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茵
你一定玩過手影游戲吧?
拉上簾幕,關(guān)上燈,打開手電筒——嘩!兩只手就可以在墻壁上變出小兔子、鴿子、茶壺……各種各樣惟妙惟肖的影子。
不過,手影終究還是太單調(diào)了,稍微移動就走形,還黑乎乎的,完全不能滿足咱們“演戲”的愿望呀!這時,你一定在想:要是“影子”也能做出各種動作,最好再變成彩色,就太好了!
嘿嘿,別急,“皮影戲”就能滿足你的愿望!
別看它也是“影子戲”,可它的影子色彩鮮明、關(guān)節(jié)靈活,騎馬、跑跳、回頭甚至翻跟頭等動作都能做到。幕布上仿佛真人過招,耳朵里是皮影藝人鏗鏘有力的鼓點(diǎn)和抑揚(yáng)頓挫的唱腔,簡直絕了!
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來,聰明的古人用藥物處理選好的羊皮、牛皮等,讓它們變得半透明后,在上面描繪圖畫,鏤刻雕飾。再涂上色彩,就像彩色玻璃一樣,讓影子也有顏色了!
而靈活的關(guān)節(jié),則是把分開刻畫的身體部位用線連綴,再由皮影戲藝人的五根手指頭分別操縱。只要動動手指頭,人物就會做出各種不同的動作,是不是很神奇?
更叫人嘖嘖稱奇的,其實(shí)是皮影戲藝人的表演技巧:他們一邊手上操縱一兩個皮影,一邊用腳敲動鑼鼓配背景音樂,還要張嘴說、念、打、唱。一個人就能頂一個戲班子,表演完畢一副擔(dān)子就能挑走所有家當(dāng),不得不令人佩服。
這么精彩的皮影戲,早已入選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有空可別忘了欣賞欣賞喲!