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劍
前不久,知名舞蹈家楊麗萍發(fā)布的生活視頻下的一條評論引發(fā)熱議。該評論稱:“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一個子女,到老也享受不到兒孫滿堂的快樂,即使再美、再優(yōu)秀也逃不過歲月的摧殘?!边@條評論竟還獲得了上萬的點贊。
本以為大家討論的會是楊麗萍的詩意生活,沒想到卻被這條頗有爭議的評論吸引了。以有沒有孩子來評判一個女人是不是成功,顯然是對成功有所誤解。
社會發(fā)展至今,女性不論是從物質上還是人格上都已經獨立,早已擺脫了那種“從父、從夫、從子”的地位。更何況,社會是多元的,對成功的定義也是多元的。有人結婚生子,也有人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地方,這只是不同的選擇而已,屬于個人自由,并無高下之分。
人生百態(tài),本就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值就可以。何必一定要用自己的態(tài)度去衡量他人的人生呢?
楊麗萍選擇的是藝術人生,為此她愿意奉獻自己的一切。楊麗萍對人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楊麗萍有過一段很精彩的回答:“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p>
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大道至簡的人生體驗。如她所說,這一生做一個旁觀者,好好地欣賞這個世界,然后心滿意足地離去,有何不可?
評論者擔心楊麗萍不能享受天倫之樂,或許是一種樸素的同情,但說到底她還是沒有理解楊麗萍的人生境界,沒有認識到楊麗萍的快樂之源。獨立自由,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活出不一般的精彩,何嘗不是一種快樂?
更何況,要不要結婚也是個人的選擇自由,是遵從于自己內心的決定。
置身婚內的人,指責沒有婚姻的生活缺乏天倫之樂,是狹隘的;奉行不婚的人,指責結婚的人不夠超脫,同樣也是狹隘的。在多元社會,每個人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都有選擇自由,而尊重個人選擇是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相處之道。
人的一生,可悲的不是選擇什么,而是不知道要選什么。聽從內心,不迷失自我,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才能把人生過得有滋有味。
(選自《錢江晚報》)
小編有話說
楊麗萍的人生,不需要他人評判,同樣,你我的人生,也無需別人定義。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幅空白的畫卷,想要如何描繪,完全取決于自己的選擇,不被他人左右,不被世俗限制,才是正確的人生姿態(tài)。楊麗萍說:“我是生命的旁觀者?!边@種境界也許我們無法達到或者無法認同,但至少應保持尊重。
適用話題
選擇自由;多元社會;聽從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