能忘記:一是學生之間團結互愛、敢于擔當的精神,一是師長不畏強暴愛護青年的精神?!?1〕劉清揚所談五四最值得回憶的三點中,最重要的恰恰是:“青年在革命中是各界的先鋒,他們不能也不用受任何人的支配與指使。青年應該有自信。向年長的人學習一點經驗是可以的,但不要完全依靠他們的領導?!薄?2〕從年齡上講,代際更替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在歷史紀念中,權勢顯然會嚴重影響心態(tài)和境界。

      要求新陳代謝的代際更替,是在表達一種對革命前途的憂慮,即 《甲申三百年祭》 中對“周期律”的憂慮。如何才能始終保持五四運動開創(chuàng)的革命精神呢?

      當大革命的時候,有人問:“革命黨來了以后,日子稍久,會不會還是那樣:只管自己小集團的利益,仍舊魚肉人民呢?”有人回答:“這全看革命黨是不是容許人民自由說話”,但“主要還是得靠人民大眾自己的覺醒和爭取”。我想這是最可靠最科學的保障?!?3〕

      人民大眾又如何覺醒和爭取呢?顯然作者并非指正在進行的革命戰(zhàn)爭,于是問題依舊返回到了啟蒙。強調五四啟蒙不徹底,應該注重思想文化領域的基礎建設,完成國民性改造之根本性解決,成為1948 年五四紀念的一種共識。面臨即將到來的歷史巨變,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們,或是回顧前因,或是憂慮未來,都試圖從五四紀念中汲取共同的歷史經驗教訓。令人遺憾的是,此種認識在改革開放初期又再次出現(xiàn),成為探索思想解放路徑的一股潮流,可是,五四紀念卻年年舉行。于是,便有了“跨過五四”并超越之的議論。所謂超越,大致可以分三個層次:一是超越部分五四人物。理由是部分五四運動的骨干精英,已經背叛了五四,卻又擺出前輩的面孔,爭奪五四紀念的話語權,并教訓青年。二是超越五四的時代。盡管五四的目標尚未完成,但近30 年的發(fā)展,五四的時代環(huán)境、口號主張、斗爭方式和組織建設等各方面,都已經發(fā)生了巨大改變。三是超越自我,也就是在發(fā)展中繼續(xù)革命的問題。

      在1948 年的五四紀念中,最突出的超越是在隊伍內部劃清界線,即經過歷史發(fā)展的大浪淘沙,出現(xiàn)了上升與墮落的時代分界線。為什么在革命進程中會出現(xiàn)“由打倒變?yōu)楸淮虻?,由爭取革新變?yōu)榉磳Ω镄?,由要求進步變?yōu)樽璧K進步”的現(xiàn)象呢?

      有人把這樣的事實歸到時間的因素上去,其實三十年的時間說起來并不算長,而且時間正是一個永遠前進不停的因素,它本身決不可能使人倒退,倒退的實際乃是人們自己?!浇裉欤覀兛梢悦鞔_地這樣說:是由于他們?yōu)樽约捍蛩?,是自私的個人主義使他們成了自己的英雄,然而就在同時候也便開始成了和時間背道而馳的渣滓?!?4〕

      將個人主義視為萬惡之源,自然會聯(lián)想到知識分子的劣根性,也就可能激發(fā)知識分子改造的議論,這也是埋葬舊中國、歡呼新中國所必需的。在新舊巨變之交,知識分子自我改造的意愿是樸素而真誠的:

      在未來的建設的日子里,許多知識分子還要為中國現(xiàn)代化盡很大的力量。每一個偏僻的角落里,都有許許多多工作,待我們去推動,有許多落后的或是知識程度較低的群眾,要我們去幫助。假如不能事先改造自己,假如不能徹底去除自己的私心,是無法擔起這任務的。來日所需要于我們的,一方面是清晰的認識,一方面是無私的熱愛。只有這樣,才能繼承五四以來好知識分子的傳統(tǒng),去推動改造,去幫助別人?!?5〕

      依然如五四青年那般純潔、那般簡單??墒?,如何進行“事先改造”呢?如何才能“徹底”呢?如何能夠辨明好壞是非呢?在五四紀念中沒有細致的、深入的討論,也沒有時間、沒有條件進行學理式的自由討論。歷史紀念只是提供了一個言論平臺,所提出的問題又確確實實長期存在,可對于問題之解決卻又無能為力。如此,認識又怎能“清晰”呢?五四又如何“跨過”呢?

