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孫中山對辛亥革命烈士的褒揚與撫恤

      2020-02-24 07:09:21聞慧斌
      檔案與建設 2020年1期
      關鍵詞:孫中山烈士

      聞慧斌

      摘要:孫中山就任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tǒng)后,制定和頒布了《陸軍部規(guī)定陸軍官佐士兵恤賞表》,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褒揚和撫恤的范圍、標準等,對一大批辛亥革命烈士進行褒揚,對他們的家屬進行撫恤。

      關鍵詞:孫中山;南京臨時政府;烈士;褒揚;撫恤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不忘辛亥革命先烈,親自發(fā)起江皖倡義諸烈士追悼會,參加了全國追悼辛亥革命以來死義諸烈士大會及追悼武漢死義諸烈士大會等,為建國粵軍烈士墓親題“建國成仁”,特別是制定和頒布了《陸軍部規(guī)定陸軍官佐士兵恤賞表》,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褒揚和撫恤的范圍、標準等,對吳祿貞等一大批烈士進行褒揚,對他們的家屬進行撫恤。

      南京臨時政府甫一成立,孫中山就著手對辛亥革命中犧牲的烈士進行褒揚和撫恤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這個政府雖然僅存在91天,但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非常深遠。它完成了南北議和,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了一系列發(fā)展經濟、改良社會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對烈士的褒揚和撫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1912年2月22日,在南京的四川籍人士,組織召開追悼四川先烈大會,孫中山應邀參加,并致祭文。祭文雖短,鏗鏘有力,熱情謳歌四川人民的革命精神:“昔在虜清,恣淫肆虐,天厭其德,豪俊奮發(fā),共謀傾圮,以清禹城。惟蜀有材,奇瑰磊落,自鄒迄彭,一仆百作,宣力民國,厥功允多。岷江泱泱,蜀山峨峨,奔放磅礴,導江干岳,俊哲挺生,厥為世率。虜祚既斬,國徽矻建,四億兆眾,同茲歆羨,魂兮歸來,瞑目九原。嗚呼哀哉!尚饗?!盵1]

      3月1日上午10時,南京各界在小營演武廳舉行追悼先烈大會,追悼辛亥革命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死義的烈士,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攜女兒孫娫、孫婉,兒子孫科一起參加,并致祭文。孫中山在祭文中動情地說:“嗚呼!此日何日,此恩何恩,殷念群靈,生死骨肉。豈惟涼溫,撫我蕓蕓。微靈其何以朝饔而夕飧,何靈之去,而無與解簪贈珮,以佐其輀紼之轅。大年何靳,大化何旋。”[2]

      3月5日下午1時,南京臨時政府在中正街召開大會,追悼辛亥粵中倡義死事諸烈士,這個追悼大會由孫中山、胡漢民、王寵惠、徐紹楨等93人發(fā)起,包括孫中山的夫人盧慕貞,女兒孫娫、孫婉,兒子孫科等都是發(fā)起人。為了開好此會,臨時政府在之前特地發(fā)布了《追悼粵中倡義死事諸烈士通告》,希望“各界同胞,屆時惠臨襄禮,并望賜以悼辭挽章,以彰盛烈”。[3]

      在制定獎恤標準前,南京臨時政府對烈屬的恤賞主要參考西方的撫恤辦法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即開始獎恤在武昌起義前后傷亡的革命軍人及其遺族,起初沒有明確的恤賞標準,主要參考西方的撫恤辦法。

      1912年1月5日,臨時政府成立第5天,孫中山即發(fā)電報給巡防滬軍營統(tǒng)帶王云華,追悼在光復上海時犧牲的管帶王錫鈞。電文如下:“巡防滬軍營王統(tǒng)帶鑒:滬軍王錫均管帶,前光復上海時,力戰(zhàn)殉國,勇烈可敬,謹電追悼。”[4]