      在一片超越創(chuàng)新的呼喚中,對于五四精神的傳承,簡單的、感性的效仿現(xiàn)象并不鮮見。5 月5日晚,南京中央大學教育系一年級同學石瑛突然自行用斧頭砍斷了自己的左手小指,究其原因,該生在日記中寫道:“我這樣做,是為了要使我的一生過得更有意義一些……當全國同學們都在為反饑餓,反迫害,反帝,反封建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時,我卻在我的藝術之宮中為個人的享受的藝術上下功夫?!薄拔覒撚美碇侨タ朔星椋覒撢s快努力,為人民大眾造一點福,盡一個人的義務。”斷指、血書是五四運動的場景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多見的起誓、明志方式,且不討論自我斷指如何能夠造福人民大眾,學生運動中的刻意模仿仍是重要的行為方式。更可悲的是,清華的學生編輯們又將此事提升為“中國知識青年拋棄個人主義,走向人民大眾的里程碑”〔36〕,賦予其最高理性。

      當對于五四運動的認識走向成熟,當中國內戰(zhàn)之結局漸次明朗化之時,竟然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可見當激烈行為被歷史詮釋固定化后的慣性影響之深。

      結語

      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中國向何處去的爭論與斗爭漸次激烈化。五四運動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自然成為各方力量爭奪的歷史資源,意圖通過歷史回憶和再詮釋為現(xiàn)實政治服務,五四紀念成為重要的手段與平臺。

      在此背景之下,國民黨一度極力強化五四的思想文化意義,意圖去政治化,同時引導青年運動朝向其“建國”目標方向發(fā)展,倡導所謂“新五四運動”。隨著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失敗、經濟上的崩潰、憲政騙局的破產以及學生運動的高漲,國民黨漸次在五四紀念中后退。到1948 年時,它只能處于守勢,已經放棄了主導權,甚至走向反面。此種現(xiàn)象直接導致五四運動親歷者隊伍的進一步分化,也間接影響親國民黨的知識分子言論的說服力。也就是說,在政權更迭前夕,圍繞五四紀念,在活動主體、內容、場所、形式、言論和目標等諸方面,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分化現(xiàn)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舊交替之際的五四紀念,在平津地區(qū),尤其是在大學校園之內,卻展現(xiàn)出極強的包容性。這是五四愛國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需要和對未來發(fā)展的期許。1948 年五四紀念中的包容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其一是功能之包容。經過多年演進,五四紀念的主題和形式不斷變換,但五四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在吸納中積蓄力量,壯大自身的影響。無論是青年節(jié)、文藝節(jié),還是返校節(jié),紀念活動總體朝向復合化方向發(fā)展,活動功能也逐漸擴充。在“民主與科學”的共同認知下,除政治主張的宣示與文化學術的探究兩項傳統(tǒng)職能,紀念活動中的娛樂、聯(lián)誼成分明顯上升,更增添了節(jié)日的輕松與歡快,平津校園的五四紀念可謂是各項功能的濃縮。

      其二是參與之包容。五四作為近代中國革命的重要標志,始終是各方力量爭奪的歷史資源,故而紀念活動的參與者便多種多樣。1948 年五四來臨之時,國共前途已經明朗,但未來發(fā)展尚不夠清晰,紀念活動提供了一個普遍參與的機會,激進革命者、企圖守成者、調和中立者和翹首觀望者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并借以發(fā)聲。當國民黨放棄紀念活動的主導權時,北平黨政主管還能以校友身份,藉聯(lián)誼之名參加五四紀念。在校園活動中,校方、校友、教師、職員、工警和學生都有參加,營造出一個短暫且溫馨的團結氛圍,這是動蕩環(huán)境中的一種需要,也是既往五四紀念研究被忽略的一個內容。