      孫中山于1912年3月4日,發(fā)布臨時大總統(tǒng)令,獎恤被袁世凱派人刺殺身亡的吳祿貞。

      吳祿貞,字綬卿,生于1880年,湖北省云夢縣人。1896年懷著為國雪恥的志愿毅然投軍。1898年,被張之洞推薦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成為我國留日第一期士官生。他發(fā)起組織了留日學生的第一個愛國團體“勵志會”,后來在橫濱拜訪了孫中山,被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所吸引,加入興中會。1902年畢業(yè)歸國后,與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在湖南發(fā)起組織華興會,積極協(xié)助黃興制訂在長沙起義的計劃。1907年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赴奉天,任軍事參議,旋任延吉邊務幫辦。1909年5月升任延吉邊務督辦,并任陸軍協(xié)都統(tǒng)。次年初被調回北京,得新軍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之職,駐扎保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后,南方各省相繼獨立。清廷作垂死掙扎,重新啟用袁世凱,任命他為湖廣總督、欽差大臣,袁世凱從彰德到湖北督師。正當袁世凱磨刀霍霍準備向革命者開刀時,屯兵石家莊的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吳祿貞反戈一擊,聯(lián)合日本士官學校同學張紹曾、山西的閻錫山,準備北取北京,南襲彰德,以斷絕袁世凱的后路。

      1911年11月2日,吳祿貞部截留清廷運送湖北的軍火,通電要求停止戰(zhàn)爭,召開國會,組織非皇族的責任內閣,擢用政治犯等。袁世凱指使其死黨周符麟用2萬元收買了吳祿貞部下馬步周和其他幾個軍官。5天之后,11月7日凌晨,馬步周率幾名打手闖進吳祿貞住所,將其槍殺,并割下首級向主子請功。吳祿貞遇害時年僅31歲。他的兩個參謀張世膺、周維楨同時遇害。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陸軍部呈請獎恤吳祿貞、張世膺、周維楨三位烈士。當時沒有恤賞標準,只好參考各國的撫恤章程來定恤金。其中吳祿貞按照大將軍待遇,給予一次恤金1500元,遺族每年給撫恤金800元;張世膺按照右將軍待遇,給予一次恤金1100元,遺族每年給撫恤金600元;周維楨按照大都尉待遇,給予一次恤金900元,遺族每年給撫恤金500元。[5]

      孫中山于1912年3月4日,發(fā)布臨時大總統(tǒng)令《令準陸軍部呈請獎恤吳祿貞等文》:“查民國新成,宜有彰勛之典。吳、周、張三氏,當義師甫起之日,即陰圖大舉,絕彼南下之援,以張北伐之勢。事機甫熟,遽斃兇刃,疊被重創(chuàng),身首異處,死事至慘。而撫恤之典,尚爾缺如。該部所稱,實屬深明大體,應準如所請,風示天下?!盵6]

      3月14日,由陸軍部總長黃興等發(fā)起,在上海張園召開吳祿貞烈士追悼大會。孫中山派代表致祭,宣讀他寫的《祭吳祿貞文》,以緬懷這位壯志未酬的青年才俊。孫中山在祭文中寫道:“荊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偉人,振我漢聲。觥觥吳公,蓋世之杰,雄圖不展,捐軀殉國。昔在東海,談笑相逢,倡義江淮,建牙大通。契闊十年,關山萬里,提兵燕薊,壯心未已。灤州大計,石莊聯(lián)軍,將犁虜廷,建不世勛。猰獫磨牙,蜂蠆肆毒,人之云亡,百身莫贖。下澤同袍,惟周與張,庶相民軍,恢復漢疆。邦基始建,公目未瞑,敬奠椒桂,以酧忠魂?!盵7]

      3月6日,孫中山頒布臨時大總統(tǒng)令,命陸軍部準建楊鄭二烈士專祠并附祀?yún)切荜惾沂俊?/p>

      楊烈士指楊卓林(1876—1907),又名恢,字公樸,湖南醴陵人。1893年入清軍江南福字營當目兵,參加過甲午戰(zhàn)爭。后東渡日本,先后入鐵道學校與警監(jiān)學校,由黃興介紹加入同盟會,其所論軍事問題深得孫中山贊許。1906年回國,萍瀏醴起義爆發(fā)時,楊卓林在南京發(fā)動軍隊和會黨響應。起義失敗后,他偕同李發(fā)群、廖德番至揚州聯(lián)絡會黨,并謀刺兩江總督端方。因混入會黨之督署密探蕭亮、劉炎告密,楊卓林等三人同在揚州被捕,押解南京,慘遭端方殺害。