      其三是言論之包容。五四紀念通常都會秉持新文化運動求新求變之傳統(tǒng),然而,何為新?如何變?這是隨著時間推移發(fā)生變化的。1948 年的五四紀念,從公開傳媒報道內容觀察,多樣化的特點十分突出。政府強調戰(zhàn)后青年運動或學生運動的方式方法,應由抗爭轉為服從,由破壞轉為建設。然而,五四紀念從來都是求新、求變和反抗者更有效的歷史工具,他們強調五四運動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應該大力繼承、發(fā)揚五四運動的斗爭精神,嚴厲批判部分五四精英的中途退坡行為。至于如何認識民主與科學的實質,如何從事新文化的普及與提高,如何能夠永葆革命青春奮斗到底,以及知識分子應該如何進行思想改造等問題的提出更加急迫,認識也更為深刻。

      1948 年平津地區(qū)五四紀念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紀念活動中的緊張感。處在新時代來臨的前夕,新舊之間的對立、分化已經十分激烈,絕非短暫的歡快、輕松所能彌合。因此,新舊對立并不是緊張感的主要來源,代際交替亦非主因,更為重要且更隱秘的是,滿懷激情期望擁抱新時代又不清楚如何更替的緊張。追隨五四的批判精神,強調革命的徹底性,乃至最為嚴厲的自我批判,可是如何建設一個新社會,創(chuàng)造新文化,成為全新的人,還停留在簡單的概念和模仿之上。這是一種時代跨越性的緊張。五四紀念只是提供一個通過歷史、展望未來的機會,無論高深的妙論、或是諄諄的警示,均無力左右現(xiàn)實發(fā)展,故也或多或少存在某種無力感的緊張。

      從較長時期的歷史過程觀察,發(fā)展軌跡總會帶有一些回歸、循環(huán)的特征,歷史往往充當轉折點的重要認識工具,歷史紀念則可能提供重新解釋的機會。1948 年平津五四紀念中的包容與緊張,是時代變革前夕的特殊產物,有其局限性,但也為長期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有如隱喻或預言。只要堅持“五四”歷史的認同,即使存在政治態(tài)度和歷史解釋上的差異,也終究可能會重新走到一起,厚重的歷史是現(xiàn)實政治殊途同歸的基礎之一。同理,在一個較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五四紀念所揭示的各個重要問題,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新”只能在“舊”的基礎之上逐漸生長,緊張也是一種發(fā)展動力,歷史發(fā)展就是一個緊張感得以不斷調適的過程。

      最后,還應該注意的是,僅從 《人民日報》觀察,中國共產黨對于1948 年的五四紀念較為低調,沒有重大活動及評論文章發(fā)表,究其原因,戰(zhàn)爭環(huán)境可能限制紀念活動的開展,更為重要的是,處在重大歷史轉變前夕,面對工作重心轉移的新任務、新問題,也需要重新審視歷史紀念在現(xiàn)實政治中的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1949 年 12 月,“五四”被重新定為青年節(jié),以革命史敘述五四運動、詮釋五四精神被長期確定下來。改革開放后的五四紀念,才漸次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猜你喜歡
      紀念活動五四運動紀念
      紀念九一八
      百年大黨 壯闊歷程 《五四運動》
      黨員文摘(2022年11期)2022-06-10 07:33:14
      特別的紀念
      黑龍江線上線下融合開展十四項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黑龍江氣象(2021年1期)2021-05-28 10:36:08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奧斯威辛為何在大屠殺紀念活動中發(fā)揮如此重要的作用
      英語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40
      為紀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伙伴(2019年9期)2019-10-21 11:30:18
      《過五四運動趙家樓》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4
      我也來兩圈
      暢談(2018年18期)2018-10-28 12:07:44
      中國共產黨對于抗戰(zhàn)勝利原因論述的演變——以抗戰(zhàn)勝利以來歷次紀念活動的論述為中心
      江漢論壇(2015年7期)2015-02-27 16:05:33
      黄骅市| 沧州市| 固始县| 洛川县| 乐山市| 唐海县| 上杭县| 宜宾县| 广河县| 布尔津县| 莱芜市| 宁乡县| 周至县| 昌吉市| 韩城市| 剑河县| 亚东县| 峨眉山市| 河曲县| 古交市| 阜平县| 乌拉特前旗| 德化县| 德清县| 灌南县| 五台县| 井冈山市| 胶南市| 库伦旗| 银川市| 仁寿县| 门源| 天津市| 比如县| 孝感市| 柳河县| 榆林市| 湄潭县| 酉阳| 资源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