      鄭烈士指鄭子瑜,湖南長沙人,因刺殺端方未遂而被捕,被關押在南京,不久瘐死獄中。

      光復軍總司令李燮和給陸軍部呈文,請求“以太平門外玄武湖端方私建之房屋一所,作為楊卓林、鄭子瑜二烈士祠”。陸軍部呈報給總統(tǒng)府后,孫中山批示:“陸軍部核辦”。陸軍部通過軍衡局核查后,認為“該二烈士一駢死于丁未二月,一瘐死于庚戌八月,見殘于一人,就義于一地,被禍既烈,身后尤極蕭條,先后報告前來。實與原呈一轍,經本部復查無異?!标戃姴客鈱⒍朔皆谛浜囊惶幩椒繐茏黛籼茫⒔o每位烈士恤銀1000兩。請總統(tǒng)“準予立案撥給,批示遵行,以恤孤寒而彰忠烈,實為公便?!标戃姴客瑫r提出:“吳樾、熊成基安徽人,楊篤生湖南人,前均謀炸端方,未得一逞,迨吳震以一擊,熊舉烽燧于大江之涘,楊痛黃花崗之大功不就,于英島蹈海以殉,亡身報國,與楊、鄭二烈士先后合符,事同一律??煞裨察胍混?,并照給恤銀以存忠裔之處”。[8]

      孫中山批示:“以上諸烈士,或謀未遂而身赴西市,或難未發(fā)而瘐死囹圄,或奮鐵彈之一擊,或舉義旗于萬夫,或聲嘶去國之吟,或身繼蹈海之烈,死事既屬同揆,廟食允宜共饗。該部所請,事屬可行?!睂O中山還提出陳天華烈士:“前后屢圖義舉,均未獲就,發(fā)憤著書凡數(shù)十萬言,皆發(fā)揚民族之精義,至今家有其書。此次義師一呼,萬方響應,實由民族學說灌輸人心,已匪朝夕,故銅山崩而洛鐘應,光復大業(yè),期月告成??缄惲沂颗c楊烈士生平最友善,其蹈海事跡亦復相同,允宜一體同祀,并照給恤銀,合就令仰該部遵照辦理可也”。[9]

      3月18日,陸軍部呈請大總統(tǒng)將王家駒照左將軍例,優(yōu)給陣亡一次恤金1200元,遺族每年恤金700元,并準附祀晉鄂兩省忠烈祠。

      王家駒(1878—1912),字柏軒,湖北棗陽人。1904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振武學校習陸軍,加入中國同盟會,后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四期學習。1908年畢業(yè)歸國,曾任四川省督練公所提調,后調入京,任軍官學校教官講習所教官。武昌起義后,入?yún)堑撠懖繛閰⒅\。吳祿貞被刺身亡后,王家駒只身入山西,山西都督閻錫山素仰其名,委作行軍參謀,率兵攻克寧武、懷仁、大同等處,以功升晉綏軍總參謀兼第四標統(tǒng)帶。時蒙古王公有異圖,王家駒率部由虎谷渡河進占諾鎮(zhèn)扎斯河等處,以孤軍深入,彈盡援絕,戰(zhàn)死邊疆。

      孫中山于3月19日,批復了呈文。表示所請“自屬正當辦法,應即照準,以示褒獎,藉慰忠魂?!盵10]

      孫中山著令陸軍部加緊制定《陸軍部規(guī)定陸軍官佐士兵恤賞表》,對恤金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

      1912年3月20日,陸軍部制定并頒布《陸軍部規(guī)定陸軍官佐士兵恤賞表》,恤金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這是民國時期最早公布的一部軍人撫恤法規(guī)。其規(guī)定,對陣亡者給予一次性恤金,標準為將軍1500—1100元,都尉900—700元,軍校500—300元,額外軍官200元,上士至下士150—120元,上等兵至二等兵100—60元。另外,對陣亡將士之父母子女等遺族給予撫恤年金。父母子女俱全者,則終其父母天年;若父母逝世其子女年幼者,得連續(xù)受恤至20歲止。遺族撫恤金也按以上等級發(fā)放,每年最高800元(大將軍),最低25元(二等兵)。[11]此后,孫中山和陸軍部多次據(jù)此發(fā)布命令,褒獎、撫恤在武昌起義前后犧牲的烈士。

      3月21日,陸軍部二等副官陳魯在總長辦公室內被流彈擊傷,當晚去世。黃興于第二天向總統(tǒng)府呈文,請求按照左都尉陣亡例,給予陳魯一次恤金800元,遺族撫恤金每年450元。23日,孫中山即發(fā)布臨時大總統(tǒng)令《命黃興準予陳魯恤金令》,“應即照準,以示體恤,而慰忠魂。”[12]

      3月27日,孫中山發(fā)布臨時大總統(tǒng)令《命黃興優(yōu)恤劉道一令》。據(jù)汪精衛(wèi)等呈文稱:湖南籍烈士劉道一,曾游學日本,與其兄劉揆一,聯(lián)合會黨領袖蕭克昌等,發(fā)動萍鄉(xiāng)、瀏陽、醴陵起義。事敗被捕,慘遭殺害。遺骸尚未掩埋,行人都覺悲哀。孫中山在總統(tǒng)令中批示:“自應準予列入大漢忠烈祠,同享祀典,并將事實宣付國史院立傳。應得恤典,仰陸軍部查照恤賞章程,從優(yōu)核辦,以順輿情而慰忠魂為要。”[13]

      陸軍部根據(jù)《陸軍部規(guī)定陸軍官佐士兵恤賞表》,決定“劉烈士道一,盡瘁革命,為國捐軀,應請援照給恤楊烈士卓林例,優(yōu)給劉道一恤金1000元,并附祀大漢忠烈祠,以示體恤,而慰幽魂”。[14]

      3月29日,孫中山發(fā)布《令陸軍部撫恤鄒謝喻彭四烈士文》。據(jù)四川人黃復生、吳玉章等呈文稱,“四川前后起義死難者甚眾,以鄒容、謝奉琦、喻培倫、彭家珍四烈士功績最為卓著,請照陸軍大將軍陣亡例賜恤,并請崇祀忠烈〈祠〉。”孫中山核查后認為:鄒容在國民醉生夢死之時,能獨自著書立說,激發(fā)人心;喻培倫則善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制造炸彈,充實軍械;彭家珍則殲除大憝,以收統(tǒng)一速效(1月26日清廷強硬派、宗社黨首領良弼在住宅門口,被京津同盟會分會刺客彭家珍炸成重傷,三天后死亡,加速了清帝的退位)?!八堎n恤崇祀各節(jié),著即照準”。只是謝奉琦雖然也發(fā)動了四川的起義,并組織各縣機關,其功勞也不小,但終究與鄒容、喻培倫、彭家珍三烈士之功略有區(qū)別。所以他批示對謝奉琦烈士“著改照陸軍左將軍陣亡例賜恤,仍準崇祀忠烈祠,以慰忠魂而垂不朽。除批示外,合行令仰該部知照?!盵15]

      3月30日,孫中山發(fā)布《大總統(tǒng)撫恤廖傳玥等令文》,對死于蚌山之役的廖傳玥等將士給予撫恤。令準:皖軍第七旅第八營管帶廖傳玥運動革命多年,卒死于淮南蚌山之役,照左都尉陣亡例賜恤。其隊官朱廣鳳、李允覺,排長工懷盛、徐兆豐亦同時殉義。照右都尉暨大軍校陣亡例賜恤。其軍士十余人準予附祀該忠義祠。[16]

      同一天,孫中山也批準了陸軍部請撫恤王詹周李四生的呈文。呈文稱:南京陸軍第四中學堂學生50余人聞武昌起義,立即奔赴武昌,領令迎敵漢口,其中王卓、詹蒙、周廷章、李儒清轉戰(zhàn)武漢,中彈斃命。孫中山在批復中表示:“經各處報告確實,照大軍校陣亡例恤賞,以恤生者而慰忠魂?!盵17]

      解職后的孫中山依然念念不忘革命烈士,通過完善法制來保障烈屬權益

      4月3日,孫中山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南京,但他念念不忘為國捐軀的先烈們。就在這一天,他連續(xù)發(fā)了《命陸軍部議恤令》和《令準陸軍部請撫恤趙康時等文》。在《命陸軍部議恤令》中,孫中山充滿感情地寫道:“凡夫百戰(zhàn)之余生,以及喪元之勇士,不加撫恤,何以酬庸?本總統(tǒng)眷念弗忘,愴懷無似。”為此,他“令仰該部,迅速調查民國開國之始,其立功盡瘁者及死事者,分別速行議恤,毋涉疏略,致沒勛庸,庶慰精誠,亦資借鏡?!盵18]要求陸軍部對為建立民國立功盡瘁及死難者,都進行撫恤,這是一個浩大工程,也表明孫中山對烈士的真摯情感。

      在《令準陸軍部請撫恤趙康時等文》中,孫中山同意陸軍部所呈,給予四川光復時兵變遇害的原清軍第17鎮(zhèn)正參謀官趙康時,按照陸軍左都尉陣亡例,一次恤金800元,遺族年金450元;給予因單騎追擊張勛、被張勛潰兵殺死的徐淮巡防第五營哨長陶振基,按照陸軍右軍校陣亡例,一次恤金300元,遺族年金250元;給予光復上海時,攻制造局陣亡的滬軍營隊官王介夫,密謀反正、事泄被張勛慘殺的南京巡緝營管帶朱繼武二人,按照大軍校陣亡例恤賞;給予研制炸彈,不慎被炸身亡的楊作商,攻打南京時陣亡的張釗奮,光復吳淞有功之臣、被吳淞軍政分府財政長手槍誤傷斃命的沈克剛三人,按照右軍校陣亡例恤賞。[19]

      孫中山除了參加追悼烈士大會、對烈士個體進行獎恤外,還為粵軍烈士題詞。

      廣東北伐軍以姚雨平為總司令,馬錦春為副司令,由廣州出發(fā),經海道到上海,曾參加了江浙聯(lián)軍收復南京的戰(zhàn)斗。這是孫中山最為信賴的部隊之一,也是他北伐的中堅力量。

      1912年1月11日,孫中山命令姚雨平率軍抵御張勛的辮子軍。他本人也做好了趕赴戰(zhàn)場的準備,對總統(tǒng)府秘書長胡漢民說:軍情緊急,你在總統(tǒng)府留守,我要與粵軍一起渡江去阻擊賊寇。胡漢民苦苦相勸說:姚雨平率領的是精銳之師,必定能打敗張勛,無須由先生去親自指揮。孫中山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姚雨平率領的北伐粵軍,很快便在安徽的固鎮(zhèn)、宿縣等地擊退張勛的北洋清軍。隨后,姚雨平率領部隊繼續(xù)北上,直搗徐州,迫使張勛的殘余部隊逃竄。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粵軍將士當場陣亡20人,傷百余人,其中不久病亡35人。

      后來,南京臨時政府將此次北伐作戰(zhàn)中犧牲的55位將士運回南京,安葬在幽靜的莫愁湖畔。孫中山書寫了“建國成仁”碑名,黃興撰寫了“粵軍殉難義士之碑”的碑文。

      結語

      孫中山領導的南京臨時政府存在時間不長,但是從成立之初,孫中山就一直在思考對烈士的褒揚和撫恤問題。他親自主持召開了一系列烈士追悼大會,著令陸軍部出臺一系列撫恤和獎賞辦法,為民國時期完備的撫恤制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作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2][3][4][6][8][9][12][13][15][18][19]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115、147-148、176-177、13、173、182、183、275、286、292-293、330、330-331頁。

      [5]《大總統(tǒng)撫恤吳張周三烈士令》,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編譯組編:《辛亥革命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248頁。

      [7]《祭吳祿貞文》,《時報》1912年3月17日。

      [1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2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70-271頁。

      [11]《陸軍部規(guī)定陸軍官佐士兵恤賞表》,《臨時政府公報》1912年3月20日,轉引自邱遠猷、張希坡:《中華民國開國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424-425頁。

      [14]《大總統(tǒng)批陸軍部請優(yōu)恤烈士劉道一并附祀忠烈祠呈》,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編譯組編:《辛亥革命資料》,第409頁。

      [16]《大總統(tǒng)撫恤廖傳玥等令文》,《臨時政府公報》第52號,1912年3月30日。

      [17]《陸軍部請撫恤王詹周李四生呈》,《臨時政府公報》第52號,1912年3月30日。

      猜你喜歡
      孫中山烈士
      烈士紀念日為何選在9月30日?
      源流(2022年9期)2022-11-03 12:24:54
      別開生面先行者——孫中山的哲學創(chuàng)意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絕筆信
      《孫中山新探》序言
      近代史學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5:26
      給戍邊烈士的一封信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20
      孫中山的綽號
      烈士案勝訴,更覺悲涼
      向烈士致敬
      兩代守墓人:一樣的烈士情懷
      中國火炬(2015年9期)2015-07-25 09:47:31
      民國時期孫中山郵票賞析
      團結(2014年4期)2014-02-28 17:03:51
      永新县| 汉川市| 阿鲁科尔沁旗| 随州市| 定州市| 平江县| 和田县| 荃湾区| 德清县| 平顶山市| 丽江市| 广宁县| 澄江县| 高邑县| 鹤壁市| 共和县| 昌黎县| 定州市| 永宁县| 循化| 兴仁县| 六盘水市| 黔西县| 南部县| 息烽县| 孝感市| 镇江市| 大同市| 共和县| 柳江县| 陆丰市| 洞口县| 寿宁县| 绥滨县| 涟水县| 且末县| 宜章县| 台湾省| 冀州市| 仁化县|